分享

考点复习 · 唾液分泌和调节

 ppzun 2015-04-24

唾液分泌和调节


【2013-13 生理学A型题】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 PH值是 ()

A.2.0~3.0

B.4.0~5.0

C.6.0~7.0

D.8.0~9.0


题目解析


唾液是无色、无味、近中性液体(PH6.6-7.1)的低渗液体。任何酶发挥作用都需要合适的外界条件比如PH、温度等,当PH值过低或过高都可以抑制酶的活性。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pH是在中性范围内,因此选择C。


考点讲解


【2015年西综大纲 生理学 (六)消化和吸收:2.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


一、唾液分泌的器官

人体的口腔主要有3对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


二、唾液的成分、性质及作用

1、唾液性质:唾液是无色、无味、近中性液体(pH6.6-7.1)的低渗液体,比重1.002-1.012;正常成人每日分泌量为1-1.5L;最高分泌速度达4ml/min;

注:除了pH以外,第八版教材已经删除,这里提出来给大家参考。


2、唾液成分:水约占99%;有机物主要有黏蛋白,还包括免疫球蛋白、氨基酸、尿酸、尿素、唾液淀粉酶和溶菌酶等;无机物有Na+、K+、Ca2+、Cl-和SCN-(硫氰酸盐)等;气体有O2、N2、NH3和CO2。


3、唾液渗透压随分泌率变化而不同:最大分泌率时,渗透压接近血浆,Na和Cl-浓度较高,K+浓度较低;分泌率低时,出现相反的现象。


4、唾液作用:(1)湿润和溶解食物,有利于吞咽和引起味觉;(2)溶解食物,利于产生味觉;(3)消化作用,唾液淀粉酶可以把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该酶最适pH为中性,pH低于4.5将完全失活;(4)清洁和保护口腔,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有杀菌和病毒作用;(5)排泄功能,进入身体的某些物质可以经唾液排出,比如铅、汞、氰化物和狂犬病毒。


三、唾液分泌的调节

在安静情况下,唾液约以0.5ml/min的速度分泌,量少稀薄,成为基础分泌,主要功能是湿润口腔。进食时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调节,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支配唾液腺的传出神经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神经兴奋时,均引起唾液分泌增加,但以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为主。


非条件反射分为口期和食管胃小肠期:食物进入口腔→机械、化学、温度感受器→第Ⅴ、Ⅶ、Ⅸ、Ⅹ对脑神经→延髓上涎核与下涎核(基本中枢)→第Ⅷ、Ⅸ对→唾液腺;吞咽刺激性食物或恶心→食管、胃、十二指肠上部→唾液分泌增多,其生理意义是稀释或中和刺激性物质。


副交感神经兴奋刺激唾液腺分泌量多、固体成分少的稀薄的唾液;交感神经兴奋刺激唾液腺分泌量少而固体成分多的唾液。刺激交感神经引起的唾液分泌远弱于刺激副交感神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