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敬不完美的职业写作(第193期)

 洒金谷365 2015-04-24

点上方蓝字可加关注

微信号:写手圈

/蓝小修

 

作为一个实质上以写字为生的人,其实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并没有非常严肃地看待过写字这件事,只是作为一种基本的谋生工具,这也是从未取得过重要成绩的原因吧。

 

量大于质,写得多时,一月见报稿件三十余篇,一年见报百余篇是正常量(千字文及以上),后来有过一次工作转换,整理过见诸报刊的文章目录,发现仅目录就打满了几十页A4纸,标题就有数万字。

 

这种批量的文字生产,许多时候是职业所迫,有硬性指标,有时也是初入职场的一种自我逼迫的训练,但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我开始慢慢地开始反思这种文字工匠的价值,以及作为一种职业的出路。

 

其实,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通常,人们会被一种职业焦虑感所笼罩,如果把写作当作一种职业,这种感觉貌似更加强烈。焦虑往往是从职场幸福缺失的背后横生而出的,不管你看似多么职业,多么得意,多么坚强而自立地努力着,你总会在工作之余若有所失。

 

长年的记者、编辑生涯,如果说已经把人锻炼成为一个文字工具,似乎也并不为过,虽然这里并无太多贬损之意。许多时候,写字与我们而言,更像是将材料放入一个模具,然后文字开始有秩序地自动排列组合,按料归位,一篇消息、通讯或特写便在短时间内成形。

 

当然,因行业不同,记者们写稿的难度亦不相同。我做过几种类型的记者,或说写过几种类型的文字,大众文化的,专业学术的,中文的,英文的,报纸的、杂志的、国内的、国外的……也曾写过一段时间的情感杂文专栏、时尚专栏,小说、剧本等。

 

但不管哪种类型,当你一以贯之地致力于一种模式化的写作时,我相信,每一个真正的写作者,都不会轻易满意于自己的职业写作。所以,许多时候,我们需要寻找一种自由度,需要忙碌后的思考,格式化后的解构,职场背后的记录,不完美生活中的平衡……而这一切,目的性浓烈的职场写作从未满足。

 

就像生活本身,不管你单身还是已婚,有钱还是没钱,生活总会将它凌厉、无耐或悲催的一面呈现在你面前,你前一秒的自豪和幸运,从来不代表你后一秒的真正幸福和满足。

 

许多从事过记者行业的可能会特别明显地体会到这种落差,尤其涉世不深时,你前一小时可能还在参加盛大晚宴,与这个社会上最有名有权有势的一群人觥筹交错、谈笑风生,后一小时,你却要搭地铁回到租住的小房子的,打开电脑,作为一个码字民工写稿、传稿;或者,晚宴结束后,与那些坐着豪车的人们挥手告别,等人潮散去,落寞地寻到停车场的一角,悄悄地开走你的奥拓或捷达。

 

所以,通常做记者许多年后,一些资深记者积累了人脉、寻到机会便离开了,奔上发家致富之路;一些人凭文字或凭其他混迹官场,写得越来越少;一些女记者嫁了有钱人,不再深夜熬得憔悴;但更多的码字者,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日一日,一年一年,慢慢地为自己争得尊重和尊严。

 

据说,因传统媒体的转型和衰落,越来越多的一流人才正在离开媒体岗位,只有那些有点职业梦想的人们还在坚守。但我们依然感激年轻时进入这个行当,以笔杆子谋生,虽然那些见诸报端的稿件都已成为历史的一个个微尘,没有太多文本意义上的价值,但那只笔带我们阅尽人世的繁华和冷暖,也见证了人与事的迅速崛起或迅速衰败,我们不慕荣华,亦不泯然于沉寂,不卑不亢的人生,自律而自醒;阅人无数,自然不会以其官位、权势或金钱多寡来卑膝,也不会相信这世上存在一劳永逸的人生投资,而更喜欢看到对方是否有些许货真价实的内容存在,灵魂是否高贵值得敬仰。这种淡然之态,是我们收获的珍宝。

 

作为女性,我觉得这种心态更加宝贵。曾有一位记者女友的老公正在推动公司上市,对她讲:我们可能很快就会有很多钱,数以亿计,你那会儿想做什么?彼时,她从刚刚做好的青菜萝卜中抬起头来,淡然地说了句:写字呀,要么,给我腾出一间书房吧。

 

对于换车、换房、无尽的奢侈品,至少不是她们感兴趣的焦点,尽管这种低调的人生观并不代表大多数。不知男士听后是否会有所失望,但对于女人来讲,以这样的淡然之姿趟过漫长的生命之河,才能宠辱不惊地面对起落浮沉和日常甘苦。这是她们的终极财富。

 

见识过后,思考多了,便开始逐渐沉淀。从媒体队伍中走出的作家、编剧应该是最多的,即使依然坚守岗位的,也总会在职业写作之余,将那所思所想用另一种更自由的方式记录下来,还原生活那本真的样子。

 

而职场之外的那些文字,往往是非功利的,不管日记还是博客,微博还是微信的支言片语,我们总想着要给生活一个职场外的交待,并以这种方式所获得的平衡和安宁,再去面对那个未曾完美过的世界。

 

对目前的我而言,写字已跟吃饭穿衣睡觉的功能类似,每天必不可少。少了,会焦虑,会内疚自责,严重时呼吸困难,觉得一天白过。已经成为一种内化为生理需求的真实感受。

 

我感谢并接受文字馈赠于我的欣喜和焦虑。我们都在逐渐变老,而文字从不曾背叛过我们。它终究在让我们的生活,一日复一日地,慢慢变得强大、变得美好,虽然有时让我们变得坚硬而貌似不可侵犯,却一直懂得在这个多元的世界里,如何宽容待人,待己。

2015年4月10日

 

作者简介:
蓝小修,记者、编辑、专栏作者,曾供职于国内外媒体。出版图书《传媒江湖的那些人和事儿》、《轻熟女情感疗愈主张》、《超级询问术》(编译)等。

.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