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证民航发展史:1938年中国就有了空姐

 洞庭散人资料库 2015-04-25

核心提示:在中国民航发展的几十年中,乘务员群体从当年的“十八姐妹”到今天的几万人。与此同时,空中乘务员的招聘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成为民航发展的一个独特符号。

\

\

\

  在中国民航发展的几十年中,乘务员群体从当年的“十八姐妹”到今天的几万人。与此同时,空中乘务员的招聘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成为民航发展的一个独特符号。

  闲聊中诞生新行业

  他们的职业是空中乘务员,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空姐”“空少”。可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在今天被人们认为代表着航空公司形象和精神的职业来自于80多年前的一次闲聊。

  1930年,波音航空公司驻旧金山董事史蒂夫·斯廷普森(Steve Stimpson)和护士艾伦·丘奇(Ellen Church)在一次闲聊中讨论,将医学护理服务项目带到飞机上,可以发挥护士的技能和女性温柔细腻的性格,更好地照顾乘客身体健康,稳定旅客情绪。公司决策层认为,这可以将飞机副驾驶员从充当服务员的苦恼中“解救”出来,更有利于飞行安全。就这样,艾伦·丘奇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空中乘务员。随后,又有几位护校毕业生加入到了空姐的队伍中。

  聘用空姐的尝试在波音航空公司取得了成功。当时,空姐的服务项目包括飞机客舱乘务员、勤务、机务、航油等多个岗位的工作,如清扫机舱、擦地板、整理座位、紧急出口管理、为飞机加油、协助飞行员将飞机推入机库等。在此后的3年时间里,瑞士、荷兰、德国等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航空公司也都效仿波音航空公司,开始聘用女性作为乘务员。空姐一时成为引人注目的新星,成为“飞向蓝天”的代名词。

\

\

  “空姐”引入中国

  1929年,美国寇蒂斯·赖特飞机公司与中国政府合作,成立了民国第一家民航公司  中国最早的空姐诞生于1938年前后。而那时空姐招聘的条件,也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

  1937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招聘空姐。据上海《申报》记载,1937年,欧亚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的前身)招聘空姐的条件是:年龄20岁~25岁,体貌端正,身高1.5米~1.7米,体重40公斤~59公斤,能讲国语、粤语、英语,并能读写中英文。由于条件的限制,直到1938年1月才招聘到了6名合格的空中小姐。

  此后,直到新中国成立前,空姐招聘的条件都大同小异,即年龄在25岁左右,有一定学历,至少能熟练地讲国语和英语。

  1948年,中航的空姐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也只有20多人。当时,中航和央航的空姐总共加起来也就几十人,像C—200这样的大型客机有2名空姐服务,一般的飞机只有1名空姐提供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