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文脉 |牡帕密帕:拉祜族的创世神话。

 廿氏春秋 2015-04-25


  

  在我国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流传着拉祜族的长篇诗体创世神话——《牡帕密帕》2006年,《牡帕密帕》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牡帕密帕》由《勐呆密呆》(《造天造地》)、《雅卜与乃卜》(《两兄妹打猎》)、《勐属密属》(《寻找肥沃的土地》)三部分组成,讲述了造天地日月、造万物和人类以及人类初始阶段的生存状况等,是拉祜族人民传承历史悠久的口述文学精品。


  《牡帕密帕》中的天神厄莎,是拉祜族神话中的最高主宰,天地、日月、星辰、自然万物都是由他创造的。他种下葫芦,创造了人类,男人叫“扎笛”,女人叫“娜笛”。为了使人类得到繁衍,厄莎用了很多方法使兄妹二人结为夫妻,自此,人类便繁衍起来了。


  《牡帕密帕》这部有17个篇章、2300行的诗体文学,要唱三天三夜才能唱完。牡帕密帕由“嘎木科”(会唱诗的人)和“魔巴”(宗教活动主持者)主唱,也可有多人伴唱或多人轮唱;歌词通俗简练,格律固定,对偶句居多。曲调优美动听,调式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演唱以字行腔,有说唱的特点。牡帕密帕在拉祜族的传统节日、宗教活动或农闲期间说唱,唱者声情并茂,听者如痴如醉,说唱往往通宵达旦,参加者无不兴致盎然。


  《牡帕密帕》的国家级传承人李扎倮,他从从13岁开始学习《牡帕密帕》,到了40岁才能够完整地演唱《牡帕密帕》。这位拉祜族老人用自己三分之二的生命光阴学习《牡帕密帕》,为的就是不让这部拉祜族的创世神话消逝。而《牡帕密帕》的演唱要用拉祜古语,且没有特定的稿子,完全依赖口口相传,所以,学习、传承《牡帕密帕》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