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或SMD(Surface Mount Device)?我還真的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不過既然有人問了,就表示有人不知道,所以就花了點時間來長舌一下,如果你已經身在這個行業了,那就跳過這篇文章吧! 在瞭解SMT是什麼以前,這裡要先澄清一下SMD與SMT的區別,因為有時候會聽到有人說SMT,有時候又會聽到有人講SMD,這兩個辭有時候的確可以混用,但基本上還是有些差別的:
可以用開車來比喻,車子是一個完整的產品,車子上有許許多多的零件(輪胎、車門…),這些就是車子的零件;而開車就是一種技術,說你會開車,就是你懂得開車的技術,技術通常都需要學習並經過長久操作後,才熟能生巧。 好了,言歸正傳,來談談何謂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按照字面的意思解釋,它就是一種把電子零件焊接在電路板(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表面上的一種技術,這有別於較早期的通孔零件,使用「波焊」技術(想進一步瞭解波峰焊與通孔零件),這種SMT技術可以大幅降低電子產品的體積,達到輕薄短小的目的。這裡可以暫時把傳統通孔插件比喻成以前的真空管電視,而SMT技術就可以比喻成液晶電視了。 早期電子零件剛出來的時候只有通孔焊接的技術,所以電子零件都必須額外設計焊腳來穿過電路板,以達到零件焊接在電路板的目的,可是這種通孔零件的焊腳有其最小尺寸的限制,否則焊腳就容易被折斷,或是因為使用者不小心掉到地上而造成外力的折斷,所以通孔零件可以做到5mmx5mm就已經是非常小了,而現在的SMD零件,最小則已經可以做到01005(0.4mmx0.2mm),甚至朝更小的尺寸邁進了,這也就是為何當初的黑金剛電話要像磚頭一樣大,而且只能打電話;現在的智慧型手機的體積只有黑金剛的1/10不到,但是功能卻更多。 那SMT到底是靠什麼樣的技術將電子零件焊接到電路板呢?答案應該是錫膏(Solder Paste),只要把錫膏印刷在需要焊接零件的焊墊(焊盤)上面,然後上面再放上電子零件,焊腳要剛好放在錫膏的位置,讓錫膏經過高溫迴焊爐,爐內的最高溫度必須要高過錫高的熔點,但不可以高到會燒壞電子零件的溫度,迴焊爐會將錫膏融化,錫膏融化時會變成液體,液態的錫膏會包覆電子零件的焊腳,等到溫度冷卻錫膏重新變回固體後,就會將電子零件焊接在電路板上面了。 這錫膏印刷的方法有點像我們刷油漆時使用罩子寫字或漆圖案。關於錫膏如何印刷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如何將錫膏印刷於電路板(solder paste printing) 那電子產品採用SMT技術有何優點與好處?
延伸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