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如刘备生在今天,他适合干些什么

 长空167 2015-04-25



很多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不怎么喜欢刘备,总觉得这大哥太软、太假、太装……发明厚黑学的李宗吾先生说,刘备的江上是哭出来的,遇事哭一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除此之外,这哥们儿演技很专业:哥们义气、收买人心、外交斡旋、仁善忠孝……并且特别懂人性!每读一次,就会赞叹刘备是个自我营销的天才,有一天突然发现,整个三国时代,最适合做保险的人就是刘备。

1
最能洞察大势


刘大哥最能洞察当下时势,非常清楚地知道那个行业创业成功率最高。当时,黄巾作乱,汉室颓危,“起兵打仗”比“织席贩履”更有前途,于是果断改行。入行不久,镇压黄巾军,参加十八路“讨董联盟”,当上了一个小微企业的老板。

刘大哥,那是一个最会“抱大腿”的人,别看我卖过草鞋,我是景帝玄孙一脉留啊,于是莫名其妙地成了“刘皇叔”,从此我就是正统,我就是行业风向标,这一点比“名为汉相,实则汉贼”的曹操高明十倍。

如果刘大哥穿越到今天,那一定会做保险,一个主席总理如此重视、不停强调的行业,刘大哥怎么会无动于衷呢?如果刘备活在今天,肯定会毅然投身保险业。

2
忍耐性强到极致


刘大哥,表面看起来仁慈和善,第一次创业失败后,带着关张两个股东到处跳槽,“颠沛流离”这个词形容的恰如其分:跟过曹操、吕布、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表面是座上客,实则是丧家犬,跟着袁绍混的时候还差点被砍了。

在徐州,他被吕布赶走过;后来去荆州,又被曹操追着打。天时地利与人和之时,终于联合孙权,赤壁之战打开了市场,紧接着收西川,才让集团走上正轨。

反观现在做保险的人,都需要有忍饥渴、耐寒暑、承受孤独、饱受鄙视的耐性,有打不死的小强精神,才能苦尽甘来,最终做到实至名归。

保险业讲究吃苦耐劳,能够忍受不开单的孤独,才能有MDRT的辉煌,刘大哥善于此道。

3
增员有道,最会拉队伍


保险行业难做好的一件事就是增员,当今保险销售门槛极低,即使这样,拉起一支队伍也是很难。刘大哥在这一点上那是冠绝古今,人家增员的门槛可是高得让人咂舌——三国武力排名的六大名将: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刘氏集团占了四个。

刘总三顾茅庐哭了一场,不小心就请到了诸葛亮这样的优秀战略家兼内勤,顺带招聘了庞统这样的首席精算师,收复西川得到了法正这样的督察官……而且这帮高管还不是看上高薪+股权才留下的,而是死心塌地为他终身工作。

如果让刘大哥领导一个保险公司,可以想象,没有他请不到的人,没有他开拓不了的渠道,也没有他整合不了的资源,刘大哥完全是一统保险江湖的材料。

4
彰显大爱于品牌养成


刘大哥一生的事业都在打一个品牌:匡扶汉室,对内对外都树立了一个仁义忠贞的公众形象。三让徐州落了个谦谦君子的形象;携民渡江彰显大爱和仁义;想吞并西川,都不忘说跟刘璋是同宗兄弟,打你是为了西川百姓啊,他们跟着你太苦了。不过他最后真得做到了,西川百姓跟着他过得日子还可以。想想这与很多保险公司宣传的大爱、责任、造福于民,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其实,《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提到:刘备,天下枭雄。在刘备依附于曹操的那段时间,曹操在酒桌上就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差点把刘备吓尿,借打雷掩饰内心的慌乱,可见酒桌上乱说话惹祸上身的例子,不是今天才有的。刘备知人善任,胸怀大志,这是他最终建国称帝的根本品质。

不得不说,刘大哥这人太适合做保险了,他的胸怀和志向,他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策略,他的各项品质和技能,都似乎是为保险而生。可惜刘皇叔生错时代,不然就不会客死白帝城,而是在百万圆桌会议、高峰会上传道授业了。

版权声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本文为微信号【富脑袋资讯】原创首发,欢迎大家分享转发!如有需要,请于24小时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历史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