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调晒智商——盘点三国时那些深藏不露的人精谋士

 四地闲夫 2021-05-05

你方唱罢我登台,在中国历史大舞台上,帝王将相各领风骚五百年,不断博得众人的眼球。但是除了叱咤风云的帝王和运筹帷幄的将相之外,纵横捭阖的谋士也为人津津乐道。作为身居顶层的谋士们,他们不但能够为帝王们“廓开大计”,还能够知道帝王们眼下最需要的是什么。即便是一些不是特别有名的十八线角色角色,也有一些十分高光的时刻。

以妇孺皆知的三国时期为例,让我们欣赏一下这些“人精”们的精彩表演吧。

1、逢纪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他占据河北,兵多将广,势力很强,谋士也很多,例如沮授、田丰、许攸、郭图等等。谋士逢纪名气不算大。但是他跟袁绍比较早,所以在袁绍前面还有一些话语权。

袁绍得到冀州之后,重用了审配,审配脾气不好,心胸狭窄,和很多人都有过节,逢纪也不例外。

由于审配得罪的人多,常有人在袁绍面前打审配的小报告。袁绍问计逢纪。

逢纪回答,审配这个人性格刚烈,气节正直,不应该怀疑审配。袁绍说:你不是不喜欢他吗?怎么给他这么高的评价?

逢纪虽然常说审配坏话,不过这时候脑袋很灵光,回答说:以前的矛盾都是个人矛盾,今天咱们谈的时候国家大事。

袁绍听了很高兴,于是依旧信任审配。审配和逢纪的矛盾也消除了。

2、陈登

陈珪是沛国相,其子陈登在吕布手下当官。吕布有勇无谋,当时正准备和袁术联络,甚至要结成亲家。

而当时袁术已经称帝,陈珪担心双方结盟,会造成严重后果,就劝阻吕布。吕布也记得旧仇,所以半路上把女儿追回来了。优柔寡断的吕布还把袁术派来迎亲的使者韩胤抓起来送给许都的曹操。

曹操为了阻止吕袁结盟,封吕布为左将军。吕布以答谢为名,派陈登出使许都,想向汉献帝要一个徐州牧的职务。

到了许都,陈登反而劝曹操早做打算,干掉吕布。曹操也打算利用陈登除去吕布,于是封陈登为广陵太守,还给他老爸加了工资。吕布反而啥都捞不着。

于是吕布很生气,询问陈登到底怎么回事。陈登早已做好准备,说,我见了曹公说:'对待将军(吕布)譬如养老虎,应当给他肉让他吃饱,吃不饱他就会吃人。’曹公说:'不是像你说的那样。譬如养鹰,让他饿一点儿才会为你所用,饱了他就会高飞远去。’我们就说了这些话。”

结果这些话把吕布糊弄过去了,仍然一无所获。后来曹操大破吕布,就是靠陈登这个带路党。

3、韩嵩

韩嵩是荆州军阀刘表的一个谋士,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的时候,刘表派他去许都出使,实际上是打探消息,分析局势。

出发之前,韩嵩对刘表说:圣人的节操是实现人生理想,常人的节操是一条路坚持到底。我虽然是一个常人,但也要做一个坚定的守节者——也就是终身效忠一个主公。

今天主公派我出使许都,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只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子在许都,所以今天主公务必给我一个名分,否则皇帝封我一个职务,我会左右为难。如果不接受那是不忠君,如果接受了就无法为主公您尽忠了。所以希望主公想清楚,不要欺骗我。

等韩嵩完成任务回到荆州,竟然就称赞曹操,刘表很是恼火,一怒之下打算杀了韩嵩,韩嵩说,是主公欺骗了我,不是我背叛了主公。刘表无法回答,只好不杀,暂时关押了他。

4、殷观

刘备手下的“名人”也不少,有个叫“殷观”的主薄根本只能算小咖,估计很多熟读三国的人都未必知道。

孙刘联军在赤壁以少胜多打败曹军之后,互相向汉献帝推荐对方为州牧,双方关系看起来似乎进一步深化。但事实上是同床异梦、各怀鬼胎。

孙权派人对刘备说,咱们合作一起夺取西川吧,可以巩固我们的力量。有人觉得这是好主意,应赶紧答应。因为西川和吴国中间隔着荆州,不可能去统治西川。这样西川自然就是刘备的了。

殷观的看法不同,他说:如果我们率先去攻打西川,进攻的时候没有拿下来,这是后方空虚,可能给吴国有可趁之机,荆州就守不住了。我们不如口头上答应,但是找个借口,就说我们刚占据了几个地方,一时无法兴师动众。吴国也不敢越过我们的地方,独自去攻打西川。这样既不得罪吴国,又避免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

刘备接受了这个计划,孙权听到刘备的回话之后,不得不把军队撤回去了。后来刘备独自夺取了西川。孙权仰天长叹,刘备这个小儿狡猾狡猾地有!孙权怎么也想不到这个主意来自名不经传的殷观。

5、阎圃

张鲁的地盘是汉中,汉中北为秦岭,南为难度系数很大的蜀道,所以是天然的割据之地。西川的刘璋对他无可奈何,朝廷也是无计可施,反正天下大乱,张鲁就顺势做起了地头蛇。朝廷封他做镇民中郎将兼任汉宁太守。张鲁对朝廷不需要尽什么义务,只要去朝廷联络一下就可以了。他就是汉中说一不二的土皇帝。

是张鲁有个功曹叫阎圃。汉中有人“捡到”一个玉印,献给土皇帝张鲁,部下就劝进张鲁自封为王。张鲁心动了。这时阎圃提醒说,地形险要,您在汉中,可以一人说了算,别人也夺不走您的财富,这里物产丰富,人口也多,可以长久。不要急于称王。一旦称王,枪打出头鸟,灾祸就会降临。张鲁听从了阎圃的建议。

看来,“缓称王”的主意,并非朱升原创,早在三国时代阎圃就提出来了——如果袁术能被劝住,下场也不会那么惨了。

后来,马超、韩遂在汉中北部的关中起兵反曹,很多难民越过秦岭涌入汉中。张鲁更加强盛了。马超兵败来投靠张鲁,张鲁想封他一个官职,并打算嫁女儿给他。阎圃劝阻道:马超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他怎么会忠诚于您呢。张鲁听了接受了。马超最后不得不投靠刘备。

上面提到的这些某事,或许职位不高,影响不大,在三国“历史舞台”上“戏份”也不多,只能算“十八线谋士”。但是这些高智商的人精,一样闪亮登场,收获了不少“掌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