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打造实力强大的仲裁团队

 昵称21921317 2015-04-25

怎样打造实力强大的仲裁团队|一篇不容错过的软文

文/ 美邦律师

说到律师团队,人们很自然想到,在重大非诉交易项目中,比如,跨国并购或IPO项目,像阿里巴巴美国上市项目、滴滴快的合并这样的项目等,团队的重要性有目共睹。然而,因传统诉讼或仲裁案件,长期形成散兵游勇状况,缺乏团队意识。

前一段时间,金杜所一篇题为《怎样打造实力强大的诉讼团队》的文章,在朋友圈流传甚广,写出不少真知灼见,收获良多。我此前在一家做商事仲裁的精品所工作了四年,我对仲裁实务经验的积累,都是靠这四年建立起来的,对仲裁团队的建设,也有一些自己的感悟,与同行分享。

联想集团柳传志先生提出关于团队建设的九字真言:“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对律所专业团队的建设,也同样适用。环中所的模式,就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比较适合应届硕士毕业生,虽然成长比较慢,但学的比较扎实,一些较为没有耐心的年轻律师,会慢慢离开,但最后留下来的,都形成了扎实的仲裁办案能力。环中所在九三年创立之初,就确立了以商事仲裁和贸易救济为方向的战略,随后通过一拨又一拨人才队伍的新陈代谢,逐步从中吸收团队成员为合伙人,形成较为稳定的班子,剩下的事情,就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具体案例,让新成员千锤百炼,提高整个团队战斗力。

就我在环中不长不短的四年经历,了解到的情况是,环中仲裁团队,由律所主任、合伙人、资深律师及助理组成,还配备有相当能干的网管和秘书等行政人员。网管是超级牛,不但日常维护网络问题,还要负责打印、复印、装订、送发票、运送桶装水,特别能干,而且是大隐隐于市的人,境界高远,十分佩服。

环中所实行团队化作战模式,特别是案件讨论团队化、参加庭审团队化(因为仲裁代理人没有人数限制,有时一个案件开庭,我们去了4-5个人)。在招募新团队成员时,尤其看中特长。新成员必须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具有显著的特长,比如法律检索、文本制作、法律理论功底、英文水平,才能满足团队需求。我当时进入环中的时候,已经在北京天睿所工作三年(注:当时入门师父带着我做非诉和常年顾问业务,等我有空再另行写一篇关于入门师父的文章),我进环中时候算是有一定经验的律师,不像应届硕士,但在仲裁方面,是一张白纸。环中当时看上我,因为我宣称特别擅长法律资料检索,结果“忽悠”成功。其实擅长法律检索的人很多,比如@面包曹(国浩一位律师的微信昵称)。

我在刚去的半年,很少有机会和律所主任接触,因为办公场所有两层,我在28层的角落,大部队人马在29层。直接带着我办理仲裁案件的,不是律所主任,而是另外一个合伙人,年纪就比我大三岁,但做律师时间却十多年,实战经验丰富,思路清晰,特别善于抓案件要点。不得不说的是,另外一个对我帮助很大的同事是一个比我年轻八岁的女律师,她是主任带出来的,基因纯正,对外经贸大学毕业,工作习惯和风格和主任类似,我的很多直接经验,得益于她,去年她也升任律所合伙人,她虽年轻,但上学早,应届毕业后直接来律所工作,时间荏苒,屈指一算,她在仲裁领域也将近十年的经验。

我印象最深的是,环中所在具体办案过程中,最喜欢团队开会讨论,大大小小的问题,都反反复复,不断开会,不断讨论。案件的各个环节,都得讨论,例如,案件策略的制定、与客户沟通确立仲裁目标、仲裁请求的确立、在多方当事人案件中申请人或被申请人的选择、证据的搜集、核实和分析、举证前反思所提交的证据是否会被对方利用、对案件事实图表化的梳理、案件法律关系图的制作、仲裁通知及对仲裁通知的答复、仲裁申请书/仲裁答辩状的草拟及修改、证据及证据目录的制作、举证意见、对对方意见的反驳、质证意见以及对对方质证意见的反驳、司法鉴定机构的选择(如有)、模拟庭审、交叉盘问问题清单、开庭提纲、庭后总结、庭后代理意见、书面结案陈词等,都由律所主任、合伙人、资深律师、助理团队化讨论完成。

在讨论过程中,合伙人最喜欢问问题,或者换位思考,或者争论。比如,一会站在申请人立场,一会站在被申请人立场,一会从仲裁员角度来考虑是否make sense,论点是否存在漏洞,理据是否充分等。讨论的气氛通常是随着案情难度而变化,简单的案件,讨论的气氛较为轻松,疑难案件,讨论的气氛十分紧张,律所主任的脾气是出了名的火爆(据说现在好多了),要求十分严苛,类似于霸道总裁,对男女同事脾气都比较凶,因为环中接手的很多案子都是疑难案子,因此讨论问题的气氛,绝大部分是紧张火爆的。在庭下对自己仁慈,就会在庭上被对手“痛打”。所以,讨论问题必须不留死角、不留情面。律所主任特喜欢追问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达成相对的共识。在团队充分讨论酝酿达成共识后,再拟出大纲、思路、要点,检索人员进一步查找相关材料,执笔人员负责落实成文。成文之后,又是一轮又一轮没完没了的修改,资深律师和合伙人都改的密密麻麻,然后大家再讨论定稿。我从一开始只是负责检索资料的主儿,后来慢慢熬,跟着团队学习,研习文书,逐渐升舱为主要执笔人。

在办案过程中,不得不说的是,基础事实的梳理尤其重要,需要有奉献精神且耐得住寂寞的成员,全面深入细致,一点一滴梳理清楚,并制作相应的配套文件,比如案件大事记、法律关系图、我方提交文件清单、对方提交文件清单、仲裁庭程序文件清单、案件辅助资料(比如相关法律法规、国际条约和惯例、指南、报告书、立法文件、批复、案例、司法观点和政策、答记者问、裁判指南、行业知识和数据)。此外,办案过程中,还需配备“跟案专员”,类似于仲裁庭办案秘书,负责跟踪案件进程、日常联络和卷宗管理。

主办合伙人作为团队的主心骨,负责案件整体战略的制定,负责引领案件走向,负责给整个团队吃定心丸,特别是在重大案件处于胶着阶段时候,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主办合伙人要有开阔的思维,宏大的格局,跳出案件看案件,跳出法律看法律,特别是在疑难案件很难寻求突破点位时,更需要智慧和灵感的闪现。主办合伙人更不可或缺的是,要具备耶鲁大学校训所说,无条件自信,以便给团队带来正能量,鼓舞士气。否则的话,主帅无能,累死三军,见过不少不错的精干的中坚律师组成的仲裁团队,但因为Leading counsel不是特别强悍给力,导致团队整体战斗力打了折扣,国内应该多培养一些能与英国和香港御用大律师直接正面对抗的重量级出庭律师。

地产思想家冯仑先生说,伟大都是熬出来的。其实,每一个精品案件,何尝不是熬出来的,其实是每个团队成员,一分一秒的时间投进去,一点一滴的努力堆出来,这需要团队每个成员在个案中殚精竭虑、不遗余力,这需要长期形成默契,发挥协同效应,这样的团队,战斗力自然很强大。

现在的我,从专业化律所加盟综合性大所,开始新的征程。在环中四年的积淀,特别是对英美法系开庭模式的初步了解以及团队办案模式的训练,让我受益匪浅。在获悉环中所开设微信公众号“环中商事仲裁”时喜欢仲裁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一下,这算是为老东家写的一篇软文,也算是对自己四年经历的一次总结吧

欢迎小伙伴关注微信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