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碧翰烽:为何村民不想举报赌博的村支书?(原创首发)

 天涯此时共书屋 2015-04-25

 

前不久,出了趟差,坐了一回商务车。同车上有一位农民,坐车去省城看儿子的,儿子在省城做生意。

农民和开车的司机是一个地方的,我和他们不同地方,他们说话一直在用地方方言,但我还是听得清他们在说什么。

农民的家位于某县城城郊,日子过的不错。聊天中,他说到了村里的书记,说其整天不干事,不作为,没给老百姓办了什么事。还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书记的叔叔搞违章建筑,他视而不见,根本不阻止也不处理;再一个是作为城郊村,村子不是很大,本来是可以很有作为的,居然还欠下几十万元的债务,可书记丝毫没去想过什么办法来解决。

这位农民接着说,“他这样的书记,整天就是吃喝玩乐,天天在外面赌博,赌的还很大,那么多钱,迟早是要出大问题的。”“现在这形势,我要是拿手机给他拍个照,送到纪委去,纪委立马就得查他。”

顿了一会,他说,“不过,我肯定不会这么干。一是我又不想当这个书记;二是我与他无冤无仇的,举报他干什么;三是举报他,我又得不到什么好处。这世道还是少得罪人的好,只要他不找我的麻烦就行。”

说这话时,司机也是随声附和,“是的,无冤无仇的,举报人家干什么。他赌他的,他玩他的,只要不惹到我就行了。”

其实,在中国,监督一直也存在,但有时候有些走偏,比如比较盛行告密风,有的人热衷于告密,甚至于从小学生就开始了,老师也鼓励孩子告密。还有就是少数人举报的动机,只会是出于个人的利益,甚至还有不良的利益动机。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关于真正的公民监督精神和批评精神,还远远不够,一方面缺乏完全为公的监督意识,往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实际上象腐败是关系到每个人的,只是没有涉及到自己本身,也就往往无动于衷了;另一方面是缺乏监督的良好土壤与环境。一些人总把监督者认为为“刁民”,觉得他们很“讨嫌”,其实恰恰就是这样的人,才在推动社会的进步。如果面对邪气和腐败,谁都不挺身而出,不出来说公道话,那么就会助长邪气上升,助长腐败蔓延,这实际上恰恰就是一种负能量,而不是正能量了,社会岂有公平正义可言。另外,监督方面的法治建设还比较滞后,缺乏有效的规则、制度来予以常态化规范化法治化的保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