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荀彧之死看士子如何生存与发展

 红瓦屋图书馆 2015-04-26
从荀彧之死看士子如何生存与发展

      

  □常思哲

  历史上任何的转折,都充满着审问与反思,颠覆与重筑。士人的“魏晋风度”不是空穴来风,它是处在社会大动荡之后,人性流露的真实写照,与其说名士风度,不如说是时代铸就的一面镜子映出世间百相。

  士族的兴起早在东汉时便已初露端倪,及三国时,其势力已不可小觑。曹操为了发展势力,求贤若渴,把目光瞄准了士族集团,此时荀彧走进了曹操的视野。荀氏在颍川乃是大族,荀彧的爷爷,人曰神君,生了八个儿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叔荀爽曾任司空。荀彧,字文若,少年是个帅哥,史书所载“伟美,有仪容”,可见其颜值之高。南阳名士当时的评人专家何顒见到荀彧,大为惊异:“这是王佐之才呀!”

  东汉末年,“士”已成为有着广泛政治影响和威望的社会阶层。当时要想进入官员行列,不用考试,也不用GDP数值,得何名士一言相助,即可青云直上。何顒就是士族社会中的佼佼者,曹操为了举孝廉也走过何老师的路子。曹操几次登门,但求一言,何老师就是不说话。最后,实在拗不过,才说了句“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三国时期的谋士们,多出于士族。曹操如此,袁绍等大小军阀也是视名士如世间佳器。曹操的公司后来做得风生水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士人集团的智谋和人脉关系。

  荀彧在曹操集团成为首屈一指的智囊,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曹操当着众人的面说:“看着没?这就是我的张良。”荀彧在曹营中的地位可见一斑。荀彧也确实不同凡响,助曹总裁先兼并吕布、张绣等小集团,回头又在官渡之战中的兴废关头,力谏“老板挺住”。打掉最大竞争对手袁绍之后,荀彧又策划了击破荆襄刘表集团,功勋卓著,一时无人出其右。曹操写给荀彧的信中说:“与君共事以来,立朝廷,君之相为匡弼,君之相为举人,君之相为建计,君之相为密谋”,至此,曹总裁对荀先生的倚重和赞赏可谓登峰造极。

  荀彧才高自不必多说,但是士子又往往在政治权术面前显得力不从心,在真理和权力的角逐中,显得迂腐。《三国志》记载,董昭等人为了溜须曹操,或者就是按曹的授意,要求汉献帝加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这本是曹操攫取刘家天下的必定的程序,但聪明的荀彧硬是看不开,抱着“规矩、祖制”等等“真理”不放,认认真真地说了“No”。

  士子的倒霉,往往就从这里开始了。荀彧是读圣贤书长大的,认准了礼仪纲常。他的脑海中曹操,应该是这个样子滴——“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天真与迂腐,让这位第一谋士,名噪天下的大知识分子,不能不倒在曹操的阳谋之下。

  曹操知此,心里能痛快吗?自然会“你让我一时不痛快,我让你一生不痛快”。曹操由反感进而排斥,由防备而厌恶他,更何谈信任和倚重了。恰在这时,政治风云又起。

  曹操的政敌国舅董承密谋造反被杀后,伏皇后写信给自己的父亲伏完,述说自己的愤怒和不满,以及汉献帝的抱怨。伏完持信问计荀彧,史书记载,荀彧“恶之”,“久隐不言”。后来又得知,此信已落到曹操手中。荀彧更是不知所措,士子软弱的一面促使他给自己出了“馊主意”。马上抢先向曹总表忠心,建议曹操将女儿嫁给献帝做皇后。结果想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

  荀彧先是建议:“伏皇后没生孩子,性格又凶恶,一肚子邪门歪道,经常与她爸爸联系,‘言辞丑恶’,我们可以此为由废了她!”

  曹说:“这话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荀赶忙答说 “我对主公说过的。”曹说:“这岂是小事,我能一点印象都没有吗?”荀又小声答:“确实没跟您说过。当时您在官渡与袁氏集团两军对垒,我说这话恐怕增加你的后顾之忧,所以我就没吱声。”曹又问:“官渡之后,你为什么不提此事呢?”

  荀彧没电了。当权贵对你失去兴趣时,什么“检讨”,什么“亡羊补牢”全没用的。

  从此,曹“以此恨彧,而外含容之,故世莫得知”。表面的风平浪静,其实已是惊涛骇浪,山雨欲来了。

  不久之后,曹操南征孙权(濡须之战),将荀彧独自留在寿春。荀遂卒于寿春,时年50岁。《三国志》借“寿春亡者”之口说,“太祖使彧杀伏后,彧不从,故自杀。”《后汉书》上说,曹操给荀彧送了一只空盒子,荀看到之后,认为是曹总不会再给自己饭吃,遂饮药自尽。第二年,曹操晋封魏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