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石河村

 郜毛德图书馆 2015-04-26
 
 

小石河村是南邻万柏林区东社街道办事处所属行政村圪潦沟村,北与太原选煤厂相接,2009年被省、市政府列为新农村重点推进村。全村农业户数134户,总人口559人,劳动力数321人,集体所有农用地面积288亩,其中耕地200亩,园地88亩。2010年度人均纯收入7286元。记忆中上世纪60年代因姨姨家借住在此村,因此我多次前往,也曾留下很多回忆。当时记忆中姥姥领着我经常步行前往,父母那时没把我送幼儿园,也许为了省钱,天天在社会主义大院里玩,中午一觉起来听到楼后幼儿园孩子们朗朗的歌声和书声,真是一种渴望。姥姥在家就是做饭看管我们,经常领上我们去小石河,感觉那就是一种奢侈。顺着东社村,也不知道拐了几道弯,翻上几道岗,沿途都是梯田,碰巧了麦子上发现发黑的菌状物,姥姥赶紧拔下来,说是(叫霉霉)好东西,可以吃,的确很好吃。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那道地是什么东东,路上也拔些狗尾巴草在胳臂上滚动,缠绕汗毛,叫做针刺麻醉。当时村里都是土窑,窑洞两侧再挖窑,形成套间。做饭就用柴火,拉风箱,孩子们感觉很好玩,拼命拉,火苗呼呼瞬间串的很高。把新拔得玉茭子扔进去,一会儿一股香味扑鼻而来,不管熟不熟,抢上就吃。我们没玩的,院子里正好有些牲口用品,学着大人赶牲口。秋天到处是枣树,站在房顶扯过来树枝,摘下最红的或者有红圈圈的枣儿,那个酸甜。吃多了经常拉肚子。村里吃水就在一个大院子里,一口深井,排队摇上辘辘,咯吱咯吱一会一桶桶清凉清澈的井水,就上到地面。我也曾进入到表兄弟门所在学校,第一次发现和城里学校的区别,三列为不同年龄和班级的学生,一个老师分别上课布置作业,很奇怪,当时不知什么原因。农村的孩子也很调皮,看到我这个城市的孩子,一个劲追赶,我跑得很快飞回窑洞。那时对什么都好奇的我总喜欢上西山,往西一出村就是土坡,逐渐增高,拔点蛇慕华(野韭菜花)等。也下地挖红薯,很奇怪,一个连着一个,犹如地雷。顺着一个根就能找出很多很多。想想那个年代孩子无忧无虑,即便没有现代的物质文明,但比现在更快乐。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也是七八年前骑摩托游西山,看到一座奇特的建筑,瞄着目标上来,发现是小石河村教堂,这才知道村新建的教堂。正巧遇到本村一位认识的叔叔,进教堂还认真看了看,那穿透心灵的风琴声至今还在耳边萦绕。今早一路骑往,选煤厂路段很脏,村子两侧的农田不见了,新起了很多现代的建筑企业,煤场。村民也几乎住进了两座楼房,老村落似乎没多少人居住了。沿着老村子一路往西,看着残破的土院墙,只是一棵棵枣树结满了红枣,望着村西大山似乎更绿了,高速路贯穿而过。我也很难找到40年前的那个影子了。

骑行小石河村
村门楼
骑行小石河村
小石河村教堂
骑行小石河村

骑行小石河村
今天很透亮,山很翠绿
骑行小石河村
枣儿红了
骑行小石河村
残破的土院墙
骑行小石河村

骑行小石河村
枣树、土墙似乎还保留过去的记忆
骑行小石河村

骑行小石河村
村两侧的现代气息已经很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