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创机械】汉诺威西行记之二:他山之石——美德工业4.0异同

 太极匡 2015-04-27


现场调研总结

本次汉诺威调研,我们有幸与美国“先进制造联盟”以及德国“工业4.0”技术框架草拟方代表BIT KOM的专家进行深入交流,通过美、德不同角度诠释海外先进制造体系对于工业4.0的理解和差异,尝试理解和展现未来中国在工业4.0道路上可能实现的目标:

  • 两国共同点

    1. 信息技术的融合、数字化将是发展必然趋势

    2. 工业物联网将实现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

    3. 移动互联将是大势所趋,但信息安全成为制约,这也是未来几年大力投资的方向(掘金点)

    4. 技术升级过程中,关注客户(后端)的使用感受将是全流程优化、提升的方向之一

    5. 工业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均是相对成熟的领域

  • 两国差异:

    1. 美国限于制造业的升级,更多关注目前网络技术的升级及IT技术在制造业的运用

    2. 德国工业4.0的愿景是万物互联(IT+Smart Anything),关注的是技术在各领域的融合对于生产、生活的影响和改变。

    3. 德国提出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将受地区、国家政策及发展现状的客观影响,德国仍将致力于在其优势领域的制造升级,加强关注后端。

    4. 关注行业差异:

      德国 - 汽车工业、电讯、农业、机械制造、能源、化工

      美国 - 工程机械、发电、电力传输、水资源处理及输送、油气开发

  • 我们认为,当前中国在工业物联网硬件、软件领域仍落后欧美体系。我国发展工业4.0应当结合国情,在优势领域加大突破。目前看物联网硬件系统中的互联网设备并不具备优势,但一批企业已经在细分领域取得突破如浙大中控(EPA)在某些现场总线通讯领域的设备应用已经具备一定优势。同时,IT软件应用技术,我国落后幅度较小,结合我国比较成熟的领域,有望取得突破。看好工业物联网在如下行业可能取得突破进展:

    1. 汽车工业、电讯、农业、机械制造、能源、化工、发电、电力传输、水资源处理及输送、油气开发。特别是机械制造、能源、电讯、电力传输、汽车、化工领域取得突破的成功概率较高。

美国“先进制造联盟”-工业物联网(IOT)的机遇在于应用升级和网络安全


  1. 智能工厂的底层架构 - 工业互联

    1. 分布式传感器 - 网络互联互通 - 消费级移动产品用于自动化控制(手机端、Pad等)- 网络安全是工业以太网最主要的关注点 - 应用集中在大数据分析、诊断、运维等

    2. 更多趋向服务端的业务 - 自动化厂商将会把大量的IT服务外包出去

  2. 工业通讯技术将向工业以太网升级(Industrial Communication

    技术演化方向:现场总线 - 工业以太网

    标准化:各主要设备厂商为了更好的实现系统整合及产品兼容及推广,目前,现场总线有多达十数种通讯协议标准,按照地区及主导厂商划分可概括如下:

    • 亚洲 - CCLink - 日本三菱

    • 欧洲 - Profit BUS - 西门子

    • 美国 - Ethernet IP -RockWell

    • 中国 - Profit BUS+ EthernetIP市场占比最大,大量的产品混合使用,当前市场提供的产品更强调通用性和兼容性。开放性将是行业发展的主流

  3. 无线通信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推广进度将非常缓慢,原因主要是安全和网络开放性限制

  4. 未来工业互联市场中的移动终端及相关产品将得到推广,但功能将非常有限

    1. 移动端产品的主要功能:可视化、视觉功能、txtemail的收发

      受网络安全技术的限制和开放性的要求,而应用于控制终端的功能将很少。

    2. 驱动力:随着生活中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更多年轻一代工程师的使用习惯将叠加到工业互联产品的开发中,相关产品的开发将带动市场不断前进。

  5. IOTIndustrial Internetof Things)工业物联网及网络安全

    1. 工业物联网的大力推广将大幅度提升工业制造的生产效率,20年后,有望在原基础上提升超过20%-30%

    2. 工业传感器(Sensor - 功能个性化将是推动传感器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3. 工业物联网的安全(IOT CyberSecurity)市场有望成为IOT领域增速最快的领域

      2014年“On-Top”预测安全市场规模在6亿美元以上,成为当年增长最快的领域。未来几年该领域投入和技术突破将成为重点投资热点。

    4. 未来几年网络安全受益最大、应用最多的领域:传统能源、资源、装备制造业

      • 工程机械、发电、电力传输、水资源处理及输送、油气开发将是IOT应用最大的领域

      • 原因:过去关注的热点是装备和硬件,目前已实现大量普及,未来上述企业将主要通过收购为其工业体系提供网络安全支持


德国BIT KOM协会,工业4.0构架及标准草拟方

  1. 工业4.0的核心是信息技术(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云技术与工业的结合。

  2. 工业革命往往来自于外部,Ind3.0 - Ind4.0的革新来自于互联网行业及微电子、信息行业。案例:历史上首个工业化流水线出现在屠宰业,之后启发了福特,才引入汽车制造业和其它装备制造业并最终大规模普及。

  3. 脱离工业思维模式,融合(Conversion)将成为趋势和方向。融合将分为4个阶段:

    1. IT+Tel Com:第一次融合发生于IT与通讯技术,发生于15年前,案例:德国电信当时有27万从业人员,当前仅1万人。每次融合都将带来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自动化技术大量使用替代人工!

    2. IT+Consumer Electronic:第二次融合发生于IT与消费电子领域,MP4是代表,案例:SonyApple取代,昔日王者不再!

    3. IT+content:第三次融合导致用户行为发生变化,通过新的媒介(手机、PADiwatch),人们生活的方式发生改变。

    4. IT+Smart Anything第四次融合将是所有领域的数字化 - Digitalization

      趋势不能阻止,只能顺应!

  4. 工业4.0将由生产过程向后端(客户)延伸,单一功能的产品将不再具备竞争力,具备功能更新能力的产品将占领市场(如IphoneAPP不断扩展了手机的功能,手机不再仅仅是手机)。

  5. 智能化 - 软件+网络

    1. 技术现状:智能工厂的发展迟于智能化设备的技术进步

    2. 大而全并不是智能化的发展路径。智能化的进程完全取决于国家、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部分国家仍将专注某领域或行业的生产。对于德国,将专注于设计、制造目前已经发展很好的领域和产品,更多的关注客户感受(后端)。

  6. 数字化演进的前景和时限

    1. 预计未来10-15年工业界的数字化将基本成型。

    2. 当前的各种想象、愿景仅仅是一个目标,也许仅是未来发展全景图的5%

  7. 工业4.0将是一个渐进式实现的过程(incremental process),在演进过程中经济将逐步受益。

    1. 通过对德国汽车工业、电讯、农业、机械制造、能源、化工6大行业的分析,德国工业4.0的目标将实现年度德国GDP复合增速超过1.7%13年德国GDP3430亿欧元,2025年将超过4220亿欧元。

  8. 工业4.04大核心技术方向

    1. 嵌入式系统 - 非常重要

    2. 流程控制 - 关注整个流程,从设计到客户使用感受的优化;数字化导向,在所有环节进行大数据分析、运维支持。

    3. 架构与基建 - 将有更多的sensor用于设备、移动互联将成为必备,网络宽带的提升将是必须投入。

    4. 安全 - 目前工业网络不够可靠,未来将是大规模投入的方向!

  9. 工业4.0的过程中,大企业与小企业的定位和角色不同:

    1. 大企业:德国大型企业将在工业4.0进程中扮演铺路者的角色,并推动各行业的演进!

    德国80%以上的企业为中小企业,他们将通过与大企业合作、借鉴大企业经验等模式,共同发展受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