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港人炒股博買樓滬人賣樓為炒股

 haosunzhe 2015-04-27


導語

  在這個全民皆股的年代,一眾無殼蝸牛心思思想入市賺錢買樓。一位股壇初哥坦言,屋企人過去靠炒股賺首期買了兩個單位,現在碰上大牛市,機不可失。同時再看內地,A股走牛引爆全民炒股狂熱,「草根股神」層出不窮。受此激勵,據指約有1億國民正在鏖戰股市,以期乘着「金融造富」的大潮,用買「比堅尼」的本金,博回「林寶堅尼」。


港人炒股博買樓




  港股連續三周狂飆,恒指升穿28,000點。一位股壇初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坦言,屋企人過去靠炒股賺首期買了兩個單位,現在碰上大牛市,機不可失,自己3星期前「處女下海」,落場趁「大時代」博一博。雖然暫無買樓打算,但樓價太貴,炒股為將來作準備亦無不可。學者指,恒指升幅至今只有一成多,除非升浪維持約一年,否則想靠短期炒股賺首期仍是「幻想」。■記者 曾敏儀、顏倫樂


  恒生指數4月8日暴升961點,27歲的Kevin雖然從未有過買股經驗,但面對市場一片唱好之聲,當日亦膽粗粗入市。他的入市勇氣,源於家人的投資經驗:「阿媽教落,股市每7年就有一次賺錢機會,每次都要把握。」


初入市幾日就有斬獲

  Kevin面露欣羨之情表示,1999年滬綜指於兩個月內暴漲逾六成,2005年滬綜指亦以半年升約五成,他母親兩次均成功於最低位入市,各花約兩年時間便賺了幾倍。現時家中兩套物業便是母親當年靠炒A股賺取首期,第一套沙田的住宅物業,於2001年低位以約100萬元買入,第二套深圳物業在2005年買入。


  「我阿爸係茶餐廳廚師,阿媽喺酒店做清潔,若果唔靠炒股,絕對買唔到樓,可能得『沙士』嗰陣買到,以依家咁嘅樓市,就絕對買唔到。」師奶股神果然犀利,在大升市下,Kevin短短幾日已有斬獲。不過問到會否乘機賺取第一桶金買樓,他即時回歸理智:「我唔覺得炒股係穩定的收入來源,但出現咗咁樣的機會,我唔會唔入市,所以雖然無買開股票,但今次都買。」


樓價不可能一直高企

  Kevin埋怨現今樓價年輕人根本難以負擔:「依家樓價貴到完全唔合理,除非樓價跌到落2006年水平(中小型屋苑平均呎價約3,500元)我先會買。」令他擔心的是,銀行按揭貸款以浮動息率計算,若現在買樓,一旦美國加息,屆時樓又貴,息又貴,供樓的負擔將十分沉重,相信中短期內,隨美國加息及本港住宅供應量增加,樓價不可能一直高企。


  翻開本港歷史,過去40年一共出現7次大牛市,其中較大型的有兩次,一次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另一次在千禧年代中期,兩次大牛市相隔約10年。今年距離上一輪牛市亦差不多10年了,不少股民心中盤算,近日狂升的港股或不只是小陽春,更是一個較長期的大牛市,心思思趕搭股市順風車可以理解。


  事實上,股市旺確實有市民趁機「套股換樓」,即沽出股票買樓,近期無論新盤及二手市場均有不少此類個案,如本月中就有已睇樓兩個月的80後上車客,在股市中賺逾10萬元,令首期增至65萬元,於是拍板買入實用面積343方呎的青衣青怡花園5座高層E室,成交價425萬元。


「磚頭」穩陣過公仔紙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近期確實多了客戶「套股換樓」,因為股市變化大,中國人始終覺得揸「磚頭」穩陣過公仔紙(股票)。「套股換樓」尤其有利豪宅市場,他指主要是中小型單位呎價升幅強勁,與豪宅呎價的差距收窄,吸引不少客戶轉投大價物業市場。


  他表示,自去年第二季開始,逾2,000萬元二手住宅佔整體二手住宅成交量的比率開始大追落後,其中一個原因是股市造好,市民「套股換樓」,預計第二季逾2,000萬元的二手住宅成交量比率,可由第一季的佔約2.2%,進一步上升至3%的水平,創自1996年有紀錄以來的歷史新高。


滬人賣樓為炒股




  內地A股走牛,引爆全民炒股狂熱,「草根股神」層出不窮。受此激勵,據指約有1億國民正在鏖戰股市,以期乘着「金融造富」的大潮,用買「比堅尼」的本金,博回「林寶堅尼」。而樓市回暖的節奏或遭到「狙擊」。即使有「330」新政力挺,諸多潛在買家依然擱置了購房計劃,轉投股市「掘金」。更有看空樓市的極端者賣樓炒股,以大博大。為此,中證監多次喊話,警醒股市有風險,賣樓炒股萬萬使不得!■記者 章蘿蘭、倪夢璟 上海報道


  近日上海各大證券行人頭攢動,老老少少蜂擁入市,開戶、炒股系統多次陷入崩潰。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最新一期數據顯示,本月13日至17日,新增A股開戶數高達325.71萬戶,環比猛增93.77%,約為2007年大牛市最火爆月份單周開戶數的3倍。至此,A股賬戶數錄得1.98億戶,其中主力為「一人一戶」,若以每人均擁有滬深賬戶計,約1億國人是股民,根本就是「股市那麼火,我想去看看」。


收益可觀 以大博大

  在沉寂了數年後,去年下半年起,A股突然開始發力。2014年,滬綜指年漲52.87%,牛冠全球,總市值亦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進入2015年後,滬綜指更在短短4個月內飆升了1,200點,幅度之快令人瞠目。於是,股市「造富」之說崛起,人人都變身「股神」。本金翻倍屢見不鮮,3倍收益亦稀鬆平常,若用槓桿放大,更是「錢途不可限量」。江湖還盛傳「90後」股民斬獲1.5億元的神話,撩得其餘人「春心萌動」,有新股民放出豪言:「明天開始炒股,聽說買比堅尼的錢投進去,能開林寶堅尼出來。」


  A股成為「大賭場」,人人都想博一把。更有膽大者堅信風險收益必成正比,賣房炒股,以大博大。上海市民徐先生雖不諳股市,但利用從業房產中介的便利,在前兩月迅速出手一套自有閒置住房,用180萬元本金投入股市,跟隨其他股民追漲殺跌,未足一月180萬元便翻番成360萬元。另一位陳先生更具先見之明,去年8月A股大行情剛剛露頭,便將名下房產折價200萬元賣出,將資金投入略為穩健的銀行股,碰巧遇上大盤股行情,輕鬆賺到另一個200萬元。不過,上述兩位均懂見好就收,如今早已沽清股票,悉數套現,快進快出保全「戰果」。


出售婚房 股海淘金

  另外一位鏖戰股市8年的老股民,亦將一套位於市中心的房子掛牌,為了迅速獲得現款,售價還低於市價15萬元。三周後,便迅速完成交易,到手的房款自然即刻轉至股市。巧合的是,上述被沽出的房屋,正是這位股民在2007年大牛市時的「斬獲」。彼時,他將股市收益轉換成購房資金,8年後則再度將房子折現為炒股本金。亦有正當婚齡的內地年輕人,為了搏擊股海,毫不猶豫將婚房出售,真是為了股市「江山」,「美人」都暫且不要了。


  房產中介、上海美麗家園駐店經理胡盛德直言,身邊好幾個朋友都是賣房炒股的「先行者」,有人上月剛剛將位於繁華地段的一居室作價130萬元出售,其中100萬元投入股市,未足一月100萬元便升至135萬元,增值35%,「若將之放租,滿打滿算一月租金才3,500元,炒股收益卻翻番100倍,怎能不誘人?」


房產僱員 偷偷「看盤」

  賣樓炒股者有其人;急着抵押房產換取高利息消費貸款,殺入股海者有其人;股市太好擱置了買房計劃的更有其人。另有一些即將完成的房產交易還因此告吹。上海中原鎮寧路分行經理張宏超透露,有間房屋買賣雙方原本都很滿意,賣家希望首付多一些,而眼下股市正熱,買家不願從股市套現,結果一拍兩散。


  據指出,樓市「330」新政後,上海房地產交易中心再度升溫。但買樓、售樓者之間的對話,十有八九聚焦股市,不知情者還以為是證券交易行。更有趣的是房地產中介,一些僱員根本無心賣房,反而在上班時間偷偷「看盤」,只因廝殺股市的收益,明顯高過佣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