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浩然《夜渡湘水》

 天下有忧 2015-04-27
孟浩然《夜渡湘水》
押先韵   题注:一作崔国辅诗
客舟贪利涉,闇(一作夜)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浔(一作涔)阳何处边。

评注
《王孟诗评》:
清润自喜。
《此木轩论诗汇编》:
句句是“暗里”(“露气”二句下)。不言不笑。
《网师园唐诗笺》:
写夜景极清新(“露气”二句下)。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语语夜渡,声调松脆。二句着“暗里”字,向后承此申写,方不鹘突,古人作诗细密乃尔。结意正缴足"贪利涉”句耳。汪曰:“岸火”、“潭烟”,琢对工巧。“时相问”三字趣。

作品鉴赏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之前,游湘桂的路上。诗人三十六岁左右曾到湖南去探望他的好友袁太祝。此诗叙述夜渡湘水时的所见、所感,表现出诗人的淡雅、闲适以及对渔村生活的赞赏。
   
    “客行贪利涉,夜里渡湘川”。诗人为贪赶路程,急于渡河而错过了宿处,只好在夜里乘船渡湘水了。诗人用白描手法记述了匆匆赶路的情况,(“利涉”,语出《易经》:“利涉大川”)同时也点明了题目。“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因为是夜渡,对于周围的一切看不清楚,但是,野草的芳香,却带着露水的潮润扑鼻而来,远处不时传来悠扬、清脆的歌声,那是采莲女劳动中的欢声笑语。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撑船人看到了对岸的光亮,以为是江边渔村,就把船向火光处驶去,等到了近前,才发现原来是渔人夜宿潭边,燃起的烟火。这两句是视觉所见,把渔家生活形象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行侣时相问,涔阳何处边?”一个“时”字,表达出诗人的急切心情。因为诗人急于见到久别的好友,不时地问船夫:涔阳在什么地方?何时才能到达?连夜行舟诗人还嫌慢,可见他当时心情是何等急切。“涔阳”,在今湖南澧县涔阳浦。《九歌·湘君》有“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之句,诗人因联想及此而发问。
       全诗记叙自然,情感真挚而恬淡,反映渔村生活的宁静、和乐,描述采莲女和渔夫的劳动情景,生动真实。

湘川  拼音:xiāng chuān
即湘江 。 晋 陆机 《乐府》诗之十六:“北徵瑶台女,南要湘川娥。” 唐 李群玉 《黄陵庙》诗:“犹似含嚬望巡狩, 九疑如黛隔湘川 。”

榜人  拼音:bàng rén
船夫,舟子。《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榜人歌,声流喝,水虫骇,波鸿沸。”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榜,船也。” 唐 吴筠 《舟中夜行》诗:“榜人识江路,挂席从宵征。” 王德钟 《月夜渡淀湖歌》:“忽闻榜人笑不止,芦边簌簌东风起。”

渔子(渔子)  拼音:yú zǐ
捕鱼为业的人。 晋 郭璞 《江赋》:“于是芦人渔子,摈落江山。” 唐 孟浩然 《夜渡湘水》诗:“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清 杭世骏 《张高要遣送嘉鱼》诗:“渔子伏杀机,网罟恣捞漉。”

行侣  拼音:xíng lǚ
出行的伴侣。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五:“ 晋太元末, 湘东姚祖为郡吏,经衡山 ,望岩下有数年少并执笔作书。 祖谓是行侣休息,乃枉道过之。未至百许步,少年相与翻然飞飏,遗一纸书在坐处。前数句,古时字,自后皆鸟迹。” 唐 许浑 《晨装》诗:“带月饭行侣,西游关塞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