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轩窗

 闻至 2015-04-27
 
分类:忆江南 | 标签: 轩窗  
2014-12-31 11:16

 

轩窗
作者 听雨客
 

 

     作为一名喜欢胡思乱想发发呆的酸腐人士,不自觉地发呆之处总在窗前。人不用走出这个框子,春夏秋冬及风花雪月从窗外进来。善宅之人以及他的善于临窗,往往也有诸多好处——窗外走过的人多是相识而又热心的,随意的打声招呼,就有了美好的一天。敞开的窗户以及一双含着笑意的眼睛,本就是一颗敞开的心。

     很快,这样的窗越来越少了。窗越来越大,越来越明亮,却是越来越与窗外隔绝了。爷爷、奶奶和巷子那头聋阿爹的声音都听不到了。南方寒冷的冬天,被挡在了双层玻璃的另一边。可怜的我,努力在记忆中搜寻一声声隔窗的问候。可惜,什么样的问候都已记不清,只剩了头脑中模糊的声音。

     忽然发现我怀念的就是轩窗。木质的轩窗,几乎都成了文物了。有简单的木格子窗,也有繁复的雕刻着各种图案的雕窗。方的,棱的,圆的,千变万化的形状;精巧、细致、幽暗,纤纤弱质的木纹,已难以适配钢筋水泥的大楼。找不到合适的窗户,人们也不愿丢了轩窗。看多了坚硬冰冷的玻璃窗,人们总喜欢去古镇,旧街,老村,推一推“吱钮”作响的老轩窗,看一看窗下的人来人往。

     我也没有想到爷爷还会为我留下两扇雕画的轩窗。老家的房子早已拆造过,房子后面却还有一间旧杂物间,堆满了灰尘覆盖的杂物。我在找一根抬东西用的木棍时,昏暗的光线下,看到了旧木头中间,露出一角的木窗格。于是就拽。在漫天的灰尘里,轩窗挣脱压在身上的旧木条。弯弯曲曲的窗棂,中间雕刻着花纹图案。油漆斑驳,色彩暗淡,间杂着点点被磕碰的印迹。依稀记得这便是我小时候,泥墙黑瓦的老楼房的木窗子。身为知识人的我,自然知道,江南自古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也大多是这样子的小轩窗。

     窗是极普通的,一扇刻着一簇幽兰,一扇刻着一支寒梅,并不精细,简笔的写意。但正如水墨国画一般,一种墨色,寥寥几笔,浓淡之间便有了神韵。加上旧木的干燥温暖,和底下磨得光滑发亮的枢轴,让人闭闭眼,就闻到了岁月的气息,几乎痴想到两宋繁华。

     我当然知道,这样的轩窗被尘封着,有多么的可惜。一百年的旧物,如今的稀罕物。许多人把老轩窗洗干净了挂在没有窗户的白墙壁上。我也是。舍不得放弃的是文化。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里,什么都有文化,轩窗也有文化。这种传统木构建筑的框架结构设计,使窗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成为建筑的审美中心。更重要的是轩窗的风景。风景有了框,便成了画。所以有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有了“梦觉隔窗残月尽,五更春鸟满山啼”,有了“正午轩窗无树影,乍晴阡陌有莺声”。

     如今城市里是几乎千篇一律的玻璃窗。也很流行“飘窗”,虽有诗意的名字,却无诗意的风景——透过窗子,满眼最多的是别人家的窗子。很可惜,现在的人不用“轩窗”这个词儿了,这个有着一点点幽深忧伤的词儿。

     寂寂轩窗淡淡风,轩窗寂寂雨丝丝。我一边把自己住宅楼的窗户想像成轩窗,看窗外的斜风细雨,一边在想,许多年以前,在江南的某一条小河旁,曾经有一间泥墙黑瓦的老屋子,里面住过一对年轻的夫妻,每天早晨,年轻的丈夫站在窗前跟早起的邻人打招呼。阳光穿过窗棂,在地上留下了好看的图案,年轻的妻子坐在轩窗前,对镜贴花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