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0多年前法国人带走的敦煌文献 将以数字化形式回归-头条网

 唯我英才 2015-04-27

解放网2015-04-27 14:19

法国敦煌文献“数字化回归” 敦煌研究院与法国国家图书馆合作协议昨签署

本报敦煌今日电(特派记者 李天扬)敦煌遗书的最精华部分昨天“数字化回归”故乡敦煌,法国国家图书馆向敦煌研究院赠送馆藏敦煌遗书的高清数字复制件。昨天下午,敦煌研究院与法国国家图书馆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莫高窟举行。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和法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布鲁诺·拉辛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

众所周知,自上世纪初藏经洞发现后,敦煌文献文物流散到英国、法国、俄国、日本等国,陈寅恪先生有言,“精华已去,糟粕空存”,他说,“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其中,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敦煌文献是汉学家伯希和1908年挑走的,最为精华,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其中包括了汉文文献4000多件,藏文文献4000多件,还有其他粟特、龟兹、回鹘、西夏文文献等。

昨天签署的协议决定,中法双方将围绕敦煌遗书的数字化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有关人员培训、访问研究等项目的合作。法国国家图书馆授权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在非商业用途上可以无偿使用馆藏文献的数字化副本。

王旭东上个月刚刚成为敦煌研究院继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之后的第四任院长,他会见法方代表团后兴奋地告诉记者,此次敦煌研究院与法国图书馆的合作,是外国收藏机构第一次向中国赠送敦煌藏经洞文献的数字化副本,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牌意义。

近些年来,敦煌研究院的专家正在致力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遗书数字化建设,远期目标是将全世界各地收藏的敦煌文献图片、研究文献收集、整理建成数据库,实现敦煌文献的数字化回归。

王旭东向记者透露,他接下来的工作目标是大力推动敦煌研究的国际化,此次中法合作正是一个极好的开端。

敦煌研究院科研处处长张先堂告诉记者,以前他们去法国国家图书馆做研究,一个人去一次最多看几卷,而上海古籍出版社也曾陆续出版《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但因为是黑白图版,信息丢失不少,比如说一些朱笔批注就完全看不清楚。此次法方无偿赠送高清数字复制件,将为敦煌遗书研究工作打开全新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