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畲族图腾之盘瓠神说

 廿氏春秋 2015-04-28

畲族,中国南方古老的游耕民族。畲民,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客。一千多年来,畲民不畏艰辛险阻,从广东潮洲凤凰山麓,迁徒至浙江、福建福安等地。他们依山而筑,沿坡而居,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夯起一座座鳞次栉比的家园,开辟出一垄垄整齐的旱地和梯田。

现今全国畲族人口约70多万,而在福安,据2000年的数字统计,就有畲族人口6万多,目前福安是全国畲族分布最集中,且人口最多的城市。福安的畲族始迁至今,已有五百余年史,因而畲族也是福安的世居民族。



以往,汉人多称畲民为“畲客”,这二字看似无异,但解放前,受封建统治的民族歧视和压迫,“畲客”常被用作侮辱性称呼。新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平等政策。1956年12月,国务院正式认定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少数民族,并确定族称为畲族。


畲族图腾之盘瓠神说


盘瓠中国古代神话人物,被畲民视为始祖,几千年延续祭拜,且从不让外族人窥看,如此秘不示人,故而平添了畲族图腾的神秘感。(以下为长联畲族祖图部份,又称盘瓠图)





相传在上古时代,帝喾(高辛帝)时期,高辛刘氏皇后耳痛三年,取出一物如蚕,形样稀奇,以盘贮养,金鳞珠点,眼光四射,颇会人言,帝见喜之,取名龙麒,号曰盘瓠。


其时,高辛帝(帝喾)60年,犬戎部落入侵高辛领地,直接危及帝都郾师,形式十分严峻。帝出榜征将“若谁能平定番将,斩犬戎部落首领之首级,就能封邑赏金,并将三公主嫁他为妻。诏令下达后,无人应征,此际盘瓠现身揭榜,之后身往敌国,外杀番王。


其后,某日盘瓠趁番王酒醉酣睡之际,将其杀死,提颅回国献予高辛帝。高辛帝见龙麒平番成功非常高兴,即赐封盘瓠为“忠勇王”.


盘瓠与三公主婚后,生三男一女,每逢子诞生,都要请父皇赐姓。长子坠地,盘装上殿,赐姓盘,名自能;次子降生,篮装上殿,赐姓蓝,名光辉,再生三子,巧逢帝外巡回朝,公主速抱子拦路求父赐姓,帝见三子非可爱,忽然天上雷鸣,帝即赐姓雷,名巨佑;后生一女,龙麒大喜,抱女上殿,帝问“何时降生?”答“辰时”,帝大笑,“今龙抱龙上殿,仍二龙戏珠,赐姓龙名龙。”长大后赘军丁钟志琛为婿。


盘瓠向来喜欢山林,在京都住了整整九年,毅然辞官,求高辛帝赐青山一座,刀耕火种供口腹。而后高辛帝便赐予广东潮州带为其领地,遂颁发《抚徭卷牒》遇山开业为业,永免差役,不纳粮税。并建祠凤凰山,赐盘、蓝、雷、钟四姓为一族。从此,畲族有了本名族的姓氏和地域,也有了本民族的风情民俗。


关于畲族的来源,学术界尚无定论。比较公认的观点是唐代闽、粤、赣三省交界的九龙江以西的广大山区,为畲族先民的主要活动区域。


唐代畲族先民被称为'蛮獠',主要在漳(州)汀(州)一带活动。他们和汉族一起,拓荒垦殖,使林木阴翳,荆棘丛生的荒地,渐成村落,拓地千里。 唐光启二年(886年),畲族祖先任闽王之向导官,沿东海之滨从闽东的连江,罗源登岸,并陆续迁往闽东,浙南诸地。


传说畲族有盘、蓝、雷、钟、四大姓,但实际上除广东增城县有几十个盘姓畲族外,其它地区未见盘姓。福建霞浦县畲族族谱中有一段对盘姓兄弟失散的解释:相传唐光启二年(公元886 年)盘、蓝、雷、钟、李等姓畲族360余丁口,从闽王王审知由海道来闽,至连江马鼻道登岸后,徙居罗源大坝头。盘王碧一船被风漂流,不知去向,故盘姓在畲族中失传。


两宋时期,畲族的活动地域基本上仍在原有的聚居区内。宋末元初,战乱频仍,畲族迁徙范围扩大,移民的路线错综复杂。这个时期的移民相当部分是军事性质的移民,多支抗元畲军于漳州,潮州,泉州,汀州,赣州等处的转战屯守移民。


宋元时期,畲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比唐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封建统治势力在畲区日益加强,汉族地主和封建官吏对畲民进行赋税征收,土地掠夺也随之加重,畲民丧失赖以生存的资料,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


明清时期是畲族大量迁往汉族地区和形成目前的'大分散,小聚居'分布格局的重要历史时段,史书和地方志中关于畲民的记载也大都体现在这一时期。


这个时期畲族地区的封建社会已经确立,社会经济状况和当地汉族基本一致。生活相对比较安定。而迁徙主要是基于畲族山地游耕的传统。这种迁徙的速度缓慢,迁徙的方式以家庭或家族中若干成员为单位徐徐而行,迁徙的取向是相对地旷人稀的汉族地区。


当畲族迁到闽东、浙南时,自然条件较好的平坝地方已多为汉人开垦,畲民只能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开山劈岭,建造田园。凡山谷冈麓地带,有水源之处开为梯田,仰赖天雨的山地,辟为旱田。为闽东山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