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贫困生救助制度

 昵称24966257 2015-04-28

贫困生救助制度

同在一片蓝天下生活,有的孩子充分享受着家庭的温暖和学习生活的甜美,有的孩子却因家庭困难而为生活焦虑,面临失学的危险,急需救助。为了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童年的欢乐,让贫困生不再流泪,学校特制定贫困生救助制度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相关政策法规,积极筹集资金,采取多种形式救助贫困生完成学业,促进我校教育事业健康全面发展。

    二、组织领导

    成立救助贫困生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主要职责:

    1、收集整理学校贫困生资料,做好贫困生的档案管理工作,

    2、筹划贫困生救助的各项活动,积极筹集贫困生救助资金。

    3、广泛联络社会各界人士的献爱心活动,积极为他们牵线搭桥,联系帮助对象,负责贫困生受资助的信息反馈。

    4、负责贫困生救助资料收集和贫困生救助的相关信息的发布。

    5、负责贫困生捐助资金的发放和管理。

    四、救助资金来源

    ①每年社会各界的部分捐资、学校的勤工俭学收入。

    ②教育局及民政部门的救济款项。

    ③学校组织教职工的爱心捐助款项。

    五、资金的管理

    1.学校设立专门账户进行资金的管理使用。

    2.资金救助标准:A类品学兼优特困生:家庭收入低,低于城市最低保障线标准,家庭出现特殊困难,在校表现突出的学生,每人每学期款物合200元;B类贫困生:家庭收入低,达到城市最低保障线标准,在校表现好的学生,每人每学期款物合计100元。C类贫困生:家庭遇到突发事件,造成暂时困难的学生,根据情况确立标准进行救助。

    3.资金的使用。资助金原则上用于受助学生在校期间的学杂费及书本费用。收支要建立明细账目。

    六、受助学生的管理与信息反馈

    1. 资助对象的确定:

    ①由学校统一印发《贫困生个人登记表》,各班于每学期开学后对待资助对象进行摸底调查,并通过一定形式接受群众监督评议后,由待资助对象填写《贫困生个人登记表》由家长签名后上报学校。

    ②学校对待资助对象确定后,将《贫困生个人登记表》加盖公章,学校进行汇总后安排资助。

    2.加强对受助学生的培养和管理,指导学生给捐赠者复信,让捐赠者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保证受助学生学得好,确实解决学生家长后顾之忧。要建立健全受助学生的档案,及时总结宣传有关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