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帝眼中的魅力皇帝

 风云际会2009 2015-04-28

  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皇帝石勒说:“我要是遇到刘邦,一定会臣服于他,做他的手下,和韩信、彭越一起在战场上争先恐后地立军功。要是遇到刘秀,应当和他在中原比试比试,还不知道鹿死谁手,天下将是谁的。大丈夫做事应当光明磊落,像日月一样明亮洁净,不能像曹操、司马懿父子那样,欺负别人的孤儿寡妇,用阴柔手段迷惑别人来取得天下。”(《晋书·石勒载记》)石勒的话很明显,他没法和刘邦比,可以和刘秀比肩,他瞧不起曹操、司马懿。石勒的话可信吗?我们先认识一下石勒本人。

  石勒是羯族人,小的时候曾经被卖给别人做奴隶,后来在混战中脱颖而出,建立后赵,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石勒不同于一般武夫,他注重招揽人才,他攻下河北大部分地区的时候,把士大夫集中在一起,组成君子营,让他们出谋划策,这是很高明的举措,人材相助是石勒成功的重要因素。石勒做皇帝之后,注重恢复经济,派人到各地视察,督导农业生产。更难能可贵的是,石勒自己不识字,却注重发展教育,亲自考察学生对经义的掌握情况,自己也学习文化,即使在行军打仗过程中,也让人读史书听。(《晋书·石勒载记》)石勒是一个很杰出的少数民族皇帝,通过听史书,了解到刘邦等人的事迹,又结合自己的经验,对刘邦等人的做出上述评价,他的评价是可信的。

  在石勒看来,刘邦在四位开国君主中魅力最大(曹操、司马懿死后被追封为帝,他们分别是魏和晋的奠基者,功业实同开国君主)。谈到魅力,似乎刘邦与这两个字眼永远不沾边。且不说项羽的悲壮有多么不可攀,仅仅刘邦的大臣就能把他比下去。周昌是一位敢说敢言的大臣,就算是萧何、曹参这样位极人臣的相国也敬他三分,假如周昌遇到了刘邦会有什么样的碰撞?一次,周昌在刘邦喝酒的时候进去奏事,刘邦正抱着他的宠妃戚姬喝得高兴,周昌见了急忙往回跑,刘邦追上去,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我是什么样的主子?”周昌仰着头回答:“你就是桀纣那样亡国的主子。”周昌很梗直,奏事也不选时候,偏偏在刘邦喝酒的时候奏事,被皇帝骑在脖子上了,也不低头,直说刘邦像是亡国之君。(《史记·张丞相列传》)刘邦原先是市井之徒,即使做了皇帝,脾气还是不改,不顾体面,自己去追大臣,追上说说就罢了,竟然还骑在大臣的脖子上,司马迁笔力入木三分,几句话就把刘邦的形象活脱脱地刻画出来了。

  不过刘邦也是成功人士,统率他的一批文臣武将,最终建立了汉朝,现在大部分中国人是汉族,名称就来源于汉朝。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有他们的过人之处,尤其是开国君主,必然有其个人魅力,才能凝聚各路英豪,刘邦尽管不时的会显露出他的市井态,他还是很有能力的,刘秀、曹操、司马懿也有缺点,他们最后都成功了。

  刘邦与其他三人相比,最出众的一点是知人善用。刘邦在谈到自己成功的原因时,说自己论谋略,比不上张良,论管理和后勤才能,比不上萧何,论军事才能,比不上韩信,他们是杰出人材,自己用了他们,才取得天下。(《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对自己的部下了解得非常深刻,他去世之前,吕后问相国的人选,“您去世后,萧何也就快不久于人世了,将来谁做相国?”刘邦说:“曹参可以。”吕后又问曹参之后的人选,刘邦说:“王陵可以做。但王陵有点愚直,陈平可以帮助他。陈平很聪明,然而难以独当一面。周勃持重而敦厚,缺少文采,然而安定刘家的,一定是周勃,可以让他做太尉。” (《史记·高祖本纪》)

  后来事情的发展,的确如刘邦预言的。曹参听说萧何死了,立即让门人整治行李,说:“我将入朝做相国。”过了不久,使者果然来宣召曹参。(《史记·曹相国世家》)需要注意的是,不光刘邦、曹参预料到了,萧何本人也这么看,萧曹之间有私怨,但萧曹没有因私废公,萧何在死前推荐的唯一人选也是曹参,曹参做了相国之后,遵循萧何的政策而不改,这就是有名的“萧规曹随”。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分封吕氏家族,吕后死后,陈平和周勃合谋,诛灭准备作乱的吕氏家族,扶立汉文帝,都是陈平的主意。(《史记·陈丞相世家》)

  刘邦不止知人善用,还用人不疑,陈平本来是项羽的部下,后来投降刘邦,陈平劝刘邦实行反间计,来破坏项羽和属下的关系,刘邦同意了建议,拨出四万斤黄金给陈平,听任陈平使用,不问如何开销。刘邦信任陈平,并没有因为陈平是降将而怀疑他,陈平的反间计终于见效,项羽对谋臣范增、大将钟离昧等人产生了怀疑,导致范增出走,范增是项羽的第一谋士,他的出走,大大削弱了项羽的实力。(《史记·陈丞相世家》)

  
  各路英豪肯为刘邦卖命还在于刘邦驭人有术。楚汉相争结束之前,有人劝韩信反刘邦,自立为王,韩信说:“刘邦待我很优厚,把他的车给我坐,把他的衣服给我穿,把他的食物给我吃。”(《史记·淮阴侯列传》)决定不反。刘邦用小恩小惠就收定了韩信,韩信不反刘邦的深层原因,还在于,韩信本是受过胯下之辱的人,刘邦却任命他做大将,成为众将之首,使韩信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韩信认为刘邦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从这一点来看,刘邦的知人善用,的确很了不起。

  刘邦知人,文武人材都可以在他手下施展,难怪石勒愿意受刘邦驱遣。刘邦的众多过人之处,有点不可思议,张良多次向刘邦讲兵法,刘邦很同意张良的说法,经常采用张良的意见。张良也对别人讲过,别人却不懂,张良感叹到:“刘邦的才能真是上天授予的。”(《史记·留侯世家》)

  再看光武帝刘秀,刘秀也知人善用,东汉中兴二十八将大都拔擢自小吏、布衣、行伍之中,但刘秀对部下的了解并不深刻,任命诸将的时候,经常咨询邓禹,邓禹是功臣之首,许多人通过邓禹得到任命。(《后汉书·邓禹传》)刘秀对部下权威没有刘邦那样绝对,部下经常有不听从的时候,邓禹、吴汉多次因为不听指挥而吃败仗,吴汉的军功最大,能力很强,每次跟随刘秀出征,刘秀都会心里不踏实,常常侧足而立,对吴汉很忌惮。(《后汉书·吴汉传》)刘秀能做皇帝,很大程度上是大地主拥戴的结果,他对大地主有时也不能奈何,一次,由于大地主隐藏了大量土地和人口,刘秀下令核查全国土地和人口,遭到各地地主的武装反抗,最后不了了之。(《后汉书·光武帝纪》)作为皇帝,忌惮大将,管不了地主,其权威可想而知。从知人、用人、驭人和权威等方面看,刘秀都不能和刘邦比,另外,刘邦统一全国用了四年,刘秀用了七年,刘秀略逊一筹。

  曹操下令“唯才是举”,只看才学,不问品行,影响很大,曹操不断收罗人材,对部下却多有怀疑,荀、崔琰等人就是因为受到曹操怀疑而不得善终,其中荀还是曹操的第一谋士。曹操也很有能力,不幸的是,他遇到了孙策、孙权、刘备、诸葛亮等人,魏蜀吴势均力敌,曹操没能统一全国。曹操扫灭诸侯的策略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做到这一点必须保证能够绝对控制天子,为此,曹操陆续除掉汉献帝的忠臣,还杀害伏皇后,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其中一个做皇后,牢牢的控制了皇帝。(《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曹操对刘家的所作所为,很快被司马懿用在了曹家身上。司马懿也很有能力,对外相继防吴、拒蜀,对内,司马懿和曹爽一起授命托孤,最后诛曹爽,控制朝政,把魏的王公全都控制监视起来,到了司马昭,竟然做出杀皇帝的举动。连唐太宗都说司马懿,做的丑事当时虽然瞒过去了,最终还是被后代人嗤笑。(《晋书·宣帝纪》)司马懿表面上宽厚,实际上对别人很猜忌,时刻提防别人,很少相信别人,不像刘邦、刘秀、曹操知人、用人。司马懿和曹操一样,也没有统一全国。

  刘邦、刘秀征战的时候,前朝的皇帝已经不存在,他们与对手都是平等的,可以在战场上一决胜负,这是比较光明正大的事情。曹操和司马懿则不然,他们需要利用皇帝来加强自己的声势,必须控制皇帝,把皇帝变成傀儡,这种做法难怪让石勒说是欺负人家寡妇孤儿。在转移政权的过程中,如何把前朝的皇位转到自己头上,并且变得合法,这就需要一番手段,曹家和司马家都采用了所谓的禅让制,看起来比较冠冕堂皇,实际上不怎么光彩。

  从知人、用人、驭人、权威和功业方面看,刘邦都具备,刘秀也都具备,但都劣于刘邦,曹操用人、功业低于刘邦和刘秀,司马懿除了自己的儿子较少用人,功业与曹操持平。因此,四位开国君主的魅力排行从高到低,依次是刘邦、刘秀、曹操、司马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