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调歌头》的由来与写作方法

 江山携手 2015-04-28
〔題考〕 【隋唐嘉話】:「煬帝鑿汴河,自製﹝水調歌﹞。」【脞說】:「﹝水調﹞、﹝河傳﹞,煬帝將幸江都時所製。」【明皇雜錄】:「祿山犯闕,議欲遷幸,帝置酒樓上,命作樂,有進﹝水調歌﹞者,上問誰為此曲,曰李嶠,上曰,真才子也。」【南唐近事】:「元宗嘗命樂工楊花飛奏﹝水調詞﹞進酒,花飛惟唱『南朝天子好風流』一句。」白樂天聽﹝水調﹞詞云:「五言一遍最殷勤,調少情多但有因。」【碧雞漫志】:「﹝水調歌﹞,【理道要訣】所載唐樂曲,南呂宮,時號﹝水調﹞;世以今﹝水調歌﹞為煬帝自製,今曲乃宮中呂調。」綜觀以上諸說,本調創始隋唐間,為五言曲調。嬗至五代,乃有七字句。入宋,始演變新腔,而成今調。當時最為通行,詞人填者極多。吳夢窗名曰﹝江南好﹞,姜白石名曰﹝花犯念奴﹞,後遂句為本調異名。至所謂「歌頭」者,乃首章之一解也。(見【海錄碎事】) 
· 〔作法〕 本調九十四字,重在拗句。首句五字,下三字為仄平仄,定格也。次句五字,為通常之五言句。此兩句各惟第一字平仄不拘,餘無可勉強。第三句十一字,句法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均可;此詞則作上六下五,第一三七字俱平仄不拘。【詞律】於第六字亦注可平,殊不盡然。蓋惟作上四下七句法,第六字間或可平,而上六下五之句法,則萬無作平之理也。第四句六字不用韻。第五句亦六字,有時可與上句對偶;而第五字平仄均不拘。第六句五字,與第二句同。第七八句亦均五字,與首、次兩句相同。後闋換頭。起首為三字三句,與﹝相見歡﹞後闋起首三句同。【詞律】注第一句三字平仄不拘,第二句上兩字亦可平可仄,殊非是。且第三句定須作仄平平,蓋此調煩叶韻之句,尾三字皆作仄平平,乃定格也。第四句以下與前半闋完全相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