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海日报

 zhangsagacity 2015-04-28

■进行中国·精彩故事  和谐乌海

 

讲述最美家庭故事 展示最强道德力量

“善行乌海·最美家庭”事迹摘登

    3月5日,在我市举办的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5周年暨全市“最美家庭”故事分享会上,曹淑清、尚宝庆等50个家庭荣获“善行乌海·最美家庭”荣誉称号,其中5个“最美家庭”代表进行了家庭故事分享。分享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讲述了夫妻同舟共济,用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最真实的幸福,建立起一个个和谐幸福家庭的故事,充分展示出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的中华传统美德。
    为积极引导全社会践行家庭美德,提升家庭文明水平,形成良好家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千千万万个家庭,根据全国、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妇联《关于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的通知》精神,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妇联从2014年3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联合组织开展了以寻找“最美家庭”为主要内容的“善行乌海·美在家庭”主题实践活动。全市广大妇女积极响应,组织各自家庭踊跃参与。各级文明办、妇联通过开展评议家风家训、讲家庭和谐故事、秀幸福家庭照片、设立最美家庭光荣榜等形式,广泛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充分展示了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了一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亮丽风景线。
    活动历时8个月,全市88个社区、村妇女之家晒出幸福照片561张,举办好家风好家训展示评议会58次,亮出好家风好家训107条,1万余户家庭自荐他荐, 5万多网民踊跃参与网上互动,涌现出各级“最美家庭”460户,9户家庭分别获评自治区“最美家庭”和自治区“最美家庭”提名。在此基础上,经活动评审委员会筛选审核,最终评选出50户市级“最美家庭”。本报在此与广大读者分享5户“最美家庭”的最美故事,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弘扬传统美德,传播时代正能量。
    希望全社会和广大家庭认真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自觉履行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努力构建幸福家庭模式,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构建富裕美丽文明和谐幸福乌海作出新的贡献。
   ——编者

 

和谐家庭好邻里 热心服务为小区


丁守兰家庭

    丁守兰和她的丈夫都是中共党员,她曾任原乌达农场小学校长,现已退休。退休以后,丁老师没有一刻清闲的时候,她尊老爱幼,自觉履行赡养义务,协调好家庭与其他亲属之间的各种关系,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勤俭持家,不铺张浪费。注重环保,自觉净化、绿化、美化生活环境。教育家庭成员,不贩毒,不吸毒,做到远离毒品。不信神、不信鬼,自觉做移风易俗的表率。讲文明,有礼貌,做到平易近人。注重对下一代人才的培养,经常给儿孙们讲孝道、学习之道。
    多年来,丁老师夫妇俩把父母记挂在心头,经常召集兄弟姐妹聚集到老人家中,陪老人吃饭,帮助老人整理房间、洗衣服等,使老人时时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丁老师夫妇每天坚持辅导孙子的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和睦相处,为每个家庭树立了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丁老师家和邻里关系处的非常好,她经常对子女们说“远亲不如近邻”,让儿女们也要和邻居和睦相处。为了方便近处的居民,丁老师家开了一家便民店,经营日用百货。谁家需要什么,只要提前告诉她家人一声,他们还会送货上门,从不多要一分钱。他们家一直非常热心公益事业,每次村里发动村民捐款捐物资助困难或受灾群众,总有他们家的积极参与。
    因水利枢纽工程,丁老师家搬到了北岸新城小区,她被选为小区的网格长,负责解决小区居民之间的各种事情。丁老师做调解工作积极主动,尽责尽力。只要居民群众需要,她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化解矛盾,平息纠纷,还社区居民一片安宁。
    他们全家人心中有一个信念:要传递中华民族的正能量,弘扬民族精神,让感动常在,文明伴行。

 

风雨中歌唱人生


亢煦莉家庭

    乌达区新达街道办事处民达社区居民亢煦莉从小喜欢音乐,1986年5月她参加了由乌达矿务局工会举办的声乐大赛,结识了丈夫罗林林,她和罗林林都获得了三等奖,音乐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1988年他们的儿子出生,给家庭带来了无比的欢乐和幸福,亢煦莉在家带孩子,操持家务。罗林林在工作之余给孩子教音乐。可天有不测风云,2001年3月12日早晨,罗林林在回家途中不幸遭遇车祸,截去了左腿,而且脑神经受到严重的损伤,四肢受到了影响,不仅失去了正常的语言功能,就连每日三餐也得靠人一口一口地喂,因为他吞咽困难,亢煦莉只能把菜切碎喂下去,每餐需2个小时,大小便更是离不开照顾。这一切考验着亢煦莉的体力、耐心与毅力。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亢煦莉既要照顾丈夫,又要照顾孩子,家庭的重担落在了这个弱女子的肩上,一晃就是14年,她承受着生活的窘迫和精神的双重压力。2010年,亢煦莉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肌腺综合症,病情非常严重,在乌达区中心医院抢救了一次,又在市人民医院抢救了两次,后来做了手术,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欠下3万多元的医疗费,仅靠丈夫1000多元的退职费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实在是太难了。这么多年来,亢煦莉不知流过多少眼泪,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可一看到可怜的丈夫和可爱的孩子,她还是顽强地坚持下来。
    一个偶然的机会,亢煦莉的音乐能力被一起参加活动的人所认可,便有了做公益工作的机会,成为一个公益岗的义工。2011年冬天,经朋友介绍,亢煦莉参加了由乌达区离退休人员组织成立的冬青艺术团;2012年5月,亢煦莉参加了乌海市“满都呼合唱团 ”;2014年春节,做为满都呼合唱团的演员,她受邀参加了“唱响五洲”中法友谊合唱庆典,在世界闻名的音乐之都维也那金色大厅参加演出,获得了金奖。

 

致富不忘邻里情  回报社会常感恩


王艳霞家庭

    王艳霞拥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
    王艳霞出生在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东兴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93年中专毕业后开始了艰辛的打工生涯。1997年,王艳霞东拼西凑了1000元钱买回来500只鸡苗,开始搞养殖。她买书自学,请专家指导,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养殖上。功夫不负有心人,500只鸡苗为家里赚回来2000元,这更加坚定了王艳霞的信心,3年之后,王艳霞的养殖规模日益扩大,蛋鸡达到了2万只,日产蛋量达到1000公斤。
    2003年,王艳霞筹资30万元,新建设鸡舍3栋,购进鸡苗2万只,王艳霞家的养鸡场渐渐红火起来。王艳霞一改家庭作坊式的经营,开始实行股份制。王艳霞大胆引进绿壳蛋鸡新品种,购进孵化设备,构建起“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出产的绿壳蛋还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认证。2006年12月,她和丈夫正式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养殖公司――乌海市巴音宝养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400多万元建设了标准化鸡舍16栋,占地总面积达60多亩,养殖蛋鸡75000只,绿壳蛋鸡种鸡5000套,拥有员工16人,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一举成为乌海市最大的养殖企业。
    在自己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王艳霞还积极引导周围群众也来养鸡,并从资金、设备、技术、管理、销售等各个方面给予扶持。东兴村的王喜发因为父母看病欠下了不少债,王艳霞得知情况后,鼓励其自强自立,无偿地赠送了500只蛋鸡。在王艳霞的引导和帮助下,现在东兴村已有大型养殖户14户,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村”。
    王艳霞身体力行,弘扬美德 ,勤俭持家 热心公益 ,她和丈夫酝酿着一个更大的计划,要把自己的养殖公司办成西北地区最大的集孵化、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领东兴村更多的乡亲发家致富奔小康。

 

相亲相爱一家人


李娜家庭

    李娜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去年春天,她带着患病的公公去包子铺吃饭,像喂小孩一样喂公公吃饭的场景被社区邻居看到,于是,她孝敬老人的事迹在社区传开来。
    李娜和丈夫结婚已经7年了,一直和婆婆公公生活在一起,相处非常融洽。从2012年4月开始,公公出现半身发麻的症状,2013年6月,出现了说话不清楚、不认识人、走路也不利索的症状,医院确诊为母性恶性胶质瘤四级,从此全家人开始了与病魔做斗争的日子。
    做为儿媳,李娜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瘫痪在床的公公,从不抱怨。只有五岁半的儿子看到妈妈那么忙,也学会了自己穿衣服、洗漱,自己用凉牛奶泡饼干吃。李娜婆婆两年来一直全程陪伴照顾着老伴,不知掉了多少眼泪,自己有糖尿病和甲状腺的毛病,一直拖着没有去看,就吃药维持着。然而全家人最终没有留住老人的生命,老人于2014年10月去世了。
    李娜说能遇到丈夫很幸运,他是个认真负责的好男人,看着自己的父亲一天不如一天,他难受却无奈。去年是全家最难的一年,老人有病,又赶上装修房子,单位也不景气,他心理压力很大,但很少把低沉的一面表现出来,而是用他全部的力量为自己的妈妈、爱人和妹妹撑起一片天。和他在一起的日子,就是再难李娜总觉得明天会好的,他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他们的孩子今年6岁了,父母照顾老人的一切孩子全看在眼里,人们都说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这样的父母,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正直、善良、尊老爱幼的人。

 

照料瘫痪丈夫19年 她用爱创造了奇迹


王果花家庭

    王果花与丈夫原来都是平沟煤矿的职工,日子过得平平静静。然而,1995年11月3日,丈夫遇到了车祸,脊椎受到重伤,最终高位截瘫。那一年王果花才34岁。为了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她一次性买断了工龄。
    丈夫治病要花钱,两个儿子上学要花钱,一家人吃饭也要花钱。为了支撑起这个家,1997年王果花便开始自己养猪,这一养就是12年,从最初的20头、50头一直发展到300多头。
    那时侯,王果花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要起床,先是给猪配料、喂猪、铲猪粪,然后就开始为丈夫做营养可口的早餐,一勺一勺喂给丈夫吃。尽管丈夫已经被医生宣判没有站起来的希望,但王果花还是坚持每天为他做全身按摩,从来没有间断过。天气好了,王果花还要推着轮椅带丈夫晒晒太阳,看看自家养的猪崽儿。3年后,奇迹发生了。在王果花的细心照料下,丈夫竟然站起来了,连大夫都说:“你真是创造了奇迹”。 听了这话,丈夫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尽管丈夫能站起来了,但是因为是高位截瘫,上半身特别是双手依旧没有知觉,还在一点一点地萎缩。2007年,丈夫被诊断为糖尿病,而且病情很严重,后来又患上了甲状腺甲减低下。为了能精心照顾丈夫,王果花不再养猪了。
    2010年,王果花搬了新家,并在小区物业找了一份工作,负责打扫4个单元50多个楼层的楼道卫生,每天早晨7点多开始工作,打扫完需要2个多小时,下午也是如此,然后赶快回家照顾丈夫,还要照顾80岁的婆婆,每天都忙得精疲力尽。
    在王果花的操持下,两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王果花和丈夫看着两个孙子特别高兴,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2012年,王果花被自治区老龄工作委员会、自治区民政厅评为“敬老孝星”,被所在的物业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

 

“善行乌海·最美家庭”名单

海勃湾区:
郭春花、张铁家庭
李娜、王学平家庭
王果花、王奎家庭
武巧兰、蔺鲲家庭
薛恒光、李华家庭
何平、段亚改家庭
何润祥、裴娜家庭
李瑛、张利文家庭
王胜利、任华家庭
魏靖源、任丽萍家庭
闫祎涛、陶鹏飞家庭
杨琴、马福俊家庭
张基、陈景欣家庭
周萃芳、王凤岗家庭
于孝贤、马如章家庭
陈国峰、侯晓琴家庭
张润英、聂福林家庭
杨晓红、贾凡家庭

 

乌达区:
曹淑清、尚宝庆家庭
丁守兰、孙在明家庭
亢煦莉、罗林林家庭
徐俊香、段爱国家庭
郑俊芳、卫雪刚家庭
陈孝菊、李云鹏家庭
董秀芬、刘宝庆家庭
胡翠珍、陈学武家庭
霍春丽、魏肖杰家庭
李秀红、程俊英家庭
孟    菲、高建家庭
任淑清、韩平旺家庭
田清玲、李勇家庭
王国英、白环书家庭
杨金萍、马国治家庭

 

海南区:
王艳霞、兰永刚家庭
杜莉珍、许亮家庭
宋素写、吕庆宝家庭
陆美枝、石文海家庭
武跃升、王丽梅家庭
高海丽、冯星光家庭
郝桃花、赵永刚家庭
郝文智、白玉清家庭
胡永红、杨玉柱家庭
刘芳、王磊家庭
任成义、李晓红家庭
苏耀荣、姜玉娥家庭
王彩云、刘建兵家庭
杨梅、李恩家庭
赵建军、赵凤林家庭
刘晓云、李军家庭
史俊婷、杨素英家庭



来源:乌海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