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反思(一),(二)。让最后一名也成为英雄

 江山携手 2015-04-28

 让最后一名也是英雄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就需要教育公平善待每个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和思想上有缺陷的薄弱生,更需要我们给以特别的爱。

前一段时间,在课堂上我提问一个学生时,坐在下面的学生几乎不约而同的发出的“嘻-----------”的响声,此时,我立刻说:请同学们保持安静!紧接着,这位同学低着头站在那片刻,也没有说出这个问题,我马上说:请坐!下课后,我找学生了解这个学生和课堂上的奇怪现象,原来这个学生在班里是学生心目中最差的学生。同学们都认为提问他问题他肯定答不出来,-----------

这样的环境对这个孩子的心灵和成长肯定是很大的打击,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心灵的阴霾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反思一】

薄弱生的特点和心理剖析:

初中是人生成长的转折点,是学习上的分化阶段,也是心理上的断奶期。1):六年的小学一路走来,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目的不明确,自己片面错误的认为学习是给父母学的,作业是给老师写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漫无目的,随波逐流。2):进取心与意志力薄弱。他们并不是不想学好,而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缺乏持之以恒的行动。(3):自尊心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自己日积月累的原因,经常遭到同学的冷落、老师的白眼、家长的唠叨等等。使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受到挫伤,“大象思维”一直困扰自己,进步缓慢。4):学习基础差,与别人的差距大。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也一直努力,但是前面漏洞太多,就像小熊掰玉米的寓言故事最终仍是收效甚微,甚至自暴自弃。5):学习方法不适应。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家长的期望值很高,根本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和接受能力,盲目从众把孩子送到自己满意的学校,导致孩子很难适应并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6):在这些薄弱生中确实存在个别学生心态不是很端正,不但课堂影响其他学生的听课秩序,而且又影响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讲课情绪,甚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利用校长信箱对老师进行不正当的报复和攻击,唯恐天下不乱。

反思二:

转化薄弱生的对策:

1:真心爱护,坚持正面教育。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在班里学习很差,人缘也不是很好的学生。他单独给我写过一封信,主要想对我说明他特别想入团,可是自己又没有信心,在有一天的化学课上,因为化学老师感冒在上课中间呕吐在讲台上,当时前面的学生几乎都捂着鼻子,此时这个学生拿着扫把和垃圾斗飞快地跑到操场弄些沙土,把化学老师呕吐的盖住并打扫的干干净净。此时此刻我都被感动了!下午的自习课我对这个学生的举动在班里大力表扬,并对同学们宣布他是下一批团员发展的重点对象。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个学生的学习和思想都有长足的进步。

2):分析原因,摸清情况。优秀的学生都有共同的优点,但薄弱的学生都有自己各自的特点,因此需要我们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找到改变每个学生的切入点。

3):给予机会,激励进取。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句话很有道理,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举动、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善意的提示--------。对学生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每天进步一点点,奇迹一定会出现!

4)改进模式,促进学习。教师最好不要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突破口,不惟分数,因材施教,拿着放大镜去找孩子的闪光点,耐心进行思想和学习指导。改变管理模式,讲究批评艺术,站在被批评者的角度换位思考。为了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求学生课间不能卖零食,有一天早晨,一位学生给我说因早上没吃饭想卖方便面,我随机笑着说:我的要求是课间不能卖零食,并没有要求早上不能吃饭,并且我不止一次给你们讲,早上一定要在家吃饭,这个学生听后也笑了。

5):反复教育,防止反复。特别是那些“软皮糖”式的学生,更需要持之以恒的疏导和教育。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身教不如心教,做到有情、有义、有理、有节、有利,把我们教师人性光辉洒满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在快乐的阳光中自由自在的茁壮成长。是泥土,把他烧成砖瓦;是铁块,把他练成钢铁;是玫瑰,让他尽情绽放;是巨龙,给他插上翅膀,让他腾空翱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