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求法的原则——方法论问题

 智能人做超人 2015-04-28

内求法的原则——方法论问题

内求法的原则——方法论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们在认识、改造大自然(包括人体自身)时,方法论与认识论往往是紧密相关的,它们都是由宇宙观决定的,气功科学的内求法的内求功能,同样是人脑的功能(确切地说是意元体的功能——详见《智能气功精义·意识与意元体简述》)。它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象常态功能那样,由感性到理性,需要经过繁杂的逻辑推理等等抽象过程才能完成,而是直接得到有关事物的整体性或本质性认识。这一过程和通常说的直觉、灵感很相象,从气功科学的观点来看,直觉与灵感实质上属于内求智能的自为体现,也是内求智能的初级表现;气功科学的内求法表现出的智能,是一个自觉地运用过程。它虽然也是瞬时出现结果,没有逻辑推理过程,但施术得到的结果是比较明晰的,因此它与直觉灵感相比,确实是从自为上升到了自觉的螺旋。诚然,内求得到的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正确与否,也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这一检验的过程,同时即是变革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加深认识的过程。在气功科学中,似乎是认识论、方法论合一了,认识世界的过程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合一了,正是由于这些特殊性,所以实施内求法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与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必须具备超常智能

气功科学的内求法,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是依靠人的超常智能,它可以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先天的特异功能,而更主要的是通过一定的锻炼方法——主要是气功的方法获得的超常智能,施术者的超常智能所达到的水平,直接决定着人认识世界的广度、深度和准确度,决定着改造世界的精微度与可靠程度。在这个意义上,气功科学的研究对研究者的“超常智能”层次的依赖,和现代科学研究中对仪器装备和人员素质的依赖相仿佛。以超常智能做为气功科学的研究手段的优越性在于,它在研究形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时,在研究做为整体的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时,不改变被认识事物的本身,属于直接体察它们的自然属性、运动过程以及发生条件,是对真实情况的写照,但是由于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关于事物的认识,严重地依赖于主体超常智能所达到的层次,依赖于认识主体的常规文化素养,所以这种认识,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另外,人的意识活动对生命活动有着直接影响,因之体察到的变化又会打上功法与修炼的烙印。这是内求法的神秘性与任意性的不足,这是气功科学在发展中所必须克服的。广泛的群众性的气功实践,是解决这个难题根本的途径。

二、运用内求法的过程是自身生命活动不断升华的过程

在气功科学里,运用内求法的过程是一个练功过程,因之这一运用过程可以提高实施者的功力,从而完善自身的生命活动,这表现在:

(一)气功科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人体从健康层次的低水平达到高水平的全过程及其规律。而且这个研究过程是一个逐级完善自身的过程。因为在练气功过程中,首先是通过内向性运用意识的锻炼,来增强人体生命机能,其中被敏锐了的感触机能(即超常智能)成了体察(研究)生命活动的手段,而这个体察(即内求)过程,又是更高一层地运用意识。人体内在的感触机能越是增强,对生命活动的认识就越深刻,相应地人体的身心机能也就得到了全面提高。在这里,内向性运用意识的过程就是对人体的认识过程,又是对人体改革更新过程;是增加主观认识能力的过程,又是变革自身这个客观存在的过程。

(二)即使是用超常智能体察外界事物,或施作用于外物(由于智能气功提出了混元气整体理论及其练功方法),也成了练功与提高功力的过程。智能气功改变了传统气功的练功,强调自身的气与外界混元气同时锻炼,强调把自然界的混元气收归己用,因而特别重视对外界混元气调动能力的锻炼。内求法施作用于外物的过程,是调动外界混元气的过程(而不是消耗自身精气去完成预定任务),所以它是变相的练功过程。征诸实际,智能气功的辅导员坚持为人治病或组场教功者,大多长功较快。内求法的察知外界事物,也是由于借助大自然界混元气,免去了自身的消耗,可以使自己的意识和混元气更好地结合,从而提高功力。

三、内求法必须以外求知识为基础

外求知识主要指现代科学、哲学知识与日常的生活常识,它们是借助常态智能建立的。常态智能与超常智能相比较,虽然显得“粗浊”,接收的信息是事物的各个侧面的局部属性,然而内求法必须以之为基础,超常智能所能认知的范围与深度,往往是和常态智能所达到的层次相应的。譬如古代的气功,大家所具备的超常智能的水平不可谓不高,但是他们在科学技术低下的古代——常态智能所涉及的范围很小,精微度更谈不上——他们只能认识那个层次的关于世界的总画面,而不能查知其细微画面,这是因为:

    (一)超常智能虽然有着较常态智能深刻的多、广泛的多的接受事物整体性信息的功能,但在认知事物时必须借助意识指令——这些都是常态智能建立起来的——把超常智能集中注意到目的物,如果常态知识的深度、广度不够,就无法发出相应的意识指令以寻找目的物,从而使超常智能处于茫然无措的境地,真可谓“英雄无用武之地”。因而得不到结果。

    (二)超常智能可以接受各种信息,但是如何捕捉有效信息并予以判断,则需要借助意识中已建立起的参照系中的各种模式——这又是常态智能建立起来的——做衡量的标志。超常智能虽然经常在发明创造中发挥作用,然而那是在常态智能提供了相当多的素材的基础上完成的。

    (三)超常智能发放信息作用于目的物,也必须有常态智能对该物的认知作基础,否则离开常态意识的导向,也是无法作用于目的物的。

    (四)超常智能所接受的信息与发放的信息价值的评估(是否真正起作用),不仅要靠众多的内求实验的重复,而且也要借助在一定范围上或程度上的外求法的实证。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气功科学的内求法,并非单纯的内求,而是溶外求于其中的。不仅如此,在应用内求法对生命与大自然界进行科学研究时,得到为数众多的素材,也需要通过分析、归纳、综合、演绎等逻辑推理——这又是外求法的根本思维原则——进行加工,否则对复杂的多层次的生命运动是难以得到正确的完整的知识的。

——《简明智能气功学》(修订本) 第2章第2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