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njury:创伤病人全身CT的意外发现情况

 jqw81 2015-04-28

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加,严重暴力等外力造成的创伤患者会越来越多。全身CT作为一种的检查方法,虽然会增加患者的放射暴露,但是可以快速准确的了解创伤患者从头颅到骨盆的合并损伤情况,评估患者病情,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但是全身CT检查时常常会发现与检查目的无关的非创伤性病理情况,这种情况常常被称之为意外发现。有研究表明,创伤病人全身CT检查时发现恶性肿瘤等意外发现可以占到患者总数的34%-45%。


为了解创伤病人全身CT检查的意外发现发生率及其对临床的影响,荷兰的J.C. Sierink医生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4月的Injury杂志上。


创伤患者进行急诊全身CT的指征和禁忌征


指征


创伤患者如存在以下重要指标异常:


- 呼吸频率>29次/分或<10/分;


- 脉搏>120次/分;


- 收缩压<100mmHg;


- 估计外失血>500毫升;


-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3


- 异常瞳孔反应。



患者具有以下可疑临床诊断之一:


- 至少两处长骨骨折;


- 连枷胸,开放性胸腔损伤或多发性肋骨骨折;


- 骨盆骨折;


- 不稳定椎体骨折;


- 脊髓受压。


禁忌征(包括绝对和相对禁忌征)


创伤患者具有以下特征之一:


- 已知年龄<18岁;


- 已知怀孕;


- 从其他医院转院;


- 被判断为生命体征太不稳定不能接受CT扫描,或者需要(心肺)复苏或急诊手术。


分两步进行全身CT检查,上肢放于体侧,首先进行从头颅顶点到耻骨联合的CT平扫,然后将上肢放于头部进行胸腹、骨盆的CT扫描,并静脉注射造影剂。头颅重建间距为5mm,大脑和颈椎的重建间距为1mm,躯干的骨骼和软组织则用3mm间距重建。


由住院医师和高年资创伤放射医师进行双重阅片,如果患者既往曾有放射性检查,则与之进行对比。


将意外发现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潜在的严重情况,需要进行包括抽血、其他专科会诊、影像学检查、有创性检查在内进一步的检查;第二类为根据患者症状决定是否进行进一步检查;第三类为不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的意外发现。


关节退行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血管疾病、鼻窦炎、与年龄有关的脑萎缩以及既往手术被排除不被认为属于意外发现。既往影响学检查已经存在的结果也不认为属于意外发现。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进行全身CT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一共有2248例创伤患者住院治疗,321患者(14.3%)进行了全身CT检查,其中在143例患者(45%)身上发现了186处意外发现,绝大多数发生在腹部。


13例(7.0%)为第一类意外发现,45例(24.2%)为第二类意外发现,128例(68.8%)为第三类意外发现。18例患者(6%)因意外发现而接受了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4例患者进行了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超声或CT),3例患者进行了有创性检查或治疗,3例患者因转院而没有进行后续检查。3例患者没有随访资料。5例患者在没有对意外发现进行进一步检查前死亡。


通过本次研究,作者认为对创伤患者进行全身CT将可能出现大量的意外情况。但对全身CT检查中发现的意外情况缺少记录和进一步的随访,存在伦理学上的缺陷,可能导致法律上的潜在不良后果。因此,作者建议住院医师应在创伤影像学电子报告单上添加记录患者是否存在意外发现。


图1 不同部位的意外发现情况


图2 27岁男性,因此创伤而行全身CT检查,意外发现右侧气管旁及主动脉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切除术后病检显示为非精原细胞瘤睾丸转移瘤


本文来自丁香园骨科时间


更多资讯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下载安装“医学时间”手机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