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线下店为何能抵挡住电商经济的冲击?

 山茶的流芳地 2015-04-30

相比中国的电商的热火朝天的场面,日本显得冷清很多。大阪城比较繁华的商业区像大阪城、心斋桥、难波、天神桥、梅田等,一到节假日人满为患,店面生意火爆。更不用说购物天堂-东京了。为什么日本的实体商业能抵挡得住电商经济的冲击呢?  

  1.最人性化的细节服务

日本的商场都拥有十分人性化的服务体验,以东京为例,东京的百货商店位置集中,因此安排一天专门用于“购物血拼”是最合适的方案。大部分商场从上午10点或11点开始营业,闭店时间为晚上8至10点。达人们会选择在开门时间进店,上午购物的积分可以在商场顶层“大食代”换取免费午餐,节省一笔不小开支。

东京每年有两大打折季,分别在6月和12月(由于日本人每年发两次双薪,因此日本每年会有两次打折季,羡慕吗^_^。),每次持续3至4周。和香港的圣诞扫货季一样,越到后期,折扣力度越大,但一些紧俏商品有可能断货。对早有目标的购物狂来说,往往打折季刚刚开始便会迫不及待动手囤货;对节俭至上的精明客,那就要等到Finale Sale(最后清仓)才会出手。

  “同一品牌同一款衣服在专卖店和百货店里面,本身是没有区别的,可是在商场的话,我能享受到更多附加服务。听起来好像没什么了不起,不过这些细节真是让人放心又方便许多。”小潘说,她自己是一名标准的“百货店派”。

东京商场提供免费行李寄存服务,客人并不需要找自动存包柜,也不用担心行李太大柜子放不下,服务员会亲自帮你把行李拿到专门的寄存处,让客人可以安心购物。

  买好东西之后,如果不想拎着大包小包回家,可以委托商场打包送货上门。这一服务并不局限于家电等大件商品,任何服饰、鞋子、皮包、日用品等等都可以直接送到客人家中或酒店房间。
和国内商场一样,东京百货店也提供消费换取积分的优惠。不过国内大部分商场要求积分达到一定额度方能换购商品,东京商场的积分则可以直接冲抵现金消费,还可以即刻换购饮料和餐食。

此外,代客泊车取车、提行李、推婴儿车、为轮椅顾客启用专门电梯等免费服务都是日本百货店必不可少的配套项目,现在东京的大商场还配备了中文总台服务员,专门为中国游客提供帮助。

  当然了,说来说去,日本百货店最靠谱的一点还是品牌众多,绝无次品、假货。日本商家对商品质量把关很严,如果你在大商场买到残次品,不但会得到大额补偿,经理还得亲自上门道歉。在日本百货店买东西最大的优势还是放心。

2.贴心的基础设施

木更津三井奥特莱斯占地25万平方米,拥有248家商铺5000多辆停车位,维持整个环境的保洁员只有7、8个人。7、8名保洁人员负责购物城的全部清扫工作。分类垃圾桶用洁白的抹布擦得一尘不染。这样清洁的环境也让人更乐意一起保持和维护。为带孩子和身体状况不佳的顾客准备的婴儿车和轮椅设置于大门的入口附近,下车即可利用,最大限地减轻特殊顾客的体力负担。旁边放着消毒纸巾,用于擦拭婴儿车。
为方便携带旅行箱的外国游客前来购物,免费储物柜特意设计成可以装进旅行箱的大尺寸。店家为早来排队的顾客准备了椅子,不必站立等候开门。 进门处是自动伞套机。防止雨天伞上滴水路滑。休息区内专门劈出儿童区。这些小椅子是专门为小顾客准备的。儿童区内所有设备尺寸都小一号。桌椅,洗手池都是儿童尺寸。这是为妈妈照顾婴幼儿而设的婴儿室。内有哺乳室、换尿不湿台等。婴儿室内的自动售货机,比照幼儿身体设计,就连饮料盒都比一般的小,适合孩子的小手拿握。  

日本电商与传统零售业的厉害关系  

  1.日本的线下实体商业网络相当发达

  以大阪为例,大阪的商业形态有商业街、车站商业生态图、便利店布局。通常商业街集中在市中心繁华地带,同时各商业街通过各车站生态圈相关联,在各车站之间的地带以便利店、shopmall、supermart布局,从而构建地上地下,从区域以点带面的网状商业生态图。在商业街里面,又以美食站、药妆店、服装店、电玩店及生活用品店为主,力求吃喝玩乐一条龙,一条商业步行街经常可以延绵两三公里,并配有遮阳篷。而在每家实体店店面摆放的商品琳琅满目,同时日本的商品包装一般都偏小,一个货架从上到下可以隔七八层,所以即使是一般的实体店也能置放绝对数量较大的商品品种,以供顾客挑选。而且线下实体店每家都有不同的特色,顾客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大。

  2.日本B-C电子商务配送体系是以遍布全国的几万家便利店为据点,实行就近配送

  日本的包裹服务商可以借助便利店实现包裹的邮寄,在线零售商也可以利用便利店实现就近配送。正是因为日本的电商配送体系是建立在实体便利店的基础之上,这意味着日本电商体系与实体店之间是共存存荣的关系,而不是绝对的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另外日本的便利店的设置密度较大,没多远就会有家便利店。Familymart前不久还在庆祝其在全日本开第10000家连锁店。

  顾客在电商网站购物,一般情况下需要填写个人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等,这些势必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

  日本的民众相对保守,也比较注重个人隐私,由于比较忌讳个人信息的泄露,因此,诸多民众对于电商还是持怀疑态度。

  作为中国民众使用电商购物,大多会首要关注注重电商的价格,一般电商的价格要比线下要便宜些

  在日本,曾经有个机构做过相应的调查,“不用考虑去店铺购买的路程时间、店铺营业时间就能购物”是日本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首要理由,而第二位的理由才是“比实体店便宜”。同时,从使用的纠纷来看,日本则是不良商品、伪劣商品、服务不周到占第一位。在日本,商品的品质是消费者的首选,这样作为电商的价格优势显然很难发挥,自然,当便利店遍布全日本时,“不用考虑去店铺购买的路程时间、店铺营业时间就能购物”电商这样的优势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3.日本很早就对其境内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实施征税政策

  目前中国对于电商企业是否征税仍旧是探讨过程中。而由于日本对电商企业在税收上有特别的倾斜政策,因此,日本的电商企业的价格优势也并不是很明显。所以,在某些方面,日本政策导向也并没有以电商为主导。

  有日本政策方面的导向,还有日本民众对于隐私的考量,因此,日本的电商并没有像中国电商冲击着实体经济,而日本的电商也与实体经济实现共存共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