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讨台州“草根”金融的改革之路·台州晚报

 窗前有树905 2015-04-30
 
探讨台州“草根”金融的改革之路


  全市金融工作会议昨召开

  昨天上午,全市金融工作会议召开,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草根”金融改革成主要议题。

  台州特殊的“草根”金融

  我市的金融制度比较特殊,因为台州是小微企业的发祥地,金融体制很大程度上是为小微企业量身做衣,可以说是“草根”金融。

  记者了解到,农信联社在台州专门为小微企业推出“税微货”、“税融通”两个贷款项目,2014年全年新增小微企业贷款额44.32亿元。

  到目前为止,农信联社已经设立72家小微企业专营机构,这些机构贷款余额达221亿元。

  另外,据农行台州分行2014年年末数据统计,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42.26亿元,比2014年年初增长33.55亿元,增量居全省首位。

  2014年,台州银行的小微债券募集资金也已经累计发放贷款135.36亿元,并筹办了全省首家社区支行,贷款政策逐步向小微企业倾斜。

  台州金融制度的改革探索

  去过欧美国家的市民一定会为国外良好的交通秩序而感叹,就算半夜也不会有人闯红灯,而这得益于欧美国家发达的“诚信系统”,所有有不良诚信记录的人都会被记录在案。

  近年,台州也将这套诚信系统移植到了台州金融领域,走在了全国各地区的前列。

  这套诚信系统名为台州市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具备信用立方体、正负面清单、不良企业名录库、自动评分、培育与风险预警等多种功能。

  通俗地说,所有在这套系统内共享信息的台州企业都会面临诚信考核,当该企业有不良信用记录时,就会被记录在案,影响该企业的贷款额和信誉。这样一来,台州小微企业的发展将会被置于一个合理有秩序的环境。

  另外,台州还有一项金融改革为全国其他地区所学习。2014年11月24日,台州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以下简称信保基金)正式运行。

  该基金初创设立规模为5亿元,由台州政府主导出资4亿元,台州7家银行捐资共1亿元,目的是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难、化解互保链危机。由信保基金担保的贷款一旦出现风险,信保基金承担其中80%的风险,贷款银行承担20%的风险。

  这项金融制度出来后,被全国各地所学习,成为金融危机后时代,台州金融改革的一个亮点。

  台州金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虽然,台州金融改革的大方向已经逐渐清晰,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了解,1994年,台州94%的贷款是用来投资实体经济的。而2014年的数据显示,仅有35%的贷款用来投资实体企业。1994年至今,台州地区的贷款额增加了53倍,投资实体经济的总额却只增长了19倍,资金流向房地产、银行金融衍生产品较多,引发经济风险的可能性加大。

  这也不仅是台州一个地方的金融问题,避免经济走向虚拟泡沫化,是所有地区的重要金融议题。

  台州学院经贸管理学院教授王呈斌分析认为,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投资结构日益呈现多样化,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投资额已经不能按传统的方式去考量,但是目前台州地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落差的确较大,有必要改革金融体制,让资金流向台州的实体经济。记者 金许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