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理】三招助你提高地理综合能力

 许愿真 2015-04-30

     在高考地理复习中,必须重视地理综合能力的培养。小编为同学们准备了三招,希望对你们地理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一、以时空为线,纵横串联

   地理“时间线”可以是日期(如二分二至日)、月份(如一月、七月),也可以是季节、年纪、地质年代等。通过时间线能把同一时间在不同空间发生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联结起来。如以一月份为线,可联系: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北京昼短夜长—悉尼昼长夜短— 智利圣地亚哥炎热干燥—希腊雅典温和多雨—巴西高原一片葱绿—北印度洋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亚盛行偏北风等等。中学地理“空间线”主要有:经纬线、地理分界线、河流、山脉、海岸线、交通线、工程线、旅游线等,通过这些线可以把它们所经过的国家、城市、港口、地形区、气候类型、自然带、工农业区、名胜古迹等串联起来,这些线既可以串“点”、“面”,也可以串“线”。由于以时空为线,能使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等地理知识纵横串联,所以对地理学科内综合能力的培养有事半功倍之效。

  二、运用模式图,举一反三

  在复习中,应紧密结合教材有关内容,建立模式图,选编练习题,进行地理学科内综合能力的培养,可起到举一反三之作用,收到以一当十之成效。地理模式图主要有:循环模式图、分布模式图、等值线模式图、关系模式图等。就拿循环模式图来说,高中自然地理几乎每章都有,如地球公转示意图、大气运动示意图、洋流运动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图、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等。所以在高中自然地理复习中,建立一幅物质运动的循环示意图,就可以多次循环使用。

  三、利用比较法,迁移拓展

  比较法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的常用方法。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差异、区域之间的差异都是通过比较而区分、而认识它们之间的特征和规律的。因为通过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比较分析,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地理学科内的迁移、整合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无论是文综卷还是地理单科卷,地理比较题都年年出现:如“日本”和“英国”的比较,“北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比较,“印度”与“意大利”的比较,“中国西部”与“美国西部”的比较,“上海”与“巴黎”的比较,“越南”与“智利”的比较等。所以,在高考地理复习中,尤其是区域地理的复习,应加强相关区域的对比分析,归纳区域特征,明确区域差异,借鉴区域发展成功经验,从中发现问题,并结合实际分析解决,以锻炼思维,培养能力,迁移拓展所学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