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ww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106
共17种,6种推荐,一半有中文名字,1种有毒龟甲龙Dioscorea elephantipes 科:薯蓣科Dioscoreaceae
属:薯蓣属Dioscorea(现在也叫龟甲龙属) 拉丁名:Dioscorea elephantipes 中文名:龟甲龙,蔓龟草 异名:象足 elephant's-foot(英名直译,欧洲人的叫法) 栖息地:非洲南部 形状:半圆球形(拥有龟甲龙现在已经变的很容易,但是品相好的却不多见,基本每10株也只能出1—2株圆润的),株高5米左右,野生直径可达1米。温室中龟甲龙直径达到50厘米大概需要25年,而野生的却需要50—70年,直径超过75厘米的超大龟甲龙基本都已接近百岁。 相似的物种:墨西哥龟甲龙。龟甲龙应尽量选择已有六角状软木瘤块包被在茎干外的植株来栽培。在小苗阶段没有这种软木瘤块,栽培时可用素沙土作为培养土,而且要将茎干的3分之一埋入土中,这样容易栽培,茎干生长也较快。要注意它和墨西哥龟甲龙(D.mexicana)的区别:它们的茎干形状几乎相同(幼时),惟叶形稍有不同,墨西哥龟甲龙叶大,叶脉7-9,南非龟叶小,叶脉5-7,叶都是心形三角状,但墨西哥龟甲龙的叶尖明显较长。由于墨西哥龟甲龙是“夏型”种,栽培要求不同,因而不能不仔细区别。 花:浅黄色 习性:南非龟甲龙是落叶藤本植物且大多是冬型种(目前据说有个别差异),就是在我国华北一般是秋天天气凉快之后开始发芽生长,生长最旺盛的季节是冬季。这些冬型种原产于南非,原产地气候为夏季干燥凉爽,冬季温暖湿润,更重要的是由于南非地处南半球,所以当地的季节正好和地处北半球的我国华北地区相反,所以这些植物来到后会在炎热的夏季进行休眠。当9—10月份秋天到来时,正是南非的春天,由于生长的惯性和温度适合龟甲龙,它就开始生长了。新的芽会冒出来,蔓茎会逐渐伸长,叶片也会逐渐长大,此时可开始逐步增加浇水量。待茎长10厘米以上时,可施薄肥,比一般的植物要多稀释2—4倍,一个月2次,当水浇洒,增加肥力。也可向叶面或块根喷水,但最好不要把水浇到块根顶端的生长点上。龟甲龙虽然于冬季生长,却不耐冬季低温,10℃以下时生长会停滞,当到达5℃以下时,极有可能会冻伤,20℃为生长的黄金温度。故冬季生长期时,白天需放于户外光线充足明亮处,晚上要注意保温,尽量于晴天的中午浇水,不要让它落叶,这样茎干才会肥大。每年4月左右,龟甲龙的叶片会开始变黄,随后掉落,开始进入休眠期。此时,可从基部将蔓茎切除,只留下软木塞状的瘤块,放于凉爽的半日阴处,逐渐减少给水,或因湿气较高,甚至可以不用给水。小的龟甲龙一定要等到枝条完全枯萎时再剪,因为那时它的基部还没有完全休眠,但也要节制浇水。 阳光 2;夏季浇水 1;冬季浇水 4;施薄肥 2;养殖难易 2;罕见程度 2 ![]() ![]() ![]() ![]() ![]() ![]() ![]() 墨西哥龟甲龙Dioscorea mexicana 科:薯蓣科Dioscoreaceae 拉丁名:Dioscorea mexicana 中文名:墨西哥龟甲龙 异名:D. macrostachya / villosa / deamii / deppei / tuerckheimii基本说的都是他,其中D.macrostachya在美洲用的比较多 栖息地:墨西哥,萨尔瓦多,巴拿马 ![]() 形状:半圆球形,落叶藤本,高可达6米,直径50厘米, 相似的物种:南非龟(前面介绍过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花:浅绿色或深紫色(家庭养殖开花很难,最好不要有什么期待,不逊于南非龟的大木瘤块和宽大的叶子是其观赏的焦点,最大的叶子跟你的手掌差不多) 习性:夏型种,冬季休眠期时不耐低温,需放于室内温暖处越冬(建议使其休眠)。夏季生长期,可能会遇上梅雨季,高湿的环境容易使茎干腐烂,需注意水分的管理。其他基本与南非龟相同。 阳光 3;浇水2;施肥2;养殖难易2;罕见程度2 ![]() ![]() ![]() ![]() ![]() ![]() Dioscorea dregeana 科:薯蓣科Dioscoreaceae 拉丁名:Dioscorea dregeana 中文名: 异名:Helmia dregeana 栖息地:莫桑比克,南非 形状:高可达3米,直径6厘米,叶复生 相似的物种: 花:浅绿色 习性:适合肥沃排水性良好的土壤,注意:本种为半阴植物。(目前找不到成株的照片) 阳光2;浇水2;施肥3;养殖难易2;罕见程度3 ![]() ![]() ![]() 半圆龟Dioscorea hemicrypta 科:薯蓣科Dioscoreaceae 拉丁名:Dioscorea hemicrypta 中文名:半圆龟 异名: 栖息地:南非 形状:株高4米,直径50厘米。块根表面分两种:1,类似于南非龟的软木瘤;2,光滑的表面 相似的物种: 花:绿色 习性:园艺栽培可当做夏型种来管理,但在原产地该种常生在背阴的环境下,所以需要庇荫通风。 阳光2;浇水2;施肥2;养殖难易2;罕见程度2 ![]() ![]() ![]() ![]() ![]() ![]() ![]() ![]() ![]() ![]() Dioscorea rupicola 科:薯蓣科Dioscoreaceae 拉丁名:Dioscorea rupicola 中文名:南非龟甲龙(一些书籍通常把D.elephantipes称为龟甲龙,而把本种称为南非龟甲龙) 异名: 栖息地:南非,坦桑尼亚,莫桑比克,赞比亚 形状:大型藤本,株高可达8米,直径80厘米,与D. buchananii相似(有人认为是相同物种),但两者的叶截然不同,块根表面有裂痕但非瘤块,也有表面光滑的成年株。个人认为如果觉得收集到的龟甲龙都是软木瘤状块根比较单调的话,建议来一株D.rupicola,长大后的裂纹也很有观赏性。 相似的物种:D. buchananii 花:浅灰色或绿色 习性:冬型种,与南非龟相似但较之不同的是夏季休眠期要断水,而不是控水 阳光2;浇水2;施肥2;养殖难易3;罕见程度2 ![]() ![]() ![]() 扁平龟Dioscorea sylvatica 科:薯蓣科Dioscoreaceae 拉丁名:Dioscorea sylvatica 中文名:扁平龟 异名:Testudinaria sylvatica 栖息地:南非,津巴布韦 形状:株高可达4米,直径40—100厘米,块根扁平状,圆形或呈不规则状,表面有龟裂或光滑,观赏性强。 相似的物种:Dioscorea cotinifolia 花:青绿色 习性:夏型种,与墨西哥龟相似 阳光3;浇水2;施肥2;养殖难易2;罕见程度2 ![]() ![]() ![]() ![]() ![]() ![]() 以上6种目前市场上已出现,值得拥有 参薯Dioscorea alata 科:薯蓣科Dioscoreaceae 拉丁名:Dioscorea alata 中文名:参薯,森薯,脚扳薯 异名:D. atropurpurea /colocasiifolia /globosa/purpurea/ rubella /sapinii/ sativa 形状:株高8米,直径60厘米,块根呈不规则状,观赏性不强 相似的物种:红薯 花:乳白色 习性:类似于红薯 阳光3;浇水2;施肥2;养殖难易2;罕见程度3 ![]() ![]() ![]() Dioscorea basiclavicaulis 科:薯蓣科Dioscoreaceae 拉丁名:Dioscorea basiclavicaulis 中文名: 异名: 栖息地:巴西 形状:株高15米或更高,直径15厘米,块状茎呈纺锤状或上细下粗,表面布满刺 相似的物种: 花:浅绿色 习性:落叶藤本,喜半干旱,旱季休眠,雨季抽新枝长叶,发新主茎,丛生。 阳光2;浇水2 ;施肥2;养殖难易2;罕见程度4 ![]() ![]() ![]() 薯蓣Dioscorea batatas 科:薯蓣科Dioscoreaceae 拉丁名:Dioscorea batatas 中文名:薯蓣,山药,野山豆,面山药,淮山药 异名:D. oppositifolia/divaricata 栖息地:中国 形状:不多说了,想看实物可以去菜市场... 相似的物种: 花:绿-白-黄 习性:不做过多介绍了。(国外真的有爱好者在养) 阳光5;浇水2;施肥2 ;养殖难易1 ;罕见程度1 来个给力的图片 ![]() Dioscorea buchananii 科:薯蓣科Dioscoreaceae 拉丁名:Dioscorea buchananii 中文名: 异名:D. mildbraediana/rhacodes 栖息地:坦桑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赞比亚 形状:株高9米,块根最宽部分可达30厘米,叶形多变,块根呈不规则状,花为本属种最大的 相似的物种: 花:浅绿色或灰色 习性: 阳光2;浇水2;施肥2;养殖难易2;罕见程度3 ![]() ![]() ![]() 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科:薯蓣科Dioscoreaceae 拉丁名:Dioscorea bulbifera 中文名:黄独,黄药子,雷公薯,零余子薯 异名:D. sativa/sativa /hoffa/hofika/latifolia/longipetiolata/anthropophagorum/ perrieri,Helmia bulbifera 栖息地:亚洲,非洲(目前基本以遍布全球) 形状:株高6米,直径18厘米,形似土豆 相似的物种: 花:白色小花 习性: 阳光3;浇水2;施肥2;养殖难易2;罕见程度2 ![]() ![]() ![]() Dioscorea cotinifolia 科:薯蓣科Dioscoreaceae 拉丁名:Dioscorea cotinifolia 中文名: 异名:Dioscorea malifolia 栖息地:波斯瓦纳,莫桑比克,南非 形状:株高3米,直径5厘米,块根呈不规则状,大多数成年株就像好多小块根聚合成一个大的 相似的物种:扁平龟 花:白色 习性:夏型种 阳光3;浇水2;施肥2;养殖难易2;罕见程度3 ![]() ![]() ![]() ![]() ![]() ![]() ![]() Dioscorea communis 科:薯蓣科Dioscoreaceae 拉丁名:Dioscorea communis 中文名: 异名: 栖息地:欧洲东南部,英国南部,北非 形状:株高3米,直径4厘米(目前没有找到成株照片) 相似的物种: 花:白色 习性: 阳光2;浇水2;施肥2;养殖难易2;罕见程度3 ![]() ![]() Dioscorea mundtii 科:薯蓣科Dioscoreaceae 拉丁名:Dioscorea mundtii 中文名: 异名: 栖息地:南非 形状:株高5米,直径30厘米 相似的物种: 花:浅绿色或黄色 习性:冬型种,喜半阴 阳光2;浇水2;施肥2;养殖难易2;罕见程度3 ![]() 日本山药Dioscorea nipponica 科:薯蓣科Dioscoreaceae 拉丁名:Dioscorea nipponica 中文名:山药 异名:Dioscorea polystachya 栖息地:日本,韩国,俄罗斯,我国东北地区 形状:株高5米,直径5厘米 相似的物种:薯蓣 花:浅绿色 习性:喜湿润 阳光2;浇水3;施肥2;养殖难易2;罕见程度2 ![]() ![]() (毒薯)Dioscorea sansibarensis 属:薯蓣属Dioscorea 拉丁名:Dioscorea sansibarensis 中文名: 异名: 栖息地:热带非洲,赞比亚,马岛(佛罗里达) 形状:株高7米,直径6厘米 相似的物种: 花:浅黄绿色 习性:喜湿润。块根有剧毒 阳光2;浇水3;施肥2;养殖难易4;罕见程度4 ![]() ![]() 山萆薢Dioscorea tokoro 山萆薢Dioscorea tokoro 科:薯蓣科Dioscoreaceae 属:薯蓣属Dioscorea 拉丁名:Dioscorea tokoro(目前在命名上存在争议) 中文名:山萆薢 别名:Dioscorea yokusai , Dioscorea saidae ,Dioscorea wichurae 分布:中国,日本 形状:株高3米,直径0.7—1厘米,块根就像一个两年左右的南非龟 相似的物种: 花卉:浅黄绿色 习性:喜半阴,耐干旱 阳光2;浇水2;施肥2;养殖难易1;罕见程度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