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不能缺少搅动惰性的“鲶鱼”

 静女棋书 2015-04-30

人生不能缺少搅动惰性的“鲶鱼”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导致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想方设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守着秘密,直到他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食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一条条活蹦乱跳的沙丁鱼回到了渔港。

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正好印证了孟子的那句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被捕捞投入鱼槽的沙丁鱼,虽然空间狭小、氧气稀薄、环境沉闷,但却没有惊涛骇浪的冲击、没有凶鲨恶鲸的围猎、没有形单影只的孤独,从而也就没有了欲望、没有了恐惧、没有了动力,有的,只是慢慢地等待着死亡、默默地体验着死亡、悄悄地呈现着死亡。而鲶鱼的到来,把整个鱼槽搅和得躁动不安,沙丁鱼才真正感觉到危机的迫近,才真正激发出畅游的本能,或者,才真正意识到自己仍旧是个活体——既可以呼吸,更能够游动,而游动才是鱼之生命属性、才是鱼之生活意义、才是鱼之生存价值。反思沙丁鱼由生而死、由死而生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自身惰性的长与消。

沙丁鱼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作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人的潜能何其巨大。据科学家研究推断,正常人脑的记忆容量约为6亿本书的知识总和,相当于超大型计算机储存量的120倍,若发挥一小半的潜力,就可轻易学会40余种语言、记忆整套百科全书及获取12个博士学位。难怪乎,毛主席曾发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会当水击三千里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言壮语,这就是人的力量!可是,时至今日,真正把这种潜能发挥到极致的人还不存在。据说,普通人仅用了不足1%的脑力,即便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人物,一生也只用了2%左右的脑力。我们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就像鱼槽里的沙丁鱼,在随遇而安的惰性中空耗着宝贵的生命能量,无非是“放猪——生娃、生娃——放猪”、“吃米——活着、活着——吃米”,得过且过一天天,优哉游哉一年年,庸庸碌碌一辈子。

人,本应该积极而审慎地活一回,即使达不到轰轰烈烈的效果,也要卯足风风火火的劲头。否则,非但辜负了自己,还会耽误了事业。古人讲,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恐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的确,大到一朝一代,盛不过百年者屡见不鲜;小到一家一室,富不过三代者比比皆是,真可谓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怎么也跳不出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究其原因,创业难,守业更难,难就难在缺少搅动生命惰性的鲶鱼。大凡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无不历经千淘万漉的拼争,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无不饱受千锤万击的锻造,惟其磨砺、始得玉成。更有甚者,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亡地而后存,逼上了绝路、才干出了绝活。而苦尽甘来以后,多数人前期尚且懂得珍惜,克勤克俭、励精图治、保持拓荒牛”的本色;后期往往失去节制,耽于玩乐、纸醉金迷、呈现暴发户”的心态。退一步讲,即便是本人做到了一如既往、善始善终,子孙后代总有李后主等崽卖爷田心不痛的不肖之徒,抑或刘阿斗等烂泥扶不上墙的昏庸之辈。总而言之,王二小放牛,不往好草赶的自毁长城也好,黄鼠狼下窦楚子,一辈不如一辈的后继乏人也罢,悲剧人物酿成国亡、家败、业跨的悲剧后果,都不可避免、不足为奇。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关于生命的意义,还是保尔·柯察金说的经典: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这样度过:每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已经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好一条搅动惰性、荡涤灵魂的鲶鱼!不妨以此为座右铭,或许,它可以让我们的人生少一些遗憾、多几分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