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煤炭行业两个困难时期的对比

 cahow 2015-04-30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许多煤炭人对上世纪90年代煤炭行业的困难时期记忆尤新,同时,有的人对2002年至2012年的煤炭“黄金十年”可能仍然恋恋不舍。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时过境迁,煤炭行业已经进入“四期叠加”的新常态。与上世纪90年代对比,煤炭行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既有相似之处,更有许多新的特点。

      一是同样面临煤炭产能过剩,但生产力水平已经大幅提高1997年之前,全国共有各类煤矿7.4多万处,其中各类小煤矿7万处,产量占全国总量的一半。小煤矿过多过滥,是造成煤炭总量过剩和行业无序发展的主要原因。1998年国务院作出关井压产的部署,经过持续数年的努力,共关闭各类小煤矿6万处。随着小煤矿的关闭和煤炭需求的增长,煤炭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经过“黄金十年”的高强度投资和技术装备升级,煤炭产能快速增长。与上世纪相比,煤矿数量大幅减少,但单井规模成倍扩大。2014年底全国煤矿1.1万处,其中安全高效矿井(露天)442处,产量占全国的37.8%左右。主要产煤省区甚至杜绝了90万吨以下矿井。目前,全国煤炭产能过剩超过10亿吨,这种过剩是高水平、高效率背景下的过剩,是高水平重复建设的结果,抑制产能增长的难度更大。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虽有下降,但总额仍然较高1998年至2002年,整个煤炭行业不景气,国家政策限制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全行业年均基建投资不到100亿元。2006年以来,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3.27万亿元,年均投资5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速26.7%2014年,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4682亿元,与上年同比下降9.5%,但总额仍然较大,表明煤炭产能仍在惯性增长。

      三是煤炭价格虽有上涨,但成本上升幅度更大2002年,动力煤煤炭平均售价167/吨。目前5500大卡动力煤上站价格200元左右。煤炭价格虽有所提高,但能源、原材料、人工等成本上升更快,特别是职工工资上涨了将近10倍。成本刚性增加,加大了煤炭企业降本增效的难度。

      四是行业集中度提高,但无序恶性竞争问题没有解决2003年,神华、中煤、同煤、山焦4家最大煤炭企业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重为14.7%2014年前4家煤炭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25%,行业集中度仍然不高。在煤炭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恶意压价倾销的情况再次出现,长协无法执行,煤炭价格还看不到底部。

      五是煤炭进出口政策环境不同,净进口量大幅增长1995年至2003年,我国煤炭出口快速增长,2003年峰值达到9395万吨。2003年以前,国家对煤炭出口实行出口退税等鼓励政策。从2004年起,为保证国内煤炭供应,国家降低煤炭出口退税率,直到取消,并征收出口税。由于国内煤炭需求旺盛,又取消进口税,煤炭进口迅猛增长,我国由煤炭净出口国变成世界最大煤炭净进口国。2013年净进口3.3亿吨,2014年有所回落,达到2.85亿吨。煤炭进口大幅增长,长期压制国内煤炭价格。

      六是环境标准更加严格,煤炭清洁利用成为必然趋势。过去,小煤矿遍地开花,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解决问题主要在煤炭产地。近年来,为了遏制大气污染,兑现减排承诺,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重点是对煤炭消费实施总量控制,降低煤炭使用比例,严格限制高硫煤的运输和使用,环境政策覆盖煤炭生产、运输、消费各个环节,既抑制了下游煤炭需求,又压制了上游的生产。当前市场和环境因素都在倒逼煤炭企业清洁生产、转型发展,这个趋势将是长期的。

      七是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但安全追求更高90年代,由于小煤矿生产水平落后,重特大事故频发,全行业每年死亡人数6000多人,百万吨死亡率5.0以上。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到2014年,全国煤矿死亡人数降到930人,百万吨死亡率0.24,安全状况得到根本改善。与此同时,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社会对煤矿安全要求更高,一旦发生事故,不仅损失大、赔偿高,而且严重影响企业形象,威胁企业的持续发展。

      总之,经过十多年高速发展,煤炭行业产能过剩更严重,市场供大于求周期更长,成本控制的难度更大,环境制约更突出,安全生产的要求更高。与90年代不同的是,由于煤炭经济体量今非昔比,扭亏脱困的政策措施效果有限,企业调整结构的任务更加艰巨,新常态下挑战和机遇并存,挑战大于机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