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能找回熟悉的自我吗

 女儿家家 2015-05-01

 

1

 

我觉得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除了吃饭睡觉以外,从精神需求和自我完善的层面上来讲,最大的任务之一,就是必须要寻找到一个完整的自我。

 

除了自我的塑造需要以外,自我的安全意识和寻找本能的保护,也让人们不能不去寻觅能够与自己息息相关的那一颗灵魂。

 

2

 

我这个人有一个毛病,特别不好,却又修改不了:就是联想丰富,常做那些漫无边际、不着天地的胡思乱想,尤其对人类、生命和生活这些方面,胡乱思考的时候颇多,这让领导讨厌,也让我自己身心疲惫。思想和思考、忧虑和焦急,算得上一件兼脑力体力为一体的重活计,肯定不亚于犁地、挖渠和种田。

 

你想想,一个人正在活着的这一生中,不论是才开始活,活了一半、一大半,还是土埋到脖子上快活到了头,除了要及时躲避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灾难、防止身心的病疼和不敢去想也不知防备的意外,让自己活得极不容易、也极不舒服痛快以外,更多的坏事情就像养熟的小狗那样,一声不响地蹲在你的面前;从小到大,从天亮到天黑,在结束一天的劳作睡下之前,还要在和身外事物的搏斗中,不停地消耗着有限的精力和短暂的时间,甚至在大面积、大批量地或隐或显地丢失着自己;这些不可抗拒的事情,让人很不服气,却又非常无奈。人生除了是需要一个时时更新的过程,还隐含着一个在不断改变自我中逼人无奈的过程。转头四周,不独我一身,世界上竟然会有众多的人,同样要承受着这些意外的丢失,这又让我的心里多多少少找到了一丝安慰。

 

标准和尺度让人们不断的丢失自己。做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好青年、好干部、好官员、好艺人,甚至当一个好儿女、好夫妻、好父母、好爷奶,这些带着紧箍咒在一声“好”中,成了一副坚硬的规范和一根衡量标准的尺度和标签;血淋淋、肉拉拉地让我们一点一点地变矮、变小,从身到心一圈一圈地干缩着、消褪着、蜕变着、异化着。为了能让自己尽量地符合标准,让生命能继续在卡路里的供应中得以苟延,我们不得不放弃主人的代价带着一颗奴隶的裂隙之心,低下头颅表达着随从低就的态度融入集体,掩身于一堆毫有棱角和失去锋利的物件之中。

 

放弃了我们坚持已久的真情价值,放弃了敢于直接表达自我内心的哭笑喜怒,学会了言不由衷的随波逐流和假笑谄媚,压抑和克制着,听任着虚伪大行其道,以公开的叛逆者,颠覆着平静美好的生活。

 

也许,我们原谅了它的行径,就是为了能生存和活下去,这成为你自我辩解的唯一理由。

 

3

 

其实,历经反思之后疑虑重重,我们为什么要这般的虚弱无力呢?

 

难道就仅仅为了一口饭、一份职业、一份可以出买力气的工作,就需要永远带着这副面具、如此低贱卑微地活着?是的!回答很严酷,就是为了这口饭、这个工作、这份薪水。理由也许苍白,借口显得无力,却是现实的真实性。人类是否真的走到了一种文明的尽头,并把人类基因里最可悲的东西完整地引发了出来?

 

难道低微卑下地活着,就是人类未来的意义?

 

细细一想,网络化的触角、网格化的管理,权力对人的深入,人对人的整体钳制,还有社会组织轰动成员的全面控制,首先是从生存和吃饭的第一关开始的,这种最基本的制约最终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和恐惧的力量。不论你是谁,你一天也离不开这一根绵长的束缚着的链条。这个环环相联、扣扣紧依的社会,掌控着大众的精神需要和物质基础的生活命脉。当社会的交换途径,越来越窄地通过每月一次的工资薪金或奖励的这种形式,从一张张吃饭的嘴巴就开始,缜密地焊接成一副残酷无情的统治枷锁。财富之中的罪恶,在灾难的构成里显得特别巨大。也许,未来能够毁灭人类的东西,除了瘟疫,就是金钱,别无其它。

 

谁都可以试着想一想自己,一个月、半年间不给你发工资薪水,你用什么去养自己和一大家人口饥饿的肠胃?用什么去应付水电气暖和无休无止的学费、医疗费、住房贷款,想一想,身陷如此的大坑里,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恐怖的悲惨。用管理嘴来管理社会、用制造饥饿来制造统治的思想,甚至用戗害生命来管理人类的行为,可能这些无耻的勾当,是人类社会中最恶的强权、最坏的专制和最不文明的流氓行径了。

 

但愿这些充满杞人忧天的事情,会远离我们的现实生活。

 

4

 

曾经有过一个漫长却又短促的历史,中国古代的隐士们居然敢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挂印辞官,然后傍山近水而居,养猪喂鸡,种田种粮,晒盐织布,自食自足;悠然而成一副南山赏菊的心情,散漫而任性,侧卧在诗意和草庐之间,享受着清澈的阳光,享受着独立的人格,享受着自由思索的幸福,以诗、词、赋的形式书写着他们收获胸怀自得、了无拘束、信马由缰的人生快意。

 

这是一个无限惬意的时期。骚客雅士一边享受着来自各级官府给予的住房、读书、生活和游玩的福利,一边却在不打不杀只是放逐的优惠待遇里,辞官离职,回归乡下,松间竹下,喝着小酒、吃着绿色的食品,用写字吟诗赋词的文化方式,骂着皇帝、指斥官员。可惜,这种美好的景象只是短短的百年时光,就永远地不再回归了,也成了各朝各代文人学士遗老残梦,成为怀念宋代文人时代令人梦寐以求的回光返照。

 

那是一个令很多朝代的读书识字人,作梦都会羡慕不已的美妙时代。

 

其实,人人都很明白,过去的时光,流走的东西,根本就回不来了,尤其是进入了一个组织机构遍布的社会里,更不可能重寻那一份挥洒自主的时空。我们即使再加努力,也只能成为现在的、变了形状的自己,不可能再找得回少年时代、内心深处和灵魂飘然的自我了。

 

回不去的原因很简单,也显得很猥亵。首先是长期以来的安逸生活,让每一个人都具有了逃避低层次生活的心理本能,难以再去适应粗茶淡饭的日子;其次是模仿着身旁许多别人的生活,无法脱身地在大流的洪水里,丢失了自己,又顺流而去;最后,是我们不会独立的思考了,抛开人格和尊严开始了跪下的生活,身在大队之后毫无方向、亦步亦趋。

 

5

 

将今天的生活继续下去,也许正是人类的宿命。

 

吃饭穿衣、坐车行路、医病疗伤、做工养家;求学、职业、技能,文凭、学历、职务,权利、金钱、名声,车子、房子、女子,诸多不同的感官享受,从四面八方涌动而来,充满色欲地诱惑或左右着人们的思想。理想主义、天下世界越来越远,自我的小世界变得越来越真切真实。早早埋伏着的崇高和人类的理想主义大旗,正在拜金主义那片凛冽的寒冬里,开始破烂、开始溃败、开始腐朽。我们抛弃了宽容的胸襟越走越远,已经丧失去了自我革命和改变命运的能力。

 

不论是清醒还是糊涂,抑或糊涂的清醒,人们早已经嗅到了腐败的气息,在恶臭遍野的大地上,谁都明白自己是一个清醒的装睡人,谁都明白,从此以后,无力面对曾经的自我,最终失掉自救的勇气。所以,要学会在短短的生命里,在朝不保夕的岁月里,对自己变得更好一些,对别人更宽容一些。除了吃好、喝好、睡好、玩好、享受好生命的赐予以外,那怕想的问题不对、说的话有些出格、甚至做错了事的时候,不论是谁,都要露出善意一笑,像他们的母亲一样,原谅他们。

 

也许,我们还能在某一天的晚上,在淡蓝的暮色和白色的炊烟帮助下,找回那个熟悉的自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