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管理手册

 兴旺发 2015-05-01

XXXXX有限公司

 

管理手册

 

XX/SC-2014

 

 

 

分 发 号:                     

 

    :        1.0           

 

发布实施:     2014-10-01      

 

    :       XXX        

 

    :       XXX       

 

    :       XXX         

 

 

 

XX/SC-2014                                                     第1.0版,第0次修改

 

0   

章节号                 

0                      目录

0.1                  企业简介

0.2                  方针

0.3                  颁布令

0.4                  任命书

0.5                  手册管理

0.6                  组织结构图

0.7                  过程职能分配表

0.8                  职责权限明细表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4                                                               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4.2                                                        文件要求

5                                                               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                                                        方针制定

5.4                                                        策划

5.5                                                        职责权限与沟通

5.6                                                        管理评审

6                                                               资源管理

6.1                                                        资源提供

6.2                                                        人力资源

6.3                                                        基础设施

6.4                                                        工作环境

7                                                               实施和运行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3                                                        设计和开发

7.4                                                        采购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7.7                                                        环境运行控制

7.8                                                        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

7.9                                                        应急准备与响应

8                                                               测量、分析和改进

8.1                                                        总则

8.2                                                        监视和测量

8.3                                                        不符合、事故处理

8.4                                                        数据分析

8.5                                                        改进

 

XXXXX)有限公司简介

 

XXXXX)有限公司位于XX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咨询代办服务

0591-87553057    0595-22793158

 

4000099330

 

 

 

 

 

 

 

 

 

 

 

 

 

0.2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方针

 

优质守信  低耗减排

安全低险  满意服务

 

 

方针阐述:

1、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立足市场、谋求发展的根本条件;遵纪守法、诚信经营获得长期永续发展;

2、推进节能降耗,在所处工作区域内要合理有效地使用水、电、油等能源、资源,减少浪费,积极采用环保产品,以降消耗、低成本、保护环境为导向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所在厂区、办公区内的噪声、排污、废弃物的排放量,防止污染,使环境不断持续改善;

3、预防为主、控制保护,以对风险进行分级控制,加强对员工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措施,使风险降到最低(或无);

4、合法守信管理使企业通过应用专业技术和综合管理技能为顾客提供高效优质的技术、管理服务,达到顾客满意,赢得社会认可;以高素质的团队精神,以诚实诚信的态度为顾客提供服务。

 

 

 

 

 

 

 

 

 

 

 

 

 

 

 

 

0.3  颁布令

 

 

 

本手册依据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等国家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编制而成。

本手册阐明了公司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对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作了具体的描述,是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基本准则,全体员工应遵照执行。

《管理手册》自20141001日起正式实施。

 

 

 

                                                总经理:

                                    2014年10月01

 

 

 

 

 

 

 

 

 

 

 

 

 

 

 

 

 

0.4  任命书

经研究决定:                                                                                   

    任命 XXX 为管理者代表及安全代表,其职责是:

1)    负责组织建立、实施和保持公司的管理体系。

2)    向总经理报告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3)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公司全体员工满足顾客和相关方要求的意识。

4)    代表公司就管理体系有关事宜与相关方联络。

全体员工应服从管理者代表的领导和协调,以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总经理

                                 2014年10月01

 

 

 

 

 

 

 

 

 

 

 

 

 

 

 

 

 

 

 

 

 

 

0.5  手册管理

 

0.5  手册管理

0.5.1 手册编制、批准、发布

手册由行政部负责依据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和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制,由总经理批准发布。

0.5.3       手册管理

a)          手册由行政部负责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发放到有关部门/人员。

b)          手册持有者应保持手册的清晰、整洁,不得随意涂抹,如有修改建议及时反馈行政部。

c)          手册持有者应妥善保管手册,不得损坏、丢失,当调离工作岗位或离职时,应将手册交还行政部。

d)          除非得到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的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复印手册或将手册提供给公司以外的人员。

0.5.4       手册的评审和修订

a)          管理手册结合每年内部审核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有效性。

b)          在下列情况时应对手册进行修订或换版:

1)       公司组织机构发生较大变动时;

2)       产品和过程发生较大变动时;

3)       发现手册与实际工作不相适应时;

4)       手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发生变化;

5)       内审或管理评审作出重大修改建议。

c)          手册的修改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

d)           手册修订/换版后应标识其现行有效的版本和修订状态。

 

 

 

 

 

 

 

 

0.6  企业组织构架图

 

XXXXX)有限公司

组织构架图

 

 

 

 

 

 

 

说明:

管理者代表、安全代表、职工代表由XXX总经理兼任

 

总经理:XXX  行政部:XXX   采购部:   销售部:

 

 

 

 

 

 

 

 

0.7  过程职能分配表

一、 质量管理职能分配表

 

         

 

 

 

 

管理者代表

行政部

销售部

品管部

生产部

财务部

采购部

4.1   总要求

 

 

 

 

 

 

 

4.2.1  文件要求 总则

 

 

 

 

 

 

 

4.2.2  质量手册

 

 

 

 

 

 

 

4.2.3  文件控制

 

 

4.2.4  记录控制

 

 

 

5.1   管理承诺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   质量方针

 

 

 

 

 

 

 

5.4   管理策划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5.6   管理评审

 

 

 

 

 

 

6.1   资源提供

 

 

 

 

 

 

 

6.2   人力资源

 

 

 

 

 

 

 

6.3   基础设施

 

 

 

 

 

 

 

6.4   工作环境

 

 

 

 

 

 

 

7.1   产品实现过程策划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3   设计和开发

 

 

 

 

 

 

7.4   采购

 

 

 

 

 

 

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控制

 

 

 

 

 

 

 

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确认

删减

 

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7.5.4  顾客财产

 

 

 

 

 

 

 

7.5.5  产品防护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8.1   测量分析和改进

 

 

 

 

 

 

 

8.2.1  顾客满意

 

 

 

 

 

 

 

8.2.2  内部审核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8.3   不合格品控制

 

 

 

 

 

 

 

8.4   数据分析

 

 

 

 

8.5   持续改进

 

 

     ▲—主控职责  △—相关职责                                           

 


二、  环境管理职能分配表

 

 

                      

 

 

 

主要要素

管理者代表

行政部

销售部

品管部

生产部

财务部

采购部

4.1总要求

 

 

 

 

 

 

 

4.2环境方针

 

 

 

 

 

 

4.3.1环境因素

 

 

4.3.2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4.4.3信息交流

 

 

4.4.4文件

 

 

 

 

 

 

 

 

4.4.5文件控制

 

 

4.4.6运行控制

 

 

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4.5.1监测和测量

 

 

 

 

 

 

4.5.2合规性评价

 

 

 

 

 

 

 

4.5.3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4.5.4记录控制

 

 

4.5.5内部审核

 

 

 

 

 

 

 

4.6管理评审

 

 

 

 

 

 

    ▲—主控职责  △—相关职责                                            

 

 

 

 


三、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能分配表

 

                 

 

 

主要要素

 

管理者代表

行政部 员工代表

销售部

品管部

生产部

财务部

4.1总要求

 

 

 

 

 

 

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

 

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3.3目标和方案

 

 

 

 

 

 

4.4.1资源、作用、职责、责任和权限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4.4.3沟通、参与和协商

 

 

4.4.4文件

 

 

 

 

 

 

4.4.5文件控制

 

 

4.4.6运行控制

 

 

4.4.7应急准备与响应

 

 

 

 

4.5.1绩效测量和监视

 

 

 

 

 

4.5.2合规性评价

 

 

 

 

 

 

 

4.5.3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4.5.4记录控制

 

 

4.5.5 内部审核

 

 

 

 

 

 

4.6 管理评审

 

 

 

 

 

 

 

 

 

 

 

 

 

                                                                            

 

 

 

 

 

 

 

 

 

 

 

 

 

 

 

 

 

 

 

 

 

 

 

 

 

 

 

 

 

 

 

 

 

 

 

 

▲—主控职责  △—相关职责

 

 

 

0.8  职责权限明细表

 

一、质量管理职责权限明细表

 

         

职责权限内容

责任人/部门

4.2.2 质量手册

组织编制管理手册,并定期评审

行政部

4.2.3 文件控制

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管控

行政部

作业文件管控

各部门

与产品相关的外来文件管控

行政部

4.2.4 记录控制

记录表单管控

行政部

分管范围的记录的管控

各部门

5.1 管理承诺

对质量体系的建立实施做出承诺并提供证据

总经理

5.2 顾客为关注焦点

确保顾客要求得到确定并满足

总经理

5.3 质量方针

制定、颁布、传达质量方针

总经理

贯彻质量方针

管代、各部门

定期评审质量方针的适宜性

总经理

5.4.1 质量目标

批准公司和各部门质量目标

总经理

组织建立公司质量目标和各部门的质量目标

管代、行政部

实施质量目标

各部门

5.4.2 体系策划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决策

总经理

组织策划、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管代

5.5.1 职责和权限

确定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和各级人员的职责权限

总经理

组织制定各级人员的职责权限

管代、行政部

履行规定的职责和权限

各部门

5.5.2 管理者代表

指定管理者代表并授予职责和权限

总经理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管理者代表

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5.5.3 内部沟通

建立全公司正式的内部沟通渠道

总经理

监督实施内部沟通

管代、行政部

实施内部沟通

各部门

5.6 管理评审

主持实施管理评审

总经理

协助总经理实施管理评审

管代、行政部

向管理评审会议提交相关资料和改进建议

各部门

编制、分发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保存评审记录

行政部

6.1 资源提供

为管理、生产、技术运作提供资源

总经理

6.2 人力资源

组织制定各关键人员的职务说明书(含能力要求)

行政部

审批关键人员的职务说明书

总经理

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培训

行政部

提出培训需求、落实培训计划

各部门

6.3 基础设施

建立设备设施档案

采购部、生产部

设备、设施管理和检查

生产部

 

设备、设施的维修

生产部

水电管网及其他公共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生产部

设备日常维护

使用部门

办公设施管理和维护

行政部

6.4 工作环境

办公工作环境管理

行政部

作业环境维护和管理

生产部

7.1 产品实现策划

产品实现过程策划

生产部

7.2 与顾客有关过程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和评审

销售部、生产部、品管部

与客户沟通

销售部、采购部

7.3 设计和开发(删减)

产品开发、设计

生产部(删减)

7.4 采购

供方评价选择,采购实施

采购部

采购产品验证

采购部、品管部

7.5.1 生产过程控制

制定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生产部

制定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生产部

按工艺和作业指导书组织生产

生产部

过程自我监测

生产部质检

过程检验

品管部QC

产品交付控制

品管部QA、成品库

7.5.2 过程确认

对特殊过程的过程能力确认和再确认

生产部

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标识方法制定

品管部

标识应用

生产部、仓库

7.5.4  顾客财产

顾客财产的防护

销售部

7.5.5 产品防护

物资仓贮管理

物控

产品防护

物控

生产过程中产品防护

各车间

产品交付中防护

物控

7.6 监测装置控制

监视和测量装置配备、检定或校准

品管部

监视和测量装置使用、维护保养

使用部门

8.1 监视测量过程策划

策划监视和测量过程

管理者代表

8.2.1 顾客满意

顾客满意度的监视和测量

销售部

8.2.2 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的策划和组织实施

管理者代表

行政部

内部审核不合格项纠正措施的验证

行政部

8.2.3 过程监视和测量

生产过程自我检查

生产部

按文件规定对体系过程进行检查

各部门

质量目标考核

行政部

监督检查过程监视和测量的实施

行政部

8.2.4 产品监视和测量

进料检验

采购部、品管部IQC

过程检验

品管部QC

最终产品检验

品管部QA

8.3 不合格品控制

采购产品不合格的评审

采购部、品管部

产品不合格的评审

品管部

按评审意见处置不合格品

相关部门

8.4 数据分析

负责收集、分析质量信息,提供改进建议

品管部、采购部

8.5.1 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

管理者代表\行政部

持续改进过程业绩

各部门

8.5.2 纠正措施

对内外部审核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

各部门

对产品、过程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

各部门

协调纠正措施的实施

行政部

8.5.2 预防措施

对产品、过程、服务的潜在不符合采取预防措施

各部门

协调纠正措施的实施

行政部

 

 

 

 

 

 

 

 

 

 

 

 

 

 


二、环境管理职责权限明细表

 

要素

职责、权限内容

责任人/部门

4.2环境方针

制定、颁布、传达环境方针

总经理

环境方针对外公开

管代、行政部

4.3.1环境因素

识别、评价环境因素,填写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并上报行政部

各部门

汇总、审查各部门上报的环境因素及评价结果,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计划

行政部

重要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计划的审批

管理者代表

环境因素的定期更新

行政部

4.3.2法规及其他要求

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及适用性确认

行政部

法规及其他要求定期更新

行政部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组织制定环境目标、指标、方案

行政部

批准环境目标、指标、方案

总经理

实施环境目标、指标、方案

各相关部门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职责权限

确定管理体系各级人员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总经理

任命管理者代表,授予职责与权限

总经理

为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提供资源

总经理

建立、实施、保持环境管理体系,并协调处理实施中各项事宜

管理者代表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组织制定关键岗位人员职务说明书(含能力要求)

行政部

审批关键岗位人员职务说明书

总经理

员工及代表公司工作人员培训管理

行政部

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培训

行政部

提出培训需求、落实培训计划

各部门

4.4.3信息交流

内、外部环境信息的接收、传递和答复

行政部

4.4.4文件

组织制定管理体系文件

管代、行政部

4.4.5文件控制

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管控

行政部

作业文件管控

各部门

4.4.6运行控制

污水排放控制

行政部

噪声排放控制

行政部、生产部

废物排放控制

行政部、生产部

节约资源、能源

各部门

相关方管理

对供应商施加影响

 

危险化学品管理

对外包方施加影响

销售部

提供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销售部

采购、运输、贮存安全管理

销售部

 

消防管理

安全使用

各部门

消防设施检查

行政部

 

 

组织制定、评审、修订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和应急预案

管理者代表

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急预案演练

各部门

批准应急预案

行政部

实施应急预案

行政部

目标、指标方案监测

行政部

4.5.1监测和测量

污水排放监测

行政部

厂界噪声排放监测

各部门

对监测仪器的校准、维护

管理者代表

对程序、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检查

行政部

向管理评审提交年度环境绩效报告

责任部门

对遵守适用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情况进行评价

行政部

对监测、审核、评审中发现的不符合以及事故、事件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行政部

4.5.2合规性评价

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评价

行政部

4.5.3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协调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

各部门

记录表单管控

管理者代表

行政部

分管范围的记录的管控

行政部

4.5.4记录控制

内部审核的策划和组织实施

总经理

内部审核发现不符合纠正措施验证

行政部

4.5.5内部审核

主持实施管理评审

各部门

协助总经理实施管理评审

行政部

4.6管理评审

向管理评审会议提交相关资料和改进建议

各部门

编制、分发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保存评审记录

行政部

管理评审会议的主持

总经理

 

 

       

 

 

 

 


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责权限明细表

 

要素

职责、权限内容

责任人/ 部门

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制定、颁布、传达环境方针

总经理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对外公开

行政部

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

辨识、评价危险源,填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并上报行政部

各部门

汇总、审查各部门上报的危险源及评价结果,确定重要危险源及控制措施计划

行政部

重要危险源及控制措施计划的审批

管理者代表

危险源的定期更新

行政部

4.3.2法规和其他要求

 

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及适用性确认

行政部

法规及其他要求定期更新

行政部

4.3.3目标和方案

 

组织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

行政部

批准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

总经理

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

各相关部门

组织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行政部

批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管理者代表

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各相关部门

4.4.1资源、作用、职责、责任和权限

确定管理体系各级人员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总经理

任命管理者代表,授予职责与权限

总经理

为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资源

总经理

建立、实施、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协调处理实施中各项事宜

管理者代表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组织制定关键岗位人员职务说明书(含能力要求)

行政部

审批关键岗位人员职务说明书

总经理

员工及代表公司工作人员培训管理

行政部

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培训

行政部

提出培训需求、落实培训计划

各部门

对相关方职业健康安全培训

各相关单位

4.4.3沟通、参与和协商

内、外部职业健康安全信息的接收和传递

行政部

参与和协商职业健康安全事务

员工代表

4.4.4文件

组织制定管理体系文件

管代、行政部

4.4.5文件控制

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管控

行政部

作业文件管控

各部门

4.4.6运行控制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监督机制建立

行政部

安全检查制度建立及安全检查

生产部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并实施

生产部

重要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制定、并实施

有关部门

劳动保护制度建立和劳动保护用品使用

行政部/生产部

车辆安全管理

行政部

职业安全设施的维护、检查

行政部/生产部

消防安全管理

行政部

女工、未成年工劳动保护

行政部、生产部

 

职业病防治管理

行政部、生产部

工伤保险、员工职业健康检查

行政部

相关方管理

对供应商施加影响

采购

对分包方施加影响

生产部

其他相关方施加影响

行政部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提供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采购

采购、运输、贮存安全管理

销售部

安全使用

生产部/

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制定、评审、修订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和应急预案

行政部

组织应急预案演练

行政部

批准应急预案

管理者代表

实施应急预案

各部门

4.5.1绩效测量和监视

目标指标和方案完成情况监测

行政部

安全检查

生产部/行政部

特种设备、变配电设备监测

生产部

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监测

行政部

消防检查

行政部

员工职业健康检查

行政部

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统计

行政部

对遵守适用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情况进行评价

行政部

向管理评审会议提交年度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报告

管理者代表

4.5.2合规性评价

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评价

行政部

4.5.3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报告事故、事件

责任部门

未遂事件、不符合及轻伤事故调查、处理

责任部门主管

重伤、死亡、重大财产损失事故调查、处理

行政部

批准事故处理决定

管理者代表

协助事故调查、实施事故处理决定

责任部门

对监测、审核、评审中发现的不符合以及事故、事件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责任部门

纠正和预防措施验证

行政部

4.5.4记录控制

记录表单管控

行政部

分管范围的记录的管控

各部门

4.5.5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的策划和组织实施

管理者代表

行政部

内部审核发现不符合纠正措施验证

行政部

4.6管理评审

主持实施管理评审

总经理

协助总经理实施管理评审

行政部

向管理评审会议提交相关资料和改进建议

各部门

编制、分发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保存评审记录

行政部

 

 

 

 

 

 

 

 

 

 

 

 

 

1   

1.       范围

1.1.     总则

本手册阐明了公司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总体方针,系统描述了公司管理体系要求,是各部门从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必须遵照执行的准则。

公司通过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以证实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有效保护环境、改进职业健康安全业绩。通过持续改进管理体系,增进顾客和相关方满意,并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1.2.     应用

1.2.1.        管理体系范围:钢木XX生产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钢木XX销售的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管理活动。

1.2.2.        本手册适用于公司内部管理和外部评价(包括第二方/顾客审核、第三方认证审核)

1.2.3.        公司产品生产过程不涉及新开发与新设计,故删减7.3

 

 

 

 

 

 

 

 

 

 

 

 

 

 

 

 

 

 

 

 

 

 

 

 

 

 

2  引用标准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手册的引用而成为本手册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手册,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手册。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GB/T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GB/T190012008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1200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GB/T280012011

 

 

 

 

 

 

 

 

 

 

 

 

 

 

 

 

 

 

 

 

 

 

 

 

 

 

 

 

 

 

3  术语定义

3         术语、定义

3.1           通用术语

本手册采用GB/T19000-2008GB/T24001-2004GB/T28001中的术语和定义

3.2           专用术语

1)            半成品:过程/工序的阶段性结果。

2)            事故隐患: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3)   三同时: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及技术改造工程的环境保护设施、职业健康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

4)   三级安全教育:对新进公司的人员所进行的系列安全教育,由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的安全教育所组成,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制度。

5)            四不放过: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按有关规定处理不放过。

6)            特种作业人员: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所谓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如电工、锅炉工、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叉车工……等,具体按《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规定。

7)            供应商(供方):指向本公司提供物资、设备及服务的组织。

8)            轻伤事故: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但不构成重伤的事故。

9)            重伤事故: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但无死亡的事故。

3.3           缩略语

1)  QMS: 质量管理体系

2)  EMS: 环境管理体系

3)  OXXMS: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4)  TMS: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

3.4           简称

1) 公司:XXXXX)有限公司

2) 管理体系: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3) 手册:管理手册

 

 

 

 

 

 

4         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公司按GB/T190012008GB/T240012004 GB/T280012011标准的要求及法律、法规要求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形成文件,通过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体系,确保其持续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在建立时:

4.1.1       总经理负责体系策划的决策,行政部具体负责组织体系的策划,确定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这些过程的顺序、接口和相互作用。

4.1.2       行政部组织编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应的支持性文件,以确定有效控制过程运行的准则和方法

4.1.3       总经理负责为管理体系的实施提供充分的资源,以支持过程的有效运作。

4.1.4       通过对过程按规定的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和检验,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与评价,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的监视。

4.1.5       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等方法对体系进行客观评价,发现体系的改进机会,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实现过程的结果和过程的持续改进。

4.1.6       确定可能影响本公司产品符合性的外包过程XXX对分包方施加影响。

4.2   文件要求

4.2.1       总则

4.2.1.1            公司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a)            经总经理正式批准发布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质量目标、环境目标和指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b)            管理手册;

c)            程序文件

d)            公司为确保管理体系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所编制的作业文件;

e)             实施管理体系所需的记录;

f)            各种与本公司产品、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

g)             各种与本公司产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以及组织为确保对涉及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记录。

4.2.1.2            管理体系文件应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易于操作,可以是书面或电子媒体形式。

4.2.2       管理手册

4.2.2.1            行政部组织编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4.2.2.2            管理手册的内容包括:

a)     管理体系的范围;

b)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质量目标、环境目标和指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组织结构和职责权限,程序或对其引用;

c)     管理体系各过程之间相互作用的表述。

d)     对删减质量体系要求的说明。

4.2.3       文件控制

公司制定并实施《文件控制程序》,以确保管理体系文件得到控制:

a)            文件发布前得到授权人审批,以确保文件的充分和适宜性;

b)           管理体系文件应结合每年内部审核进行评审,以发现文件存在的问题或不适宜之处,以便识别文件更改的需求,文件若发生修改则须经再次批准;

c)           所有文件均应标识其现行修订状态;

d)           实施分发控制,确保文件使用处可获得适用版本的文件;

e)           文件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按规定形式进行标识、分类、保存;

f)           对外来文件(包括标准、规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实施控制,确保其现行有效性,并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控制其分发;

g)           文件作废或换版时应及时从使用场所撤出原文件,对有必要保留的作废文件应标识“作废保留”后保存,以防止作废文件与有效文件同时使用。

4.2.4       记录控制

公司制定并实施《记录控制程序》对产品生产过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管理体系运行所形成的记录予以控制。
   
行政部为记录管理归口部门,各部门分别管理权责范围的记录,其管理要求如下:

a)           记录应有标识号或名称、填写人签名及日期等;

b)           记录应保持清晰、字迹清楚;

c)           记录的贮存环境要适宜,并保护好记录以防损坏或丢失;

d)           保存的记录要组卷、编目,易于识别和检索;

e)           行政部负责编制公司 “记录清单”,并规定记录的保管部门及保存期限;

f)           对保存期满的记录,确认已无保存价值的,由权责部门进行处置。

4.2.5        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5  管理职责

5         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总经理应对建立、实施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做出的承诺,并应通过履行以下职责和开展相关活动为证实其承诺提供证据:

5.1.1          确保产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满足相关方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通过会议、培训、文件等多种方式,向公司各级人员传达满足顾客和相关方要求、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5.1.2          制定并批准公司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5.1.3          确保在公司各职能、层次上建立目标。

5.1.4          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管理评审,评价方针、目标的适宜性和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

5.1.5          确保提供管理体系运行所必要的资源。

5.2         以顾客和相关方为关注焦点

在产品生产和管理体系运作中,总经理要遵循并向全公司贯彻以顾客和相关方为关注焦点的原则,确保顾客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得到确定,并转化为公司的要求,以达到顾客和相关方满意的目的。为此:

5.2.1          业务部及生产技术部应在销售合同签订前确定顾客的要求以及法律法规要求,进而转化为具体的要求并在公司各部门和层次予以实施,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满足。

5.2.2          在全部业务活动中关注环境保护、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满足相关方及法律法规要求。

5.2.3          通过对顾客满意度的调查和各种意见的收集和分析,发现改进机会,采取措施,以增进顾客满意。

5.2.4          通过与地方政府、社区、员工沟通和法规适用性的识别,充分理解相关方的要求,进而转化为具体的要求并在公司各部门予以实施,确保相关方的要求得到满足。

5.3         方针

由总经理负责制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总方针,并与管理手册一起颁布实施,在制定方针时应确保:

5.3.1          与公司的经营宗旨相适应,适合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及环境影响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5.3.2          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及污染预防、降低和消除职业健康安全风险、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做出承诺。

5.3.3          为建立和评审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提供框架。

5.3.4          方针应在公司内部进行充分的沟通理解,并考虑相关方的要求,以适当的方式公开公司的方针。

5.3.5          确保在管理评审时对方针的适宜性进行评审。

5.4         策划

5.4.1          质量目标、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

5.4.1.1          职责:

a)       行政部组织相关部门制定质量目标、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

b)       相关部门负责实施。

5.4.1.2          在建立质量目标时应考虑:

a)           包括满足产品要求的内容;

b)           与质量方针保持框架关系;

c)           与关键过程对应的部门和层次均要建立质量目标;

d)           质量目标应可测量、尽可能量化。

5.4.1.3                在建立环境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

a)            符合环境方针;

b)           对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承诺;

c)           重要环境因素;

d)           相关方的观点;

e)            适当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f)            目标应分解到有关职能和层次,目标指标尽可能量化、可测量。

5.4.1.4                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应考虑:

a)            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b)           法规和其他要求;

c)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结果中需要降低或消除的风险;

d)           适当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e)            员工及其他相关方的意见;

f)            目标要分解到有关职能和层次,尽可能量化、可测量。

5.4.1.5          当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目标的和指标。每年的管理评审时应对目标指标的适宜性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考虑修订的可能性。

5.4.1.6          相关文件

    《质量目标一览表》

《环境目标、指标及方案一览表》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方案一览表》

5.4.2          管理体系策划

5.4.2.1          总经理负责管理体系的策划决策,行政部具体组织策划工作。

5.4.2.2          按本手册4.1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进行策划,以满足方针、目标和管理体系的总要求。策划结果形成以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记录等为核心的文件,作为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

5.4.2.3          对涉及产品的特定合同、项目,采用质量计划等作为对管理体系的补充策划。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可制定管理方案作为对管理体系的补充策划。

5.4.2.4          为确保管理体系的适宜性,而对管理体系实施更改时,应进行必要的策划。新的策划需满足本手册4.1条款和目标的要求,且应保持体系的完整性。

5.4.3          环境因素

公司制定并实施《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对能够控制的以及能够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及时确定、更新重要环境因素,以便对重要环境因素制定合理的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5.4.3.1          行政部负责组织各部门按程序要求对本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

5.4.3.2          行政部将所识别的环境因素汇总,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并组织控制措施策划,制定合理的目标指标及方案。

5.4.3.3          在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涉及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时,行政部应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更新环境因素。

5.4.3.4          相关文件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

5.4.4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公司制定并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

5.4.4.1          行政部负责组织各部门按程序要求去辨识和评价本公司业务活动中的危险源,行政部将辨识出的危险源汇总,确定重大风险因素。

5.4.4.2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应覆盖公司整个范围内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并考虑公司自身员工、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及工作场所内的所有设施(包括公司及外界提供的)、使用外部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风险。

5.4.4.3          采用作业条件风险评价和经验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风险控制现状和采取措施的可行性等因素,确定评价结果。

5.4.4.4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应动态进行,当活动、过程、设施、人员、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等发生变化时,行政部应及时组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并更新危险源信息。

5.4.4.5          针对评价结果,行政部组织进行风险控制策划,以明确控制、降低或消除风险的措施。对风险的控制措施可以制定目标与管理方案、保持现行控制措施、采取新的控制措施等。

5.4.4.6          相关文件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程序

5.4.5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公司制定并实施《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控制程序》,识别适用于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与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建立获得这些法律与其他要求的渠道。

5.4.5.1          与公司相关的国家及地方法律和其他要求包括:

a)           国际公约;

b)           国家的与产品质量及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

c)           行业和地方的与产品及环境保护有关的法规、规章、标准、文件。

5.4.5.2          行政部确定获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渠道,负责收集相关的国家及地方最新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确认所获取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适用性,并将适宜的记入《适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分到各相关部门。

5.4.5.3          行政部保存环境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原件,当上述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更新或追加时,应及时更新《适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并通知各部门。

5.4.5.4          各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各项管理活动,行政部负责对法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

5.4.5.5          相关文件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控制程序》

5.4.6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应针对重要环境因素/重要危险源的控制目标、指标制定相应管理方案,并加以实施。以保证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5.4.6.1          行政部负责组织制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5.4.6.2          各部门负责管理方案的具体实施。行政部负责监督检查方案实施的情况

5.4.6.3          管理方案的内容:

a)            依据的目标和指标;

b)           方法、技术措施;

c)           执行部门与负责人;

d)           经费预算;

e)            完成期限。

5.4.6.4          管理方案的修订

   当目标、指标变化,活动、产品、服务变化,或者运行条件变化时,行政部应及时组织修订管理方案。

5.4.6.5          相关文件

《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一览表》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一览表》

5.5         职责、权限与沟通

5.5.1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管理职责分配、职责权限明细见手册0.70.8章。

5.5.2          管理者代表

为建立、实施和保持管理体系,总经理指定一名高层管理人员为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详见手册0.4章。

5.5.3          信息交流与沟通

公司制定并实施《信息沟通交流程序》,对内部就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对外界就重要环境因素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进行沟通,以便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反馈和处理各种信息。

5.5.3.1          行政部为信息沟通的归口管理部门。

5.5.3.2          内部信息沟通:

a)          内部信息沟通的方式主要有:会议、文件、简报、电话等;

b)          通过上述方式向各级人员传达方针和目标、顾客要求、相关方要求、法律法规要求等,以确保方针和目标得到沟通和理解,增强员工的质量、环保、安全和法规意识;

c)          总经理定期召开各部门主管参加的办公例会,就经营、生产、质量、环保、安全及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沟通,形成会议记要,并通过各部门主管向下级人员传达沟通,行政部负责检查会议记要的落实;

d)          各个部门负责人各自安排管理范围的内部沟通,需要相关部门配合的事情应及时地将有关信息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并要跟踪落实。

5.5.3.3          与员工的沟通和协商

确保员工有权参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决策,维护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权益:

a)           工会负责人为员工代表,并通报员工和相关方;

b)           安排员工代表参与风险管理方针的制定和评审、商讨影响工作场所职业健康安全的变化、职业健康安全事务等。

c)           员工意见可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员工代表或部门主管提出,由行政部统一接收、传递、处理并答复。

5.5.3.4          外部信息沟通

a)             沟通对象:环境、安全、劳动卫生、消防、医院等相关单位、相邻企业、社区等。

b)            沟通方式:电话、电子邮件、书面报告/信函、会议。

c)            下列情况应考虑与外界沟通:

1)        本公司的环境影响涉及违反法规;

2)        相关方对本公司的环境问题或安全问题反应较大;

3)        本公司的环境因素/安全风险会对周边区域造成较大影响时;

4)        当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外部支援时;

5)        有法律法规要求时;

6)        其他必要的情况。

d)            行政部负责就上述情况与外界各方沟通,需要处理的由行政部请示分管领导后处理,处理结果由行政部回复相应部门。

e)             所有与外部沟通的信息均应记录并保持。

5.5.3.5                相关文件

《信息沟通交流程序》

 

 

 

 

 

 

 

5.6         管理评审

5.6.1          总则

总经理应按《管理评审程序》的要求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评审管理体系,评审方针、目标的适宜性,评价管理体系的改进需求,以确保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5.6.2          管理评审每年度进行一次,如有特殊需求时,由总经理决定增加评审次数。参加评审会议人员为公司领导各部门负责人。

5.6.3          行政部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经总经理审批后发放到参加评审的人员,参加评审的人员接到评审通知后,按要求准备好提交会议的书面总结报告和相关资料。

5.6.4          管理评审输入

5.6.4.1    管理评审时应输入以下书面信息:

a)          审核结果,包括管理体系内外部审核结果;

b)          各种反馈信息,包括顾客和相关方的意见、投诉和建议等;

c)          各部门对管理体系各个过程运行情况总结报告;

d)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状况;

e)          目标和指标的完成情况;

f)          以往管理评审的改进措施实施结果。

g)          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变更、产品范围变更、内部组织结构变更、人事的重大改变等。

h)          过程、产品和管理体系改进的建议。

5.6.4.2    行政部负责收集评审资料,并提交管理评审会议。

5.6.5          管理评审输出

5.6.5.1    管理评审通常以会议的方式进行,由总经理主持,参加评审人员就评审内容展开讨论,确定改进项目,分析原因,明确责任部门,提出改进措施计划和要求。

5.6.5.2    总经理对评审的内容做出结论,对评审后的改进活动提出明确要求。

5.6.5.3    管理评审的输出以“管理评审报告”的形式输出,包括以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a)          方针、目标适宜性的评价;

b)          对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措施或决定;

c)          为改进产品质量所采取的措施和决定;

d)          为增进顾客和相关方满意所采取的措施和决定;

e)          资源需求;

f)          对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的总体评价。

5.6.5.4    行政部根据管理评审会议的结论,编制“管理评审报告”报总经理批准后发至相关部门。

5.6.6          相关文件

《管理评审程序》

 

 

 

 

 

 

 

 

 

 

 

 

 

 

 

 

 

 

 

 

 

 

 

 

 

 

 

 

 

 

 

 

 

 

 

 

 

 

 

6         资源管理

6.1      资源提供

6.1.1       为实施保持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满足顾客及相关方要求,增强满意程度,总经理应确定并提供所需的资源,包括:

a)          人力资源;

b)          专项技能、技术;

c)          基础设施;

d)          工作环境;

e)          财务资源。

6.1.2       当顾客要求或产品要求发生变化时,总经理要确保及时提供所需的资源。

6.2      人力资源

6.2.1       总则

对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人员及其工作可能影响工作场所内的职业健康安全的人员(包括代表本公司工作的人员)的工作能力实施控制,确定培训需求并提供培训,以满足要求。

6.2.2       能力、培训和意识

a)          行政部负责组织编制岗位任职能力文件,对上述人员所需具备的基于教育、培训、经历/经验、技能的工作能力做出具体规定,并按规定配置各岗位人员。

b)          上述人员均应经过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相关的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以确保其能胜任所担负的工作,必要时也可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要求。

c)          特种作业人员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d)          对培训或采取的其他措施的有效性应予以评价并记录。

e)          通过培训等措施提高员工质量/环境保护/安全意识和法律法规意识,自觉地为实现本岗位各项目标做贡献。

f)          员工的教育、培训、技能、经验的适当记录由人力资源部保存。

    对员工(包括代表本公司工作的人员)的培训,具体执行《培训管理程序》,

6.3      基础设施

6.3.1       公司应根据产品和管理体系运行的需要,确定并提供满足生产、检验、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所需的基础设施,以确保产品符合性和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6.3.2       基础设施包括:

a)          厂房、仓库、办公场所、办公设施、水、电供应设施等;

b)          过程设备,包括各种生产设备(平车机、排钻机等设备)、检测设备、计算机软件等;

c)          环保设施、职业健康安全设施;

d)          支持性服务设施,包括通讯和运输等

6.3.3       公司行政部负责办公设备、设施、后勤交通车辆的维护以及办公生活区建筑物的修缮。

6.3.4       设备维护人员负责厂房、生产设备、环保、职业健康安全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6.3.5       检测设备的管理维护,见本手册7.6章。

6.4      工作环境

6.4.1       总经理应提供适当的工作环境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和员工的身心健康,各部门负责工作环境的管理和维护。

6.4.2       总经理和每个员工都有责任创造和谐、舒适的良好工作环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a)       办公环境:整洁、卫生,通风、采光良好。

b)      生产环境:

——生产现场的物料、工器具实施定置管理;

——生产现场应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风,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噪声、粉尘控制在职业接触限值内;

——劳动安全、卫生和辅助设施齐全有效;

——为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确保安全生产。

6.5      相关文件

《培训管理程序》

《设备管理程序》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7         实施和运行

公司对产品实现过程、重要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控制的有关过程进行策划,形成文件,并对这些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确保产品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满足相关方及法律法规要求。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7.1.1          生产部负责产品实现过程策划,品管部配合。

7.1.2          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应确定以下内容:

a)         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达到产品标准或合同要求的程度;

b)        产品实现过程:产品的工艺流程,明确其中的关键过程、特殊过程、外包过程;(见本章附录—生产工艺流程图)

c)        产品实现所需资源:人力资源、生产设备、设施、检测设备;

d)        文件需求: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

e)         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及相应的验收准则:制定进货、过程、最终产品检验规范或检验计划;

f)         所需的记录。

7.1.3          管理体系已对本公司产品实现过程进行策划,对过程顺序和相互作用做了基本规定。对特定项目或合同,现有的策划不能满足时,应按上述原则进行相应策划,并形成文件(质量计划或类似文件)。公司分管领导审批质量计划。

7.1.4          对新产品的开发要进行策划,并按《产品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

7.1.5          相关文件

产品标准:GB18581-2009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3-2008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GB/T3324-2008XX通用技术条件

               GB/T3325-2008金属XX通用技术条件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2.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7.2.1.1    业务部负责对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进行识别、确定,确保本公司提供的产品能满足顾客的需求。

7.2.1.2    对有关的产品的要求进行识别、确定,确保本公司提供的产品能满足顾客的需求。

a)           在销售合同签订前,权责部门应了解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售后服务的要求;

b)          顾客虽然没有规定,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必需的要求;

c)          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包括国家、地方、商检、进口国/区域的法律法规;

7.2.1.3    应充分了解顾客的要求,在合同谈判过程中进一步明确顾客的要求,从而识别和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

7.2.1.4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识别内容主要包括:

d)         顾客规定的要求,即合同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期和交付方式的要求;

e)         合同没有明确规定的要求,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必需的要求;

f)         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g)         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

7.2.2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

7.2.2.1    公司制定并实施《合同评审程序》,对每一个销售合同(包括长期供货合同)签订前,权责部门应就已确定的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组织评审,确保:

a)            产品要求(顾客要求、法律法规要求和本公司确定的附加要求)得到明确规定;

b)           与合同谈判过程中不一致的要求也已明确,并已解决;

c)           本公司具有满足合同要求的能力。

7.2.2.2    合同评审通过后,权责部门经理与客户签订合同,并将合同要求传达到相关部门,据以制订生产计划。

7.2.2.3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变更

a)            当合同发生变更时,应重新进行评审,并将结果通知有关部门。

b)           涉及到文件更改的,应按《文件控制程序》要求执行。

7.2.2.4    记录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过程中应全面记录评审过的问题,包括评审后采取的措施,权责部门应保存有关记录。

7.2.3          顾客沟通

7.2.3.1    在业务活动过程中,业务部应安排多种渠道与顾客建立联系进行沟通,向顾客介绍产品的特性,回答顾客的问询。

7.2.3.2    根据需要将合同的执行情况或修改情况反馈给顾客。

7.2.3.3    业务部应有效的处理顾客反馈的意见,包括顾客投诉和抱怨:

a)         对于顾客反馈/投诉首先应做好记录(“顾客投诉处理单”、“顾客反馈/投诉信息记录表”);

b)         将顾客反馈/投诉的信息分送至有关的部门;

c)         业务部对顾客反馈/投诉的信息进行调查核实,属于产品质量问题应会同生产部、品管部处理好顾客的投诉,并反馈给顾客。

d)         对产品质量或服务问题的重大顾客投诉,应采取纠正措施。

7.2.3.4    与顾客沟通的信息作为顾客满意度测量的信息输入。

7.2.3.5    与顾客沟通的所有记录均应保持。

7.2.4          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合同评审程序》

7.2.5          记录

顾客投诉处理单

顾客反馈/投诉信息记录表

7.3         设计与开发(目前无涉及新设计与开发,故删减)

7.3.1          设计策划

产品开发项目确定后,服装厂技术部门应对该项目进行策划:

a)            确定设计人员;

b)           编制“产品设计计划表”,以明确:

1)        设计各阶段的人员分工、职责;

2)        设计输出和完成期限;

3)        设计各阶段评审、验证、确认安排;

4)        内部接口等。

7.3.2          设计输入

7.3.2.1    设计输入可包括:产品标准、产品特性信息(款式、尺寸、板料、颜色、风格的要求)、参考样品、法规要求、以往类似设计的信息、其他信息等。

7.3.2.2    设计主管组织有关设计人员对设计输入要求进行评审,确保输入充分、适宜。并保持对输入评审的记录(“设计输入评审表”)。

7.3.3          设计输出

7.3.3.1    设计师根据设计输入要求绘制产品图样,送设计主管审查、签认,然后送技术主管制样,样品制作组据图纸制作样品,具体按开发、技术等工作流程进行。

7.3.3.2    产品设计输出可包括下列文件和实物:

a)            产品图样;

b)           图样(版);

c)           产品的板、辅料清单;

d)           生产制作工艺单;

e)            样品。

7.3.3.3    设计输出应满足开发输入要求,并可对照输入要求进行验证。

7.3.4          设计评审和验证

7.3.4.1    对设计进行评审和验证以确定设计满足输入的要求的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包括:

a)         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校审;

b)        各部门对样品品质的全面评估;

c)        通过测试样品对成型进行审查。

7.3.4.2    评审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保持。

7.3.5          设计确认

7.3.5.1    将样品让客户处进行确认,以证实产品是否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

7.3.5.2    确认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保持。

7.3.6          设计更改

7.3.6.1    在大货生产前应制作成型样品,品管对样品作综合判定,如有更改意见则根据其意见修改,必要时征得客户同意。

7.3.6.2    用户提出更改时,技术部门要进行分析,以识别产品改进的需求,提出产品改进的措施。

7.3.7          保持设计更改的有关记录。

7.4         采购

7.4.1          采购过程

为确保采购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公司制定并实施《采购控制程序》对供方及采购的产品质量进行控制,以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要求。

7.4.1.1    采购过程

a)         供方的评价选择和复评

1)        根据采购的产品对产品影响程度和重要性,列出需控制的采购产品。按重要性将其分为ABC三类(详见采购控制程序),确定不同的控制方式和控制程度。

2)       制定供方的评价准则:供方的产品质量和信誉、质量保证能力、生产/供货能力、供货的历史业绩、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业绩。

3)       采购对AB类主要物资的供方进行调查,记录调查情况,收集供方的有关背景资料,建立供方的档案。

4)       采购组织相关部门依据上款规定的评价准则及对供方的调查情况,对供方进行评审,确定合格供方名单。

5)        采购每年对合格供方按上述原则复评一次,评价不合格的供方应取消其资格,并更新“合格供方名单”。

6)        C类采购产品在采购时由采购员按上述原则确定供应商,对特种劳动保护用品应关注供应商的经营或生产许可证

7)       保存对供方评价结果和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相关记录。

7.4.1.2    分包方的评价和选择

a)       业务部负责对分包方的评价和选择

b)       评价方式:实地核查

c)       评价内容:

1)       分包方的技术能力;

2)       设备和工作环境;

3)       质量保证能力;

4)       样品试作确认。

经评价为合格的分包方,采购部编制“合格分包方名单”报分管领导审批

7.4.2          采购信息

采购信息可包括以下内容,在向供应商发出前,应确保其充分、适宜性:
a) 拟采购的产品:产品名称、规格、等级、数量、单价、交货期;
b) 质量要求:接收产品标准或验收规范的适用版本
c)
包装、标志、运输和交付要求,适当的环境保护和安全要求
d)
必要时,在供方现场进行验证的方式。

7.4.3          采购产品的验证

7.4.3.1    拟在供方现场进行验证时,应在采购合同中注明验证和放行方式。

7.4.3.2    各类采购产品的验证,由品管部IQC按《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执行。

7.4.3.3    保存对采购产品验证的记录。

7.4.4          相关文件

《采购控制程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7.5         生产、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

7.5.1          生产过程控制

7.5.1.1    公司制定并实施《产品生产过程控制程序》以确保生产和服务在受控条件下进行,受控条件包括:

a)       确保获得必要的生产信息(生产制造工艺单、生产指令单、材料单、样品等);

b)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操作人员应经培训,具备相应的能力;

c)       现场具有各关键工序的作业指导书和关键设备的操作规程;

d)       确保生产、环保、安全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e)       现场具有过程检验所必需的检测设备,并对过程工艺参数进行监视测量;

f)       对产品放行、交付和交付后的活动实施控制,以满足客户要求。

7.5.1.2    相关文件

《产品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7.5.2          过程确认

7.5.2.1    生产过程/工序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称为特殊过程/工序。公司应对这样的过程/工序进行过程能力的确认,确认结果由授权人批准。

7.5.2.2    本公司生产工序中暂无此类过程,伴随产品变更出现特殊过程时,公司应对其进行确认,以确保该工序达到预期的效果,确认方法包括:

a)            确认所采用的工艺是符合要求的

b)           证实操作人员经培训,具备相应岗位的能力;

c)           确认使用的生产设备、设施、检测设备及其能力。

7.5.2.3    过程再确认

在采取新工艺、调换操作人员或设备大修后等作业条件发生变化时,公司应对上述过程进行再确认,以确保过程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

7.5.2.4    保持过程确认和再确认的记录.

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7.5.3.1    检验状态标识

产品检验状态标识分为:待检验、合格、不合格、已检待判定等四种。产品和原、辅材料均以其检验记录为状态标识依据,并分区、挂相应标识牌(待检验、合格、不合格、已检待判定)进行标识,以防止混淆。

7.5.3.2    产品标识

在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标识,以防止混淆,在有追溯要求的场合确保可追溯性

a)         原辅材料采用挂标识牌、分区域标识;

b)        中间产品分区堆放,并挂标识牌;

c)        成品以本公司注册商标、品名、款号、颜色、规格、执行标准、成份、检验号为标识。。

7.5.4          顾客财产

7.5.4.1    本公司使用的顾客财产包括:客户提供的商标、样品、包装物等。

7.5.4.2    相关部门对顾客财产应进行登记、验证、保管。

7.5.4.3    公司在使用顾客财产时应保护其不受损坏。

若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由权责部门报告顾客,与顾客沟通后处理,保存相关的记录。

7.5.5          产品防护

车间、仓库应在产品实现的各个阶段对产品采取防护措施,防止遭到损坏,确保产品质量。

7.5.5.1    标识的防护

a)         在板材料、产品搬运和贮存过程中应妥善保护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防止丢失,涂改,擦掉。

b)        各种检试验报告作为产品检验状态的标识,应按《记录控制程序》妥善管理,防止丢失和涂改。

c)        防火警示标识,车间负责建立和保护

7.5.5.2    搬运和包装

a)         选择合理的搬运方法、搬运工具,避免产品在途中散落、沾污、受潮。

b)        使用合格的包装材料,按产品的包装要求包装产品。防止产品在搬运过程中因散落。

c)        包装箱上应标明产品的贮运标志。

7.5.5.3    贮存、保护

a)         仓库的存贮环境应干燥,能满足产品贮存的要求,并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注意防火。

b)        仓管员要经常对库存产品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向分管领导报告及时处理。

c)        仓库应认真做好仓库管理,做好入库验收、出库登记。

7.5.5.4    交付

a)         对交付的产品应采取保护措施,如防火、防雨等,避免产品在交付中的损坏。

b)        当委托运输时应与承运人签订协议,以明确交付途中的产品防护责任。

7.5.5.5    相关文件

  《仓库管理制度》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为确保监视和测量装置(简称检测设备)的测量能力满足产品检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监测要求,应对检测设备实施控制:

7.6.1          公司根据产品、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监测的要求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品管部负责建立“检测设备台帐”。

7.6.2          新购的检测设备应在使用前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准或检定,在用的检测设备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校准或检定。

7.6.3          检测设备应标明其校准或检定状态。

7.6.4          当发现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设备,应对已测量的数据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追溯已检测过的产品,必要时对这些产品重新检测,失准的检测装置应重新校准后使用。

7.6.5          计算机软件应用于产品检测时,应在初次使用前确认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

7.6.6          在搬运过程中或在停用贮存期间应对检测装置采取防护措施,确保检测装置不被损坏或失效。

7.7         环境运行控制

对已识别的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进行控制,确保其在规定条件下运行,以符合方针、目标、指标和运行准则要求。公司制定并执行《环境运行控制程序》、《相关方管理程序》等,以便:

a)         对污水、废气、烟尘、噪声、废弃物等进行控制,使污染物的排放符合有关的排放标准的要求。

b)        对资源、能源进行管理,确保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尽量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

c)        对危险化学品的储运、使用过程进行控制,避免有害化学物品发生泄漏、爆炸、火灾等事故,对水体、大气、土壤产生污染。

d)        对危险化学品供方、运输单位及其他相关方施加影响,促使其自觉保护环境。

7.7.1          行政部对各部门的运行控制情况进行检查,当出现不符合时监督各部门制定、实施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7.7.2          相关文件

《环境运行控制程序》

《相关方管理程序》

7.8         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

公司制定《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相关方管理程序》对已识别的具有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活动进行控制,使其在规定的条件下运行,降低风险或将风险控制在可容许限度内:

7.8.1          对重要危险源建立目标、方案和控制措施,并分级进行管控。

7.8.2          对可能偏离其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并可能对职工造成人身伤害的活动,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或类似文件,控制这些活动的运行。

7.8.3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和监督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7.8.4          对各项业务活动和重要场所进行例行或重点的安全检查,并对查出的安全问题采取纠正措施。

7.8.5          建立职工劳动保护制度,对特种作业人员及其他作业人员提供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以免遭受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伤害,并对女工、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7.8.6          对危险化学品的储运过程进行控制,避免有害化学物品泄漏、火灾等危险情况发生。

7.8.7          职工按法规要求参加社会保险(养老、工伤、生育、医疗、失业)。

7.8.8          对危险化学品供方、运输单位及其他相关方通报本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要求,并将所购买产品或使用服务中已识别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通报相关方,并强化对其监督。 在选择和评价供方或分包方时,应充分考虑其对危险源识别控制的程度,将其作为选择和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7.8.9          相关文件

《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

《相关方管理程序》

7.9         应急准备与响应

公司制定并实施《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确定本公司潜在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以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产生的不利的环境或职业健康安全影响。

7.9.1          根据可能出现较大危害的每一事故或紧急情况,由总经办组织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

7.9.2          应急预案内容包括:

——应急组织和职责;

——关键人员名单;

——发生应急情况后与公司内部、外部联系方式和方法;

——应急设备;

——应急措施;

——培训计划和有效性试验。

7.9.3          如可行应急预案应予以演练,并对应急程序进行评审,若发生事故,处理完毕后及时评审以验证其有效性。

7.9.4          相关文件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附录一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有▲的为关键过程)

 

 

 

 

 

 

 

 

 

 

 

 

 

 

 

 

 

 

 

 

 

 

 

 

 

 

 

 

 

 

 

 

 

 

 

 

 

 

 

 

8         测量、分析和改进

8.1总则

公司策划并实施了顾客满意程度、内部审核、管理体系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不合格品/不符合控制、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测、合规性评价、数据分析包括适当的统计技术的应用、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等过程,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有效性。

8.2   监视和测量

8.2.1       顾客满意

8.2.1.1    对顾客满意程度的有关信息进行监视、分析和利用,是作为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以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并明确管理体系的改进领域。

8.2.1.2    业务部负责顾客满意或不满意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和评价,其他部门负责收集信息并向权责部门反馈。

8.2.1.3    顾客信息的收集

a)       业务部和其他部门/人员通过与客户的接触沟通,了解客户对本公司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意见,包括顾客投诉(顾客投诉的处理见本手册7.2.3),并作适当记录。

b)      业务部在每年底向客户发出“顾客满意度调查表”收集顾客反馈的意见。

c)      其他部门应协同业务部收集与顾客满意有关的信息并向权责部门反馈。

8.2.1.4    顾客信息分析和利用

a)       业务部对收集到的有关顾客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以确定本公司产品和服务的优势和差距,作为改进的依据。

b)      业务部将调查分析的结果形成“顾客满意度汇总表”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通过管理评审做出改进的措施和决定,并组织实施,以增进顾客满意,持续改进管理体系。

c)      对顾客不满意的问题,业务部及时通知有关部门采取措施,由权责部门将结果反馈给顾客。

8.2.1.5    记录

顾客满意度汇总表

顾客满意度调查表

8.2.2          内部审核

公司制定并实施《内部审核程序》,每年对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

8.2.2.1    行政部负责策划“年度内部审核方案”,策划时应确保对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所有与质量、环境、安全相关的活动、场所/区域、人员设施全部覆盖到,并考虑以往的审核情况突出重点区域的审核力度。

8.2.2.2    12个月内至少安排一次全面的内部审核,每次审核前由审核组长制订“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审核计划报送管理者代表审批后,由行政部提前一周分发到受审核部门。

8.2.2.3    审核的流程为:年度审核方案→审核实施计划→现场审核→审核报告→提出纠正措施→验证结果→记录归档。

8.2.2.4    审核员通过面谈、查阅文件/记录、观察、检测等方法对管理体系进行审核。

8.2.2.5    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8.2.2.6    审核员收集客观证据并与审核准则比较以形成审核发现,对不符合审核准则的写出不合格报告,交审核组长确认。

8.2.2.7    审核组长在末次会议上发布不合格报告,提出整改要求。审核组长在完成全部审核后,编写审核报告,报送管理者代表审批。

8.2.2.8    有关部门接到不合格报告后,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制订纠正措施,在规定的日期内整改完毕,自检合格后上报行政部

8.2.2.9    行政部组织审核员对纠正措施的实施结果有效性进行检查,并进行确认。

8.2.2.10 行政部负责按《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妥善保存内部审核的全部资料。

8.2.2.11 内部审核的结果应提交管理评审。

8.2.2.12 相关文件

《内部审核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8.2.3          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8.2.3.1    行政部负责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组织实施,各部门配合。通过对管理体系各个过程进行监视测量,以证实过程实现其预期结果的能力,为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

8.2.3.2    过程监视测量可采用以下方法:

a)       目标、指标监测;

b)      内部审核、管理评审;

c)      各部门对分管的体系过程按运行准则的规定进行检查;

d)      各级的环境监测、安全检查、设备运行检查;

e)       各级领导的工作检查及内部沟通。

8.2.3.3    根据监视测量的结果,如发现过程的运行情况未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时,由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纠正或预防措施,具体按《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进行控制。

8.2.3.4    相关文件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8.2.4.1    公司制定并实施《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对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符合要求。

8.2.4.2    保持产品监视测量的记录。

8.2.4.3    相关文件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XX产品出厂检验规则》

8.2.5          环境绩效监测和测量

    公司制定并实施《环境绩效监测程序》,对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及其绩效进行监测与测量,确保体系运行有效。

8.2.5.1          环境绩效监测包括:

a)         对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

b)        对运行控制准则的遵守情况进行检查;

c)        对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进行监测。

     监测和测量的记录应保持。

8.2.5.2          合规性评价,见本手册8.2.7条。

8.2.5.3          环境绩效监测的相关检测设备由人力行政部负责校准或检定,并保持记录。

8.2.5.4          相关文件

   《环境绩效监测程序》

8.2.6          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测量和监视

公司制定并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测量程序》,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及其绩效进行监测与测量,确保体系运行有效。

8.2.6.1                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测量和监视包括主动性监测、被动性监测:

a)         主动性监测

——对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实现程度的监测;

——职业健康安全运行过程是否符合运行准则的监测;

——合规性评价,见本手册8.2.7条。

b)        被动性监测

——事故、事件和职业病统计、报告;

——其他不良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证据。

c)  保存监视测量的相关记录。

8.2.6.2          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测的相关检测设备由行政部负责校准或检定,并保存记录。

8.2.6.3          当监测与测量中发现不符合时,执行《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

8.2.6.4          相关文件

《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测量程序》

《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程序》

8.2.7          合规性评价

8.2.7.1                公司制定并实施《合规性评价程序》,以定期评价对适用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

a)        确定适用于本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和重要危险源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具体条款;

b)        确定贯彻实施的保证措施;

c)        测量对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

d)        给出评价结论(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

e)        填写“合规性评价表”。

8.2.7.2                当评价中发现未满足法规要求时,按照《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8.2.7.3                相关文件

《合规性评价程序》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

8.3           不合格/不符合控制

8.3.1          不合格品控制

8.3.1.1    公司制定并实施《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对生产过程及产品交付后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有效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包括:

a)     规定不合格品处置的职责权限;

b)    准确记录不合格事实;

c)    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

d)    评价不合格品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确定不合格品的处置途径:

——返工

——让步接收(特采)

——让步放行

——拒收(退货)

——降级(次)或报废

e)     按处置决定及时处置不合格品,防止其非预期使用和交付;

f)     保持对不合格品的性质与处置的相关记录。

8.3.1.2     相关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8.3.2          事故、事件/事件调查、不符合控制

8.3.2.1    公司制定并实施《事故、事件/事件调查、不符合控制程序》,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中出现的事故、事件、不符合予以控制,以减小其产生的影响。包括:

a)         规定对事故、事件、不符合调查和处理的职责权限;

b)        识别、报告事故、事件、不符合;

c)        采取措施处理事故、事件、不符合,减小其造成的影响;

d)        对事故、事件、不符合进行调查,确定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执行《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

e)         保持对事故、事件、不符合处理的相关记录。

8.3.2.2    相关文件

《事故、事件/事件调查、不符合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

8.4              数据分析

通过应用统计技术,收集、整理、分析适当的数据,以便证实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机会。

8.4.1       行政部负责组织数据分析过程:

——行政部对内部审核、外部审核及管理评审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分析;

——业务部收集供方、顾客满意、顾客投诉方面的信息并进行分析;

——生产技术部收集生产过程监视测量和分包方的信息,并进行分析;

——机修人员负责收集设备运行的信息,并进行分析;

——品管部收集与产品质量方面的信息并进行分析;

——行政部负责收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的内外部信息并进行分析。

8.4.2       各部门在收集和分析数据时可选择应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工具,如流程图、抽样检测、调查表、排列图、因果图等。

8.4.3       数据分析可以专项报告、工作总结等形式来表达。

8.4.4          当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产品或过程存在问题时应认真寻找原因,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具体执行《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

8.4.5          相关文件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

8.5               改进

8.5.1       持续改进

8.5.1.1    公司通过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应用适宜的统计技术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等途径持续改进管理体系。

8.5.1.2    日常的改进活动由各部门组织实施。各部门通过数据分析明确需要改进的区域和项目,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实现管理体系过程的持续改进。

8.5.1.3    重大的、长远的改进项目,通过开展管理评审,评价管理体系变更或改进的需求,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策划制定改进措施,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8.5.2       纠正措施

公司制定并实施措施,对管理体系运作和产品实现中出现的不合格/不符合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不符合原因,防止不合格/不符合再发生。

8.5.2.1    采取纠正措施的时机:

a)       顾客和相关方投诉;

b)       过程或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

c)       政府机构检查发现的重大问题;

d)       出现环境重大污染或安全事故;

e)       管理评审决定的改进措施;

f)       内、外部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

g)       其他不符合方针、目标和管理体系要求的情况。

出现上述情况时,由责任部门负责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经分管领导批准后予以实施。

8.5.2.2    采取纠正措施的步骤:

a)         评审不合格/不符合;

b)         确定不合格/不符合的原因;

c)         评价确保不合格/不符合不再发生的措施需求;

d)         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

e)         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

f)         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8.5.2.3    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的不合格/不符合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8.5.2.4    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由相关部门提交管理评审。

8.5.3       预防措施

公司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对管理体系运作和产品实现中潜在的不合格/不符合采取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不符合原因,防止不合格/不符合的发生。

8.5.3.1    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过程和产品的监视测量、数据分析、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测等方法,识别潜在的不合格/不符合和安全隐患,由责任部门负责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并经分管领导批准后予以实施。

8.5.3.2    采取预防措施的步骤:

a)       确定潜在不合格/不符合及其原因;

b)       评价防止不合格/不符合发生的措施需求;

c)       确定并实施所需的措施;

d)       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

e)       评审所采取的预防措施。

8.5.3.3    预防措施应与潜在不合格/不符合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8.5.3.4    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由相关部门提交管理评审。

8.5.4       相关文件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

 

 

 

 

 

 

 

 

 

附录A  程序文件目录

序号

文件名称

编号

1.        

文件控制程序

XX/CX01-2014

2.        

记录控制程序

XX/CX02-2014

3.        

内部审核程序

XX/CX03-2014

4.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XX/CX04-2014

5.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

XX/CX05-2014

6.        

培训管理程序

XX/CX06-2014

7.        

设备管理程序

XX/CX07-2014

8.        

合同评审程序

XX/CX08-2014

9.        

采购控制程序

XX/CX09-2014

10.     

XX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XX/CX10-2014

11.     

产品监视测量程序

XX/CX11-2014

1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管理程序

XX/CX12-2014

13.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

XX/CX13-2014

14.     

目标、指标方案管理程序

XX/CX14-2014

15.     

信息沟通交流程序

XX/CX15-2014

16.     

环境运行控制程序

XX/CX16-2014

17.     

相关方管理程序

XX/CX17-2014

18.     

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

XX/CX18-2014

19.     

环境绩效监测程序

XX/CX19-2014

20.     

合规性评价程序

XX/CX20-2014

2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

XX/CX21-2014

22.     

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

XX/CX22-2014

23.     

事故、事件调查、不符合控制程序

XX/CX23-2014

24.     

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测程序

XX/CX24-2014

25.     

管理评审程序

XX/CX25-2014

 

 

 

 

 

 

 

 

 

 

 

 

附录B 文件修改控制页

序号

条款号

修改通知单号

修改日期

修改人

      

 

 

 

 

 

 

 

 

 

 

 

 

 

 

 

 

 

 

 

 

 

 

 

 

 

 

 

 

 

 

 

 

 

 

 

 

 

 

 

 

 

 

 

 

 

 

 

 

 

 

 

 

 

 

 

 

 

 

 

 

 

 

 

 

 

 

 

 

 

 

 

 

 

 

 

 

 

 

 

 

 

 

 

 

 

 

 

 

 

 

 

 

 

 

 

 

 

 

 

 

 

 

 

 

 

 

 

 

 

 

 

 

 

 

 

 

 

 

 

 

 

 

 

 

 

 

 

 

 

 

 

 

 

 

 

 

 

 

 

附录一   生产工艺简易流程图

 

 

XXXXX)有限公司

 

生产工艺简易流程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