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琴瑟声起入诗词,岁月莫不静好

 王哪儿蹽儿啊 2015-05-01



《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古典君: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至于诗的末句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

 
 

《锦瑟》

【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古典君: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孤桐》

【宋代】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古典君:这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诗,是诗人表明立志改革决心的宣言书。以形象的孤桐自喻,却给人以坚定亲近之感,令人赞佩,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送剑与傅岩叟》

【宋代】辛弃疾


镆邪三尺照人寒,且挂空斋作琴伴,

试与挑灯子细看,未须携去斩楼兰。


古典君:本诗虽仅四句,但抒发的感情却是激烈慷慨,充满一股悲愤之气。想辛弃疾自南归以来,念念不忘的是收复失地,以成一个完整的南北统一的太平世界。但腐朽的南宋王朝却在与金人的长期对垒中日渐丧失了自己的优势,诗人也在这无限期的闲置中虚度了自己的青春岁月,所有这一切,铸成诗人这一首表达自己痛心疾首、极度遗憾之情的诗篇。




《感春》

【唐代】李贺


日暖自萧条,花悲北郭骚。

榆穿莱子眼,柳断舞儿腰。

上幕迎神燕,飞丝送百劳。

胡琴今日恨,急语向檀槽。


古典君:《感春》是诗人在春日感于自己的贫困落魄、不为世用,抒发愁闷之作。杜牧评其诗为“怨恨悲愁”。“胡琴”成为了诗人排遣苦闷的工具,而“琴槽”则成为了诗人诉说心事的对象。诗人对这一连串的意象,进行了极力的渲染烘托,展示了一种饱“悲”之美,借以强化了诗人的悲惨不幸。



《题玉泉溪》

【唐代】湘驿女子


红叶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古典君:湘驿女子的姓名、身世已不传,只能从她留下的这首诗中,窥见其生活的片断和诗才之一斑。全诗四句,二十字,描写一个失去幸福的爱情生活的女子心灵上的痛楚。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模声绘色,形象鲜明,艺术概括力很强。




《琴诗》

【宋代】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古典君: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唐代】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古典君:用语不加藻饰,平淡自然。他所追求的乃是整首诗的深厚和雅。清人纪昀说得好:“此种诗当于神骨气脉之间得其雄厚之味,若逐句拆开,即不得其佳处。如但摹其声调,亦落空腔”。全诗通篇情景合一,从优美的意象描写中自然地流露感情,胜于一般的离别之作。

 
 

《潇湘神·斑竹枝》

【唐代】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

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古典君:这是刘禹锡拟民歌体之作。诗中叙写舜帝与娥皇、女英二妃的故事。这个生离死别的故事本身就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因而诗人也着意渲染其忧思伤感、哀怨凄凉的情调。作者充分利用潇湘地理风物,婉转复沓,深得民歌一唱三叹之妙。全词借咏斑竹以寄怀古之幽思。“深夜月明”,潇湘泛舟。作者触景生情,怀古抒怀。全词哀婉幽怨,思绪缠绵,体现了梦得词的风格特色。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宋代】李清照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沉沉,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古典君:小、闲、深,正是空闺写照。而春色深浓,未许泄漏,故重帘不卷,一任暗影沉沉。春情躁动,更不能形之言语,只可托之瑶琴矣!

整理|古典君

转载请联系古典君

注明来自古典书城ID“gudianshuche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