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靳瑞教授临证医话

 明醫 2015-05-01
 



        "靳三针"疗法,以其独特的组方配穴,卓著的疗效蜚声海内外。靳瑞教授虽年近八旬,却健朗豁达,临诊施治,总不厌其烦。今拾其医话,择其要者录于此。 

一.持针

        靳师施针时,必神闲气定,专心致志,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云:"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他持针方式亦较为独特,常以右手拇、食、中指挟持针柄,将针尖轻置于穴位皮肤表面,然后将拇食二指互相推前退后,捻动针柄,在捻转时适当用力压下,针尖可迅速透皮而无痛。然后边行针边体会手下针感,得气即止。捻转时要求医生集中精神运用腕力和指力到针上,并注意针体垂直,不要弯曲,转动应小于90°,以免滞针。靳师认为,这种进针方式,取穴准确,随着针尖接触皮肤至针入皮下、肌层,患者精神亦高度集中于所刺激之穴位,这样医患二者神气贯通,疗效往往更为显著。针刺应做到"有根"、"有神",所谓"有根",即指针体应能直立固定,不可松松垮垮,东倒西歪;"有神",是指针下要沉涩紧,即得气,若如针破棉絮,则应候气、催气。 

二.组方

        "靳三针"疗法确立了许多成方,其组穴方法主要包括4个方面:第一,对于局部症状突出,或病变所涉及的组织较单一,靳师常以病灶的周围或其上、中、下三部选穴配方。如耳三针位于耳廓前、后方;鼻三针位于鼻柱之两侧上、中、下缘;坐骨针则位于坐骨神经于分布的上、中、下部。这类组方,往往力专效宏。第二,根据脏腑辨证组穴配方。如定神针、定神三穴,均位居额前之阳位,主动。凡阳热有余之症,均可主治。定神Ⅱ、定神Ⅲ针,内属于胆经,胆主决断,且胆与肝相表里,肝为将军之官,开窍于目,藏魂;定神Ⅰ针处于督脉中,督脉内连于脑。故三穴合用,尤适宜于阳热有余引起的神志不宁,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差等症。第三,根据经脉循行组穴。如足智针,即是根据肾经起于足小趾之下,斜行于足心,故泉中、泉中内可加强涌泉穴的治疗作用,治疗脑神醒而不清之类的疾病,如自闭症有非常明显的效果。第四,根据腧穴协同功能组方。如智三针由神庭、本神组成,这三个穴位均含有"神"之意,"神"乃情感智力的源泉,此三穴合用,可主治神志、智力障碍性疾病,靳师常用它们治疗弱智儿童、老年性痴呆,效果良好。 

三.定穴

        靳师常言,穴位是千百年来,医生们在无数病人身上使用、筛选,最后保留下来的疗效确切的刺激点,是针灸学的瑰宝,决不可轻易更改,但是,临床上要想把穴位用得得心应手,就不能胶柱鼓瑟,必须知常达变,方能治人之所不能治。靳师熟读古医经,早年在教学中又曾做过细致的尸体解剖工作,给学生授穴位定位课时,常常在讲台上支着标本,仔细厘定,所以对穴位的层次解剖结构烂熟于胸,加上长期的临床细心揣摸,因而对穴位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比如内关穴,《针灸甲乙经》定位是在掌后去腕2寸,教科书《腧穴学》上说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这种定位是绝对正确的,但当治疗肢体偏瘫、上肢麻木,要刺激正中神经效果才会理想时,取穴应偏桡侧一点。又如委中穴,在腘横纹中央,实际取穴偏外侧一点更易得气。再如秩边穴,用一夫法取之很容易刺激到坐骨神经,产生与环跳穴同样强烈的针感。在临床上,病人常常反映靳师针灸感应来得快而强烈,这与他善于定穴是密切相关的,亦体现了针道微妙,非聪颖善悟者难以得之。 

四.调神

        靳师言,医术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同时是一门艺术,医生面对的不单纯是一个疾病,同时是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人。《素问·宝命全形论》云:"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一日治神",将调神摆在很高的地位。这里的神,一指病人精神状态,一指医生精神专一。《类经·针刺类》日:"医必以神,乃见无形,病必以神,血气乃行,故针以治神为首务。"靳师常说,病人身患痼疾,是一苦,承受针灸的皮肉之痛,是二苦,所以为医者定要有仁爱之心。靳师临诊时,一方面非常严肃认真,另一方面在治疗当中有时也会用玩笑来开导病人,消除其紧张状态或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五.论针灸的作用途径

        针灸的作用是以多环节、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为特点,通过广义的经脉系统而发挥的。所谓广义的经脉系统.应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和功能的网状系统,不同针灸方法可重点作用于其不同层面而发挥作用。在古人的论述中,它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其"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是人体的唯一调控系统,可以"决死生,处百病"。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它却折射着神经、血管、淋巴、内分泌、运动等各个系统的影子。溯其因,可能在《内经》时代,"经"之原意为"纵丝",即直行主干之意,较粗大的神经纤维、血管、淋巴管及各主要肌束的走向,粗略地"剖而视之"是完全可见的,都符合当时"经"之内涵,故被纳入经之范畴,应是合情合理的,现代人回头再来看经脉系统,其内涵中能窥见这些组织也是合理的。当时的一些直观认识加上长期医疗活动中古医家对人体生理、病理规律的总结和思辨,最终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繁杂的人体调控系统-- 广义经脉系统。神经系统其实已包含在古代大经脉系统之内,当然古医家对神经系统的认识是模糊的,远不如今日之深刻、精细。针刺研究推动了当代神经科学的发展(如针刺镇痛),现代医家运用当代的神经科学也发展了针灸疗法,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脉系统的内涵及其表达也应该随之有所更新,守住老概念不放,势必阻碍针灸学的发展。 

六.求实、创新是业医者应有的素质,疗效是业医者之根本

        靳师言,为医者第一是应该谦虚,人有一技长于我,则不论尊卑均应虚心求教,此为求实;第二应该勤于思考,要有自己的主见和创见。"靳三针疗法"也就是在博采众家之长,结合靳师数十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求实、创新而形成的靳三针自成体系,法度严谨,主要体现在其取穴、配穴、进针方向、补泻手法、留针时间甚至加用电针的方式都有自己的规范,这些规范有其理论基础,但最终的确定是以临床疗效为根本的。如过敏性鼻炎,两侧鼻前庭为主要受犯部位,迎香穴往往横刺,向鼻翼方向较好;慢性鼻炎时迎香则宜向上沿鼻唇沟斜刺。又如治疗坐骨神经痛时,靳师言,要想提高疗效,可加电,用连续的密波,强度以病人感到舒服为好,时间可达30min。古人有云:"医者父母心。"靳师平日躬身忙碌于病人之间,生活简朴之极,常言:"平生开心事,莫过于治好患者的病,这种开心,用多少钱也买不到。"其高尚的医德,亦足以令人高山仰止。 
瑞教授临证医话

        "靳三针"疗法,以其独特的组方配穴,卓著的疗效蜚声海内外。靳瑞教授虽年近八旬,却健朗豁达,临诊施治,总不厌其烦。今拾其医话,择其要者录于此。 

一.持针

        靳师施针时,必神闲气定,专心致志,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云:"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他持针方式亦较为独特,常以右手拇、食、中指挟持针柄,将针尖轻置于穴位皮肤表面,然后将拇食二指互相推前退后,捻动针柄,在捻转时适当用力压下,针尖可迅速透皮而无痛。然后边行针边体会手下针感,得气即止。捻转时要求医生集中精神运用腕力和指力到针上,并注意针体垂直,不要弯曲,转动应小于90°,以免滞针。靳师认为,这种进针方式,取穴准确,随着针尖接触皮肤至针入皮下、肌层,患者精神亦高度集中于所刺激之穴位,这样医患二者神气贯通,疗效往往更为显著。针刺应做到"有根"、"有神",所谓"有根",即指针体应能直立固定,不可松松垮垮,东倒西歪;"有神",是指针下要沉涩紧,即得气,若如针破棉絮,则应候气、催气。 

二.组方

        "靳三针"疗法确立了许多成方,其组穴方法主要包括4个方面:第一,对于局部症状突出,或病变所涉及的组织较单一,靳师常以病灶的周围或其上、中、下三部选穴配方。如耳三针位于耳廓前、后方;鼻三针位于鼻柱之两侧上、中、下缘;坐骨针则位于坐骨神经于分布的上、中、下部。这类组方,往往力专效宏。第二,根据脏腑辨证组穴配方。如定神针、定神三穴,均位居额前之阳位,主动。凡阳热有余之症,均可主治。定神Ⅱ、定神Ⅲ针,内属于胆经,胆主决断,且胆与肝相表里,肝为将军之官,开窍于目,藏魂;定神Ⅰ针处于督脉中,督脉内连于脑。故三穴合用,尤适宜于阳热有余引起的神志不宁,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差等症。第三,根据经脉循行组穴。如足智针,即是根据肾经起于足小趾之下,斜行于足心,故泉中、泉中内可加强涌泉穴的治疗作用,治疗脑神醒而不清之类的疾病,如自闭症有非常明显的效果。第四,根据腧穴协同功能组方。如智三针由神庭、本神组成,这三个穴位均含有"神"之意,"神"乃情感智力的源泉,此三穴合用,可主治神志、智力障碍性疾病,靳师常用它们治疗弱智儿童、老年性痴呆,效果良好。 

三.定穴

        靳师常言,穴位是千百年来,医生们在无数病人身上使用、筛选,最后保留下来的疗效确切的刺激点,是针灸学的瑰宝,决不可轻易更改,但是,临床上要想把穴位用得得心应手,就不能胶柱鼓瑟,必须知常达变,方能治人之所不能治。靳师熟读古医经,早年在教学中又曾做过细致的尸体解剖工作,给学生授穴位定位课时,常常在讲台上支着标本,仔细厘定,所以对穴位的层次解剖结构烂熟于胸,加上长期的临床细心揣摸,因而对穴位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比如内关穴,《针灸甲乙经》定位是在掌后去腕2寸,教科书《腧穴学》上说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这种定位是绝对正确的,但当治疗肢体偏瘫、上肢麻木,要刺激正中神经效果才会理想时,取穴应偏桡侧一点。又如委中穴,在腘横纹中央,实际取穴偏外侧一点更易得气。再如秩边穴,用一夫法取之很容易刺激到坐骨神经,产生与环跳穴同样强烈的针感。在临床上,病人常常反映靳师针灸感应来得快而强烈,这与他善于定穴是密切相关的,亦体现了针道微妙,非聪颖善悟者难以得之。 

四.调神

        靳师言,医术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同时是一门艺术,医生面对的不单纯是一个疾病,同时是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人。《素问·宝命全形论》云:"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一日治神",将调神摆在很高的地位。这里的神,一指病人精神状态,一指医生精神专一。《类经·针刺类》日:"医必以神,乃见无形,病必以神,血气乃行,故针以治神为首务。"靳师常说,病人身患痼疾,是一苦,承受针灸的皮肉之痛,是二苦,所以为医者定要有仁爱之心。靳师临诊时,一方面非常严肃认真,另一方面在治疗当中有时也会用玩笑来开导病人,消除其紧张状态或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五.论针灸的作用途径

        针灸的作用是以多环节、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为特点,通过广义的经脉系统而发挥的。所谓广义的经脉系统.应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和功能的网状系统,不同针灸方法可重点作用于其不同层面而发挥作用。在古人的论述中,它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其"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是人体的唯一调控系统,可以"决死生,处百病"。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它却折射着神经、血管、淋巴、内分泌、运动等各个系统的影子。溯其因,可能在《内经》时代,"经"之原意为"纵丝",即直行主干之意,较粗大的神经纤维、血管、淋巴管及各主要肌束的走向,粗略地"剖而视之"是完全可见的,都符合当时"经"之内涵,故被纳入经之范畴,应是合情合理的,现代人回头再来看经脉系统,其内涵中能窥见这些组织也是合理的。当时的一些直观认识加上长期医疗活动中古医家对人体生理、病理规律的总结和思辨,最终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繁杂的人体调控系统-- 广义经脉系统。神经系统其实已包含在古代大经脉系统之内,当然古医家对神经系统的认识是模糊的,远不如今日之深刻、精细。针刺研究推动了当代神经科学的发展(如针刺镇痛),现代医家运用当代的神经科学也发展了针灸疗法,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脉系统的内涵及其表达也应该随之有所更新,守住老概念不放,势必阻碍针灸学的发展。 

六.求实、创新是业医者应有的素质,疗效是业医者之根本

        靳师言,为医者第一是应该谦虚,人有一技长于我,则不论尊卑均应虚心求教,此为求实;第二应该勤于思考,要有自己的主见和创见。"靳三针疗法"也就是在博采众家之长,结合靳师数十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求实、创新而形成的靳三针自成体系,法度严谨,主要体现在其取穴、配穴、进针方向、补泻手法、留针时间甚至加用电针的方式都有自己的规范,这些规范有其理论基础,但最终的确定是以临床疗效为根本的。如过敏性鼻炎,两侧鼻前庭为主要受犯部位,迎香穴往往横刺,向鼻翼方向较好;慢性鼻炎时迎香则宜向上沿鼻唇沟斜刺。又如治疗坐骨神经痛时,靳师言,要想提高疗效,可加电,用连续的密波,强度以病人感到舒服为好,时间可达30min。古人有云:"医者父母心。"靳师平日躬身忙碌于病人之间,生活简朴之极,常言:"平生开心事,莫过于治好患者的病,这种开心,用多少钱也买不到。"其高尚的医德,亦足以令人高山仰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