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拒收「红包」协议,适得其反的道德胁迫?

 渐近故乡时 2015-05-02

这是项带有职业污辱性的协议,不仅践踏了医生的尊严,也增加了患者对医生的负面情绪。这份协议约束不了收红包的人,但会让所有医生颜面尽失。

——丁香园站友 superdoctor


一年前,卫计委发布通知,要求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开展和住院患者签署《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的工作,到 2015 年 5 月 1 日,这项协议已经执行整整一年了,那么效果如何呢?


针对这项协议的执行情况,调查派进行了一次特别调查,共有 13 698 名医生参与,其中有 13 342 名来自二级以上医院,属于《通知》的约束人群。


1
8 成医生需签署该协议


调查显示,82% 的医生需要和住院患者签署协议,其中 63% 需要严格执行。看来卫计委的一纸通知还是被大多数医院认真贯彻执行的。



然而有人问过医生是否愿意签署这样一份协议吗?调研中不少医生表示出了对这项协议的反感,认为这项协议大多时候变成了形式,还增加了文书的工作量,不仅挡不住送红包收红包的现象,还伤了大多数不收红包医生的心。


2
如未签署,过半医生将遭受处罚


医院的认真贯彻执行,还体现在处罚措施上。52% 的医生表示如果不和住院患者签署协议,将会遭受处罚。处罚方式以罚款为主,同时通报批评和病例、质控扣分也是医院主要采用的手段。



3
协议签署后,收效甚微


那么这一纸协议达到目的了吗?协议签署后,患者还会再给红包吗?66% 的医生表示协议签署前后,送红包的人数没有什么变化,只有 26% 的医生表示,要求签署协议后,送红包人数减少了。


充满讽刺的是,8% 的医生表示要求签署协议后,送红包的人数还增加了。有医生表示「本来就没打算送红包的患者会感到莫名其妙,签这样的协议似乎是提醒人家送红包,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


4
协议作用未突显,医生给差评


对此协议,医生们的态度如何?总的来说,93% 的医生不认可这项协议,其中 67% 的医生认为这项协议是无用且荒谬的。有医生反映,「每次叫家属签这个协议时,总有种抬不起头的感觉。」


在给协议承载的阻止患者送红包、阻止某些医生收红包和缓和医患关系三项作用打分时,过半的医生选择打 0 分,完全无效。



患者给医生送红包是由过去郎中行医治病,患者为了感谢而送给郎中食物、用品等逐渐演化而来,如今却在患者心中形成了「如果不给医生送好处,医生就不会尽力」这样一种误解。


而《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本身形式主义太强,约束力太弱,不仅无法消除这种误解、杜绝红包现象,反而容易加重患者的误解引起医生的反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