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化,永远的教学追求 ——读巴班斯基的《论教学过程最优化》之感 盐池三中 孙永珍 教育体育局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陶冶教师情操,丰厚教师教育理论和人文素养,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推动构建高效课堂工作深入开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中,开展教育名著阅读活动。在这次教育名著阅读活动中,我有幸拜读了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巴班斯基的《论教学过程最优化》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大开眼界。我深深地感受到,我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今天,这本书倡导的教育教学观念对我们有着多么重要的指导意义。 初读巴班斯基的《论教学过程最优化》这本书,我感觉过于理论化,叙述多,显得十分单调,但慢慢品读,逐渐嚼出真味来。作者从宏观到小的细节对我们的教学非常实用。作者的中心内容是只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才有可能减轻老师和学生的负担,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现代教育论指出:课堂教学要以教师创造性地教为主导,以学生探索性地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成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要千方百计地为全体学生提供观察、操作、试验以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交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前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么,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关键是什么呢?通过认真阅读和反思,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有的教师认为,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教材是全国统一编印的,教学内容已经是编好的,怎么才能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应做好以下几点: 1、钻研教材,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学内容。通过熟悉钻研教材后,若发现内容不够完善,教师可通过借助教学参考书和有关该学科的书籍予以解决,甚至要寻找更多与本课相关的材料来充实教材。同时,还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到生活中寻找典型的新鲜的实例来补充。因地制宜,充分体现地域特点和学生学习情况,即教学内容的现实化。利用学生周围现实中所熟悉的事实、例子,探讨并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促进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达到牢固掌握知识,切实保证提高规定时间内的教学效果和质量,达到最优化的目的,避免少走弯路。 2、从已给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做适当的整合,选择最主要的适合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讲解,甚至在课下复习巩固时把注意力也集中在这些教学内容上。 3、进行学科间协调是课堂教学内容最优化的另一个重要的手段。学科之间教材不协调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现象:降低教学效率,花费过多的教学时间,还会有一些不好的后果,一方面是教材过多重复;另一方面又很少考虑学生已经掌握相关学科的材料,依靠这些材料,可以简化教学,加速获得所期望的成果。在解释某些概念时,学科之间不能协调一致,就会有碍于学生掌握这些概念,使他们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他学科的一些概念。 4、按照教材规定合理预设所授教学内容的教学时间,必须确定新授教学内容的每一环节所需的时间,如果发现,所授内容与预设时间不一致,那就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确保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所谓教学方法最优化,就是选择对一节课来说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部分之一。但是,根据每节课所授课型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所选择的教学方法也不同,这就是教无定法。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使用多样的方法,如果单一使用一两种方法,或者盲目照搬别人先进的理念方法,都有悖于最优组合。 要掌握选择适合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就必须明确认识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变通地使用教育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并能为学生认知能力的顺利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生搬硬套,形而上学必将把教育教学带入死胡同。 三、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对教育来说,需要的并不是大量时间,而是合理地使用少量时间。教学实践证明:那种只埋头教书,一味地钻研教材,不关注学习情况,不研究学生的教学是很难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唯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产生教育教学的火花,才能达到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达到教育教学过程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不仅取决于教学方法,而且取决于教学的组织形式。外出观摩学习了山西太谷的高效课堂教学,一次次聆听了专家教授的讲座指导,承担我县高效课堂改革重任,在课改的实践中,通过学生自主,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极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事实证明,只有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承担课改试点学校的一员,我在短短的课改路上已尝到了甜头,痛并快乐着,我会在这条路上自信执着地走下去。 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除了以上几点外,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要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博览教育教学书籍,用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武装自己,借鉴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这样才能使自己站在讲台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