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始祖文化寻踪(二)庖牺氏时代

 关心明天 2015-05-02

华夏始祖文化寻踪(二)庖牺氏时代(上)

太昊伏羲氏  女娲氏  共工氏等

(《册府元龟.帝王部.帝系》:“太昊之前,谱牒盖阙,帝鸿之後,世绪具存。”“太昊庖牺氏风姓,母曰华胥,作网罟以畋渔取牺牲,故天下号曰庖牺氏(一云:取牺牲以充庖厨,故曰庖牺氏。是为牺皇後世音谬,谓之伏牺,或谓之宓牺),一号皇雄氏,继天而王。故曰帝太昊。庖牺氏没,女娲氏立,为女皇(一云女帝),亦风姓,承庖牺制度。女娲氏没,次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浑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凡十五世,皆袭庖牺之号。”《册府元龟.帝王部.诞圣》:“伏羲氏母曰华胥燧人之世有大人之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帝於成纪。”《皇王世纪》“燧人氏没,庖牺氏代之,继天而生,首德於木,为百王先。帝出於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称太昊。制嫁娶之礼,取牺牲以充庖厨,故号曰庖牺皇。後世音谬,故或谓之,“宓牺”。(一解云:   钻木作火是燧人氏宓古伏字。後误以宓为密,故号曰密牺。)一号雄皇       还是伏羲之后?伯牛是谁?
氏,在位一百一十年。”《河图》:“伏牺禅於伯牛,钻   
木作火。”)

            文化标志

伏     羲  华(太  昊) 花?(庖牺氏)(伏  牺)仰韶、大汶口 文化?      昊,伏羲曦? 太阳崇拜? 祭天後   山东大汶口文化(    陶器上有含太阳的符号,似有“以火承天”或“ 以木承天”之意,是否“炅、杲、 昊、旵或皇”字?庖牺后世音谬作伏羲?或“畋渔取牺牲”祭献于天?这显然是文明的一大进步。至于此前以何为牺牲不得而知。以人为王替代以天为王,人类自我意识觉醒,人的地位大幅提高,这是人本主义文化的开端。伏羲-太昊-仰韶?大汶口仰韶良渚文化三星堆都有阳鸟图案器物。 伏羲雷泽、瓠子河、汶水相距很近。仰 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与伏羲女娲时代极有可能相关。大汶口文化陶器有鱼网图案庖厨与龙的关系?龙生九子:其一饕餮,是猪吗? 红山、良渚文化有似龙器物和图案濮阳6500年前古墓有贝类拼成龙虎天文图

(《册府元龟.帝王部.帝系》:“母曰华胥”  

《册府元龟.帝王部.诞圣》:“伏羲氏母曰华胥燧人之世有大人之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帝於成纪。”华,或昊英氏-花?)                    
           以畋渔取牺牲别献(《礼含文嘉》:“伏者,别也。牺者,献也,法也。伏牺德洽上下,天应之以鸟兽文章,地应之以龟书。伏牺乃则象作《易》卦。”伏牺即别献。之前献什么?)

     

     (《皇王世纪》:“故号曰庖牺皇。世音谬,故或谓之,“宓牺”。一解云:宓古伏字。後误以宓为密,故号曰密牺。)”《皇王世纪》 :“燧人氏没,庖牺氏代之,继天而生,首德於木,为百王先。帝出於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称太昊。”     

     帝学之本   宋范祖禹《帝学》:“伏羲氏德合”  天地,通于神明。始画八卦,以开物成务,故孔子言《易》于伏羲;肇有书契,以纪万物,而治道可传于后,至尧而大备,故孔子序《书》始于尧。其前岂无圣    
人哉?盖其世远,不可以为法也。杨雄曰:法始乎伏羲而成乎尧,匪伏匪尧,礼义哨哨,圣人不取也。后世帝王之学本伏羲,”)     

    雷泽(《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魏书 地形志二上》“濮阳郡晋置,……城阳二汉、晋属济阴,后属。有瓠子河、雷泽。”《水经注》二十四卷“又东北过廪邱县为濮水。瓠河又右迳雷泽北,其泽薮在大城阳县故城西北一十馀里,昔华胥履大迹处也。其陂东西二十馀里,南北一十五里,即舜所渔也。泽之东南即成阳县,”四十卷“震泽在吴县南五十里。……雷泽在济阴成阳县西北。”)

           蜥?伏蜥?  (后世以蜥象征?伏蜥?匍伏的 蜥?或是降伏蜥?)
           网罟、畋渔
鱼?(《册府元龟.帝王部.帝系》“作网罟以畋渔取牺牲” 《易下·系辞》:   “结绳而为网罟,以畋以渔,盖取诸《离》。”)

           龙、龙师 龙身人头 人头蛇身雷神?鼓腹-鼓?龙?

(《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曰:……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 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册府元龟.帝王部.符瑞》:“太昊伏羲氏受龙图画八卦有景龙之瑞 。”《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帝系谱》:“伏牺,人头蛇身,以十月四日人定时生。《皇王世纪》:“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蛇身人首,有圣德,都陈。”)

           庖厨 庖牺  方牙 九庖之官      看来山东的烹饪传统始于伏羲时代。方牙-东周时齐桓公有易牙,为庖厨。仰韶、大汶口文化 有类似阴阳的图案

    (《册府元龟.帝王部.帝系》:“一云:取牺牲以充庖厨,故曰庖牺氏。”崔实《政论》:“太昊之世,设九庖之官。”《易通卦验》:“宓牺方牙苍精作《易》,无书以画事。 ”)                              

   制嫁娶之礼(《皇王世纪》:“制嫁娶之礼,取牺牲以充庖厨,故号曰庖牺皇。)
    八卦 阴阳 象天 法地(《易下·系辞》:“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中   观鸟兽之文,与天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结绳而为网罟,以畋以渔,盖取诸《离》。”《册府元龟.帝王部.符瑞》:“太昊伏羲氏受龙图画八卦有景龙之瑞。”《易坤灵图》:“宓牺时,立元部,民易理。”《易通卦验》:“宓牺方牙苍精作《易》,无书以画事。郑玄曰:宓牺时质朴,作易以为政令而不书,但以画其事之形象而已。”《春秋内事》:“伏牺氏以木德王天下。天下之人未有室宅,未有水火之和,於是乃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始画八卦,定天地之位,分阴阳之数,推列三光,建分八节,以文应气,凡二十四气,消息祸福,以制吉凶。”)

           天书?画事  一种文字?或符号?或几种?龙图?始作书契?鸟兽文章 龟书 则象作《易》卦,半坡遗址陶片上抽象符号?

(《易通卦验》:“宓牺方牙苍精无书以画事。「郑玄曰:宓牺时质朴,作易以为政令而不书,但以画其事之形象而已。」”《帝学》:“上古结绳而治,伏羲始作书契,百官以治,万民 以察。”《册府元龟.帝王部.符瑞》:“太昊伏羲氏受龙图画八卦有景龙之瑞。”“《礼含文嘉》:“伏者,别也。牺者,献也,法也。伏牺德洽上下,天应之以鸟兽文章,地应之以龟书。伏牺乃则象作《易》卦。””)

           琴?(《魏书.乐志五》:“伏羲弦琴”《旧唐书.音乐志二》“琴,伏羲所造。琴,禁也,夏至之音,阴气初动,禁物之淫心。五弦以备五声,武王加之为七弦。琴十有二柱,如琵琶。”《隋书.音乐志下》:“丝之属四:一曰琴,神农制为五弦,周文王加二弦为七者也。)
           瑟  (《旧唐书.音乐志二》:“瑟,昔者大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不能自止,破之为二十五弦。大帝,太昊也。”《隋书.音乐志下》:“丝之属四:一曰琴,神农制为五弦,周文王加二弦为七者也。二曰瑟,二十七弦,伏牺所作者也。”
      《太平御览》“《皇王世纪》曰:太昊帝庖牺氏,......都陈。作瑟三十六弦。魏陈思王曹植《庖牺赞》曰:木德风姓,八卦创焉。龙瑞名官,法地象天。庖牺厨祭祀,罟网鱼畋。瑟以象时,神德通玄。”)
           木、树? 三星堆遗址有类似青铜树。

(《皇王世纪》“燧人氏没,庖牺氏代之,继天而生,首德於木,为百王先。帝出於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称太昊。”《册府元龟.帝王部.运历》:“太昊帝庖牺氏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於木故为太昊帝。”《河图》 “伏牺禅於伯牛,钻木作火。” 《太平御览》引。《山海經.海内 经》:“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 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 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大(?木)百仞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皞爰过,黄帝所为。”《史记》三家注:“正義華陽國志及十三州志云:「蜀之先肇於人皇之際。黃帝為子昌意娶蜀山氏,後子孫因封焉。帝顓頊高陽氏,黃帝之孫,昌意之子,母曰昌僕,亦謂之女樞。

 」”)
           角、衡、连珠(《孝经援神契》:“伏牺氏, 曰角、衡、连珠。(宋均曰: 伏羲木精人也。日角者,骨表,取象日所出房所立有星,衡中有骨表而连珠象玉衡有星也。”)
           仇夷山(《遁甲开山图》:“仇夷山西绝孤立,太昊之治,伏牺生处。”)
           太昊之墟 都陈 陈为地之中, 但要祭日,山东应该也重要?

(《太平御览》“《皇王世纪》曰: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蛇身人首,有圣德,都陈。”《册府元龟.帝     

王部.都邑》:“《传》曰:有宗 庙先君之主曰都巢穴已往栋宇未备顺民迁徙不常厥居伏羲而下可得而纪或基乎!始兴就为之制或测景 地中用安九鼎或相其形胜以从便利故王畿千里法日月之经天府四塞保 河山之固提封万井旁流百川内则阙 庭神丽宫室”“伏羲氏居太昊之墟
                    (今陈州是)。”)
    巴人(《山海经.海内经》“西南有巴国。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蜀(《史记》三家注:“正義華陽國志及十三 州志云:「蜀之先肇於人皇之際。黃帝為子昌意娶蜀山氏,後子孫因封焉。帝顓頊高陽氏,黃帝之孫,昌意之子,母曰昌僕, 亦謂之女樞。」)

(《册府元龟.帝王部.帝系》:“庖牺氏没,女娲氏立,
为女皇(一云女帝),亦风姓,承庖牺制度。”)

                文化标志
            
女    娲  瓠即葫芦及乐器,  生殖文化(女希)(女皇)

(《说文》:“匏:从包从瓠省。包, 取其可包藏物也。”按:“瓠”(hù)葫芦。本义:葫芦的一种,即匏瓜。《旧唐书.音乐志二》:“八音之属,协于八节。匏,瓠也,女娲氏造。列管于匏上,内簧其中,《尔雅》谓之巢。大者曰竽,小者曰和。竽,煦也,立春之音,煦生万物也。竽 管三十六,宫管在左。和管十三,宫管居中。今之竽、笙,并以木代匏而漆之,无复音矣。荆、梁之南, 尚存古制云。”)

           笙、簧 与生殖文化相关(《太平御览》“《礼》曰女娲之笙 簧「女娲,三皇承伏牺者。笙簧, 笙中之簧也。《世本》曰:女娲作笙簧也”《礼记》:“仲夏之月…… 命乐师……调竽、笙、簧”《乐记》: “弦匏笙簧会守拊鼓”。东汉刘熙《释名》:“簧,横也,于管头横施于中也;以竹铁作,于口横鼓之。”

         东汉王符《潜夫论》:“竹簧,削锐其头……傅以蜡蜜。”《魏书.乐志五》:“女娲之簧”《隋书.音乐志
下》:“匏之属二:一曰笙,二曰竽,并女娲之所作也。笙列管十九,于匏内施簧而吹之。竽大,三十六管。”《急就篇》:“冠幘籫簧結髮紐。師古註:簧,卽步搖也。”)
                      
           牛、葫芦?(佤族民间传说:牛驮葫芦逃出      伏羲雷泽、瓠子河、大洪水时,葫芦子生出人类。      汶水相距很近。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与伏羲女娲时代极有可能相关。仰韶文化有葫芦形器。
    “《魏书地形志二上》“濮阳郡晋置,……城阳二汉、晋属济阴,后属。有瓠子河、雷泽。”《水经注》二十四卷“瓠子河出东郡濮阳县北河。县北十里,即瓠河口也。……又东北过廪邱县为濮水。瓠河又右迳雷泽北,其泽薮在大城阳县故城西北一十馀里,昔华胥履大迹处也。其陂东西二十馀里,南北一十五里,即舜所渔也。 泽之东南即成阳县,”)


华夏始祖文化寻踪(二)伏羲氏女娲氏共工氏等--庖牺氏时代(下)

           文化标志(续)

女娲氏      抟土造人 生殖文化?土制人偶?炼石补天? 五色石?大洪水? 人口剧减?           枕方寝绳 鳖足立四极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 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 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淮南子·览冥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 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

 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民生背方州,抱周天,(方州,地也。)

                       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方,矩四寸也。寝绳, 直身而卧也。」”)
           人头蛇身(《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王逸注:“女娲人头蛇身。”《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
      《帝王世纪》:“女娲氏,亦风姓也。承庖牺制度,亦蛇身人首,一号女希,是为女皇。)
           一种婚姻制度(《绎史》卷三引《风俗通》
           女媒          :“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女娲伏羲兄妹通婚?(民间传说)
           女娲冢(《魏书.地形志二中》“任城郡……亢父前汉属东平,后汉、晋属。有亢父城、女娲冢”
《旧唐书.五行志》“乾元二年六月,虢州閺乡县界黄河内女娲墓,天宝十三载因大雨晦冥,失其所在,至今年六月一日夜, 河滨人家忽闻风雨声,晓见其墓踊出,上有双柳树,下有巨石二,柳各长丈馀。郡守图画以闻,今号风陵堆。”《唐会要》卷五十九尚书省诸司下:“天宝十一载五月。潼关口河滩上。有树五株。虽水暴长。亦不漂没。时人谓之女娲墓。是月。因大风。遂失所在。至干元二年六月十八日。虢 州刺史王奇光奏。所部阌乡县界女娲墓。天宝十一载。失所在。今月一日夜。河上侧近忽闻雷声。晓见其墓涌出。上有双柳树。下有巨石。其柳各高丈余。”)
           女娲堡?(《晋书.宗室列传》“后桓温伐关中,命勋出子午道,而为苻雄所败,退屯于女娲堡。”)
           女娲祠(《水经注.渭水上》:“瓦亭水又西南,出显亲峡,石岩水注之。水出北山,山上有女娲祠。庖犠之后有帝女娲焉,与神农为三皇矣。其水南流,注瓦亭水,瓦亭水又西南迳显亲县故城东南,”)

(《帝王世纪》:“女娲氏,亦风姓也。承庖牺制度,亦蛇身人首,一号女希,是为女皇。未有诸侯,有共
工氏,任智刑以强,伯而不王,以水承木,非行次,故《易》不载。”《遁甲开山图》:“女娲氏没,大
庭氏王,有天下,五凤异色。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
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袭庖牺之号。自无怀氏已上,经史不载,
莫知都之所在。「共工氏水德,君木火之间,霸而不王。女娲是三皇之,称三皇者多有不同,以太昊炎帝
为二皇,其一或称女娲,或称祝融,或称共工,未知孰是,自女娲至无怀十五代合一万七千七百八十七岁。」
《册府元龟.帝王部.运历》“昔郯子述五代之官纪盖有伦矣。稽之於易本其世数乃知庖牺之王正得天统共
工继起位非其序”)

                文化标志

共 工 氏   任智刑以强,水,水师  以水承木        马家窑文化彩陶主体花纹是大面积水涡纹,且陶 器做工极精良

 (“《帝王世纪》:“女娲氏,亦风姓也。承庖牺制度,亦蛇 身人首,一号女希,是为女皇。 未有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伯而不王,以水承木,非行次,故《易》不载。”

                     《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曰:“……昔者黄帝氏以云纪, 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 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共工(《史记.五帝本纪》三家注“鄭玄曰:「共工,水官名。」”又《 史记.五帝本纪》“舜曰:「誰能馴予工﹖」皆曰垂可。於是以垂為共工。”后世均设共工,此女娲时 “共工氏”不知何人?是伏羲后代吗?)
           大洪水?大灾难?何时?  共工氏霸九州是因大灾难吗?兄妹通婚?何时?(民间传说)
                (《淮南子·览冥篇》)                
           

(《册府元龟.帝王部.帝系》:“女娲氏没,次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
尊卢氏、浑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凡十五世,皆袭庖牺之号。 ”
《遁甲开山图》:“女娲氏没,大庭氏王,有天下,五凤异色。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
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袭
庖牺之号。自无怀氏已上,经史不载,莫知都之所在。)

大庭氏     五凤异色(《太平御览》“《遁甲开山图》:“女娲氏没,大庭氏 王,有天下,五凤异色。次
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 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袭庖牺之号。自无怀氏已上,经史不载,莫知都之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