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伏羲谱系”

 霃楓 2016-11-13

2016-11-11龙马负图寺

《帝王世纪》的作者是皇甫谧(东汉建安二十年即215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即282年),幼名静,字士安,晚年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即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帝王世纪》是专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的史书,上起三皇,下迄汉魏。内容多采自经传图纬及诸子杂书,载录了《史记》、《汉书》等许多阙而不备的宝贵资料,分星野、考都邑、叙垦田、计户口,有很高史料价值。正如清宋翔凤《帝王世纪集校序》所说:“宣圣之成典,复内史之遗则,远追绳契,附会恒滋,揆于载笔,足资多识。”

“伏羲谱系”

(图为中國哲學書网版本)

《帝王世纪》出现之前,所有历史著作都没有对三皇五帝的世系作过系统研究和排列,司马迁《史记》也只把黄帝作为上古历史开端,皇甫谧第一次对黄帝以前帝王世系进行了研究,排出了三皇时期的帝王世系,其次序是:太昊帝庖牺氏即伏羲氏、黄熊氏、女娲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浑混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炎帝神农氏即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黄帝有熊氏即帝鸿氏、归藏氏、轩辕氏。

伏羲和女娲在“别姓氏,制嫁娶”方面为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姓氏的产生和发展中有所作为。但由于历史遥远,史料匮乏,实难知其一、二。至于伏羲后裔姓氏有多少,也未可知。据·《山海经》记载:“太皡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根据这一世系关系,伏羲后裔姓氏大致如下:

1、伏fú,如《姓氏考略》:“伏羲子孙因号为氏。”

2、风fēng,《姓纂》:“伏羲之后,女娲亦风姓。”

3、后hòu,《姓氏考略》:“出自太昊氏。太昊氏裔孙后照,其后世子孙以后为姓。”

4、任rén,《姓氏考略》:“系出风姓,太昊后。”

5、希xī,《路史》:“希氏,伏羲之后,希羲古通用。”

6、暤hào,亦作皡,《姓源》:“太昊氏之后。”。

7、包bāo,《路史》:“包羲氏后有包氏。”。

8、庖páo,《潜夫论》:“太昊之后,有庖国,后以国为氏。”

9、典diǎn,《姓纂》:太昊娶少典氏,其后袭封者,以为氏。”

10、虑fú,《史记注》:“宓妃,伏羲女。”《集韵》:“虑与伏同。”《颜氏家训·书证》:“孔子弟子虑子贱为单父,即虑羲之后,俗字为宓。今永昌东郡东门有子贱碑,汉世所立。云济南伏生即子贱之后,乃知虑与伏通。俗误以为宓也。”

11、宓fú,《姓氏考略》:“音密mí,亦音伏fú。孟康《汉书注》认为,宓今伏字,即伏羲氏之后,又《颜氏家训》云《帝王世纪》伏羲或谓之宓羲。宓当做虑,传写之讹。虑子贱之伏羲之后。俗字也作宓,是知虑与伏,古字通用。后误以为宓。按宓与虑,古字音各异,凡虑羲,虑子贱作宓,而合宓、虑为一字者,皆为字讹。唯今姓氏通作宓,相洗已久,故本书从之。”

12、宿sù。《姓氏考略》:“伏羲之后,封于宿,其后以国为氏。”

13、东dōng,《尸子》:“伏羲之后。”

14、东方,《风俗记》:“伏羲之后,帝出于震,位主东方,子孙因氏焉。”

15、须xū,《风俗通》:“太昊之裔。”

16、句gōu。《姓氏考略》:“太昊之后,见《左传》,其子孙以古国须句为氏,或省句为须氏,或省须为句氏。”

17、乘chéng,《姓氏考略》:“咸鸟生乘厘。伏羲孙也。”

18、巴bā,《路史》:“巴木,伏羲之后;或以为出春秋巴子。”

19、朐qú,《路史》:“伏羲后,有朐氏,朐以地为氏。”

20、蔑miè,《古史》:“太昊元妃生倍伐,降虑婚渊,封于蔑,为蔑氏。”

21、颛臾zhuānyú,《通志·氏族略》:“风姓伏羲氏后,封颛臾,为鲁国附庸国,子孙以国为氏。”

22、颛zhuān,《姓纂》:“颛帝之后,或颛臾之后。望出济阳。”。颛帝即指颛顼,五帝之一。

23、贱jiàn,虙子贱之后,以字为氏,《风俗通》认为“望出北平”。

24、昌chāng,《路史》:“任姓后亦有昌氏。望出汝南,东海。”25、郝hǎo,源于子姓,是伏羲氏的后裔。其实,很多家族都以伏羲后裔为荣,如徐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