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亲历者眼中的列宁格勒保卫战——900天的坚持 幸存者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国际在线报道(驻俄罗斯记者 曹胜济):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分三路大军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而列宁格勒,也就是现在的圣彼得堡,作为波罗的海舰队驻地、拥有苏联超过半数以上的兵工厂的工业重地,成为德军最主要的攻击城市。列宁格勒的苏联军队和所有市民在被围困长达900天后,冲破德军防线,赢得了被称为荣誉之战的列宁格勒保卫战。这也是近代史上主要城市被围困事件最长、破坏性最大的一场战争。对于那场战争的亲历者来说,那是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对苏联的入侵,改变了这个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这个国家所有人的生活。而当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向列宁格勒发动进攻,并围困这座城市长达两年半之久,这座沙皇俄国旧都、十月革命的发源地的命运也就此改变。俄罗斯著名史学家,参加过列宁格勒保卫战的卡拉索夫老兵表示,那是一场绞肉机似的战斗,列宁格勒被德军全面包围,而武器装备落后,物资、药品补给也严重不足。每天都看到有战友牺牲,每天都在与敌人的炮火、寒冷和饥饿做抗争。但最终,他们取得了胜利。卡拉索夫说:“列宁格勒是当时苏联最重要的重工业城市,是文化、教育中心,有俄罗斯最负盛名的科学研究院、大剧院和图书馆。而这一切都被德国法西斯摧毁了,随之还有150万列宁格勒军民。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我们取得了胜利,因为,所有的列宁格勒市民都是一名合格的士兵,随时做好到前线与德军作战的准备,我们是真正的军民一体,这是列宁格勒的荣耀,这是我们取胜的关键。” 每个经历过列宁格勒保卫战的人都是这个国家、这座城市最宝贵的财富。据统计,现在生活在圣彼得堡、经历过这场战争的人不到12万人。伊琳娜是列宁格勒保卫战幸存者之家的执行主席,也经历过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她告诉记者,战争爆发时,她只有12岁,“每天我们的城市都会遭到炮击和空中轰炸,我们的工作就是帮助受伤的人,让他们得到救治。另外我们还要负责扑灭爆炸所引起的大火。当时所有的男人都在与敌人作战,或者在工厂生产武器装备。所有人都投入了战争,这是一场全民战斗。” 战争期间,列宁格勒被德军全面围困,城市内的物资极其匮乏,每个市民所能得到的食物完全不能满足基本需要,很多人都被饿死或者冻死。亚历山大老人在战争爆发时只有9岁,在他的记忆中,当时每天都是在恐慌和饥饿中度过。经常要变换居住地点。亚历山大说:“战争爆发时,我上三年级,由于城市遭到炮火的打击,上课的地方经常换,半年后就彻底停课了。我和我的父母兄弟也被安排住在一个大房子里,是很多人在一起住。一旦广播预告有空袭,大家就会迅速躲到防空洞中,我们每天能得到的食物只有一点面包,很多人因为饥饿和严寒而死去。” 据统计,列宁格勒保卫战导致150万人死亡,其中30多万苏联官兵,而剩下的一百多万人很多是因为饥饿和严寒导致死亡。而就在这种困难下,列宁格勒军民经过900天的顽强抗争,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在1945年1月27日解放列宁格勒,而这一天,也被称为俄罗斯军人荣誉日。列宁格勒保卫战博物馆馆长谢尔盖介绍说:“几乎每一个彼得堡人都会讲出自己关于这场战争的故事,因为很多人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亲人,很多人失去了父母。而另一方面,这场战争的胜利是这个城市的荣耀,每一个彼得堡人都知道,这是一个伟大城市,这是一个光荣的城市。那些死去的人们用生命保卫了这座城市和他们的家人,他们是这座城市永远的丰碑。” 这场战争的结果以苏联的胜利告终,但在这场战争中却没有胜利者,二战给列宁格勒带了摧毁性的打击,也成为二战历史上破坏性最强、死亡人数第二的保卫战。二战中活下来的老兵、苏联人民,享受着来之不易的和平,因为他们经历过那段艰难、痛苦的岁月,明白和平的真正意义。 |
|
来自: HaiheLibrary > 《国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