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开始,就停不下来 酝酿公众平台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知道自己开始后,就不能停下来,在工作和朋友的交流中,发现自己还是有一些观点,能够拿出来,帮助大家,所以再三决定,还是应该与更多人分享。说明白问题,才能说明自己真的消化了知识。相信现在开始,还有更多时间修正自己。如何把好产品营销出去,也成了自己一直以来研究的重点。 在开始这件事情之前,自己也做足了准备工作,列出来一系列问题,一一解决,选择媒体渠道等等,都做了准备。希望对于我个人观点的错误和不足,还请朋友们多多理解和包容,并给以纠正。好,那么我们先继续今天的内容主题,今天分享的也是自己做公众平台前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如何撰写公众平台的文章,以及自媒体人,如何写文章。 如何确定文章模版 我观察到,很多人在写文章时,没有太刻意去选择写作模版,对于问题,只是如实地去阐述,或者随意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也可能是因为对自己的定位和受众人群不同的关系,觉得没有必要太展现自己写作的手法,但是对于笔者来说,我想做的是每天跟大家分享,就要做到按照”规矩“办事,必须要有一套自己的模版,自己的思路才能为坚持而做足准备。所以,结合自身,为自己文章的表现手法做了一个框架式的清单。我个人认为:自媒体人也好,公众平台原创文章也好,都是像写博客一样,所以自己也下了好长一段时间琢磨,同样也结合了一些相关书籍自己消化,并制定自己的规则,按照规则,我想会越来越清松。下面我来阐述自己归纳的文章框架,一共分为五步 1.摘要或引言 引言相当于文章的第二主题,是全文中心思想的总结与归纳。微信公众平台在每一篇文章编辑的界面,都有摘要这一部分,这里的摘要,就相当于引言,把内容精华提炼出来,让读者对你正文有个初步的了解,是否阅读,往往取决于这几句话。所以,是除去标题以外,最应该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2.文章配图或思维导图 好的图片会说话,好的思维导图也能够帮助读者最快的时间来理清作者思路,帮助读者消化吸收知识。尤其针对长篇幅的文章,如果作者的文字条理不能完全清晰有层次,配合思维导图,便能事半功倍。在此我分别推荐一下:关于思维导图,有一款软件叫做XMind6中文版,是做思维导图比较常用的软件,上手也非常快,操作简便。至于图片,网络有很多渠道,笔者主要是通过百度图片来搜集素材,再通过PS简单加工一下,对于有LOGO的素材,我是坚决不用,但并没有追求图片质量多么多么好,因为很多人都是移动端应用上观看,所以,像素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而且,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网站,大家可以去看看,我个人非常喜欢,偶尔也去里面淘一些图片来,也有手机APP,用起来很方便。 3.分享自己的知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知识结构,做为自己媒体,我们更多要思考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所以,要毫无保留地去分享自己经历的一切,分享自己的观点。最自然的表达就是最真实的流露。总之给读者想要的,是最正确的决定。 4.正文内容 经过标题,以及文章摘要的铺垫还有配图的影响,内容的编辑就更轻松了,但还是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复杂的观点一定要用言简意赅的文字来阐述,方便读者阅读是核心,做到逻辑清晰,必要时可以分层分步来阐述,这样读者读起来也更易于理解。因本这篇文章是做为第一篇,所以篇幅较长,准备也较多,以后的文章如果按照我归纳的框架,基本500字就足够了,毕竟在保证文章输出的前提下还要保证质量。 5.与读者的互动 在文章正文结尾,如果有必要,可以再归纳一下文章的观点和主旨,但一定要与摘要有所区别,这一步,不是绝对的,也要根据文章内容来决定。而做为自媒体人,与读者互动到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在结尾抛出易于产生互动的问题或观点,引发读者思考,易于与作者进行交流的联系方式,交互方式。引发读者对话的同时,也能够让作者通过对话内容来分析自己文章的不足和缺陷,为接下来的文章写作打好基础。 关于文章内容的拆分 上文提到文章内容版块也是可以做为本篇文章的又一拆分的单元,还是要简单谈谈。 1.确保文章简短,而且尽量简短,500字左右,足以表达明白一个观点。自媒体依附于各种媒体平台,也要方便读者的碎片化阅读时间。 2.段落简短,避免过于密集,尽量少用华丽辞藻与修辞手法,少用复合句。让读者没有障碍,才能快速阅读完作者的思想。自媒体人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交流完善自我的同时并授人以渔。 3.将文章中提到的自己以往观点,可以附加链接(在博客中)而在微信公众平台这样的封闭媒体环境里,可以参考关键词回复这样的方式,将之前成熟的文章与新观点结合。 持续输出背后的艰辛 虽然今天才刚刚开始,就像刚用学步车学步的孩子一样,不知道今后能否在这条路走多远走多久,但是我越发认为持续的输出一定是一个非常艰辛的历程。文章背后,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来建立一套自己的思想清单,就像自媒体也有定位一样,为自己的内容圈定一个框架不然想法太多过于分散,一定会影响自己专注的成长,所以我也总结了一些符合我自己的内容清单,可以与大家讨论一下,内容也许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但是坚持有了章法,总比没有的好。 1提供流行潮流指南 这种内容,比较适合从事时尚相关的人群,把最前沿的资讯和自己观点相结合。同样也适用于科技主题,最新的手机,最新的电脑硬件等等,前段时间出的暴风魔镜,很多人就并不了解,笔者也刚刚入手,经过了一系列的深入了解,这样,就可以撰写一篇文章,和读者分享尤其是当时我很感兴趣的问题,在百度上面,根本没有找到相应的说明。就拿暴风魔镜举例:分两个版本99元和199元,但这其中的区别究竟有什么,没有人描述出来。首先,对于产品知道的人很少。其次,也没有人把这个问题拿来阐述,所以这就可以做为自媒体人的一篇文章内容。如果是假定读者对领域并不了解的话,还可以做这样的文章内容,比如:如合针对公众平台排版最炫?怎样的文章排版最美观等等等。顺便说一下以后针对公众平台的排版问题,我也会向大家介绍清楚,现在用的这个排版格式是我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搞定了,并不完美,但符合我的要求,够简洁也够准确。 2.讲述自己的故事 在做这事情的准备时期,我想开一个个人博客的网站,也同步自己发布的各种文章,因为我真心是想做好这件事。但是在这一环节,我遇到了很多问题,困扰了我很多天,就是博客该怎么弄?我没弄过啊,百度给的信息太多,目不暇接,不知道该用哪种的好,对于小白来说怎么申请域名空间都是问题。最后为了避免错误,还是花了钱买了一家的服务才把自己最关心的问题了解清楚,才知道原来万网有免费的主机可用,域名的解析如何做,用什么程序的博客有什么样的区别等等,以及如何对域名备案,这一套下来,就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同样,它也是自己用时间和精力换回来的,自己也从中吸取了经验和教训。所以完全可以做为自己分享内容的一部分。 3.撰写书评及软件类应用分析 读万卷书,知识改变命运是每个人都懂的道理,精华书摘或针对自己阅读书籍的评论也是可以做为文章的内容来分享,以及针对一些软件应用的理解和分析都是可以经过自己理解描述出来。上文提到了关于思维导图的软件,有过软件常识的人也许上手很快,但是针对一些小的细节以及方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掌握的,现在也有很多人在专注于PS、WORD、PPT一类软件技巧的分享。不过这种文章不宜过多,只选精华有实际用途的,会比较有利于建立作者的影响。 4.大繁至简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善于向读者提供熟知话题的总体模式、轮廓大纲、某事物现象的简介说明。如何更精简,更能用简单语言来表达观点,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把握住的,笔者认为这一系列应该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之上,没有积累就没有释放。像有一本和君集团赵大伟所著的《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就是把很复杂的一个概念从九个方向来阐述,书中也有详细的思维导图便于读者形象地理解,之所以写成书,更多的是为了让拆解后的内容更易于被人所理解。 5.以故事引人入胜 中国人都爱听故事,对故事也情有独钟,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都是很多行业的领袖级人物,如果把自己的观点和经历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会造成人们迫不及待先睹为快。在文章标题能够完全吸引读者的前提下,用故事来实现内容,与读者共鸣,比平实的语言更有趣味性,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也是每个营销人必备的,同样,适用于自媒体人。 6.针对实事现象的评论 意见领袖的华山捷径,就是通过对自身行业的分析和见解引导着听众。针对身边的大事,国内外所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做为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延伸。就像现在朋友圈中各种出现的马云说,我一个朋友就曾经发牢骚说过,真不明白,马云天天哪那么多时间坐谁家炕头巴巴巴地说了那么多。其实,那些话,很多都是文章作者通过马云现象对身边的商业现象加以结合,其实就是自己的见解,觉得马云就应该这么说,这时,他也只是个载体。要不然怎么没有人写上市公司人性化绩效凤姐说呢? 7.提供你的资源列表 你坐拥的某些能力和信息,也许正是很多人苦苦寻找的,就像上文我提到的关于个人博客建立那方面的信息,我现在就可以写出一套非常详细的”攻略“来分享给大家,因为这些信息,是我曾经苦苦寻找而没有得到结果,所以,这一定是有写的必要。 8.读者互动 答复读者的一些提问或引用读者更犀利的见解,也是同样适用文章内容,毕竟你是在倾听,让读者知道文章的背后是活生生的人。好的问题和见解,完全可以丢出来,继续延伸讨论,也同样能够促进自媒体的传播。 9.诱惑读者逻辑分析 好的文案(软广告)让人不知不觉就被设计其中,新浪微博上面的“天才小熊猫”就是这方面的大师级人物,而很多小白读者在开怀大笑的同时,不知不觉也被广告植入所影响。但时间长了,读者的逻辑能力也有所提升,很多人开始分析一切的动机。聪明的人总是想搞明白你要表达的是什么,这也是他们兴趣所在,而这一部分人,往往更着迷于观点背后逻辑依据的挖掘。如果你将你的动机和解释层层深入,引入读者主动思考,跟随你的节奏,直至达到结果,让人身临其境,最后恍然大悟,明白你的观点,并从中获益,这也是内容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针对内容这一块,千变万化,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领域来制定,我所阐述的都是结合自身,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扯得更多,之所以罗列出来,就是希望能够启发更多的人,去思考自己。很多人都说是人人自媒体的时代,但这个时代能带给我们什么,我们能为这个时代做什么都还是未知数。而且我也只想把自己觉得有益于大家的东西拿出来分享,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人。如果您认为我的文章对您或者对您身边的人有帮助,希望您也能与他们一起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