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港股通的基本交易规则

 一帆858 2015-05-03

港股通的基本交易规则

2015-04-17 10:06:58 来源:http://www./ 编辑:可可黄金网

港股通的基本交易规则

  1.投资者使用何种货币参与港股通交易?

  港股通交易以港币报价,内陆投资者通过港股通买卖港股实际支付或收取人民币

  2.港股通交易日是怎样安排的?

  港股通将仅在沪港两地均为交易日并且能够满足结算安排时开通。具体交易日安排,将由上交所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在其指定网站对市场公布。沪港通开通当年的交易日安排将在开通之前向市场公布。如果发生上交所证券交易服务公司认定的特殊情形,导致或者可能导致港股通交易无法正常进行的,那么上交所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可以调整港股通交易日并向市场公布。

  3.在香港市场的半日交易中,港股通交易如何安排?

  内陆投资者参与港股通交易应关注,在联交所市场存在半日交易的情况。在香港市场,圣诞节、元旦和农历新年的前一日如果不是周末,那么该日没有午市交易(即13:00-16:00的持续交易时段)。如果该日为港股通交易日,那么该日的港股通交易也没有午市交易(即只有09:00-09:15的开市前时段及09:30-12:00的持续交易时段)。但是,该日港股通交易的额度控制规定,与完整交易日的规定相同。

  4、投资者可以通过哪些订单参与港股通交易?

  沪港通仅向双方投资者提供限价类型订单。具体而言,内陆投资者参与联交所自动对盘系统交易港股通股票时,在开市前时段内应当采用“竞价限价盘”委托;在持续交易时段应当采用“增强限价盘”委托。

  5、 联交所买卖盘中的“竞价限价盘”和“增强限价盘”是指什么?

  竞价限价盘是有指定价格的买卖盘,适用于开市前时段。其中,指定价格应等于最终参考平衡价格,或者较最终参考平衡价格更具有竞争力的竞价限价盘(也就是指定价格≥最终参考平衡价格的买盘,或者指定价格≤最终参考平衡价格的卖盘),或者可按照最终参考平衡价格进行对盘。竞价限价盘能否成交取决于交易对手方是否有足够可以配对的买卖盘。

  在开市前时段,竞价限价盘会根据价格及时间优先次序按最终参考平衡价格顺序对盘。在开市前时段结束后,任何未完成且输入价不偏离按盘价9倍或以上,也不低于按盘价九分之一或以下的竞价限价盘,都将自动转至持续交易时段,并且均被视为限价盘存于所输入价格的轮候队伍中。

  增强限价盘则适用于持续交易时段,投资者可以其指定或者更优的价格买入或卖出股票。增强限价盘可以同时与10条轮候队伍进行配对,也就是输入卖盘可以较最佳买盘价低9个价位,输入买盘可以较最佳卖盘价高9个价位。配对后,任何未能成交的买卖盘余额将按此前输入的指定限价转为一般限价盘,存于所输入价格的轮候队伍中。

  6、港股通投资者是否可以修改订单?

  投资者的港股通订单如果已经申报的,那么不得更改申报价格或者申报数量,但在联交所允许撤销申报的时段内,未成交的申报可以撤销。

  联交所市场允许港股通投资者撤销申报的时段包括,交易日开市前时段的9:00-9:15(即输入买卖盘时段)、9:30-12:00和13:00-16:00(持续交易时段)。此外,港股通投资者可以在12:30-13:00的时段内撤销上午未成交的买卖盘申报。

  7、港股股票的买卖盘报价规则及价位表是怎样的?

  首先,在每个交易日,首个输入交易系统的买盘和卖盘是受一套开市报价规则所监管的。按照此规则,在开市前时段内做出的开市报价不得偏离上个交易日的收市价(如有)的9倍或以上,也不得低于上个交易日的收市价(如有)九分之一或以下。

  在持续交易时段,(1)如果首个挂牌是买盘,那么其价格必须高于或者等于上个交易日收市价下24个价位的价格。(2)如果首个挂盘为卖盘,那么其价格必须低于或者等于上个交易日收市价格之上24个价位的价格。此外,无论是买盘或买盘,首个挂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偏离上个交易日收市价9倍或以上,也不得低于九分之一或以下。这里的“价位”是指证券交易所可允许的最小价格变动单位。

  有关开市报价的详细规定,投资者可以登录联交所网站,在“规则与监管”栏目下的“交易规则”选项中参阅《交易所规则》第503条了解。

  其次,非首个输入交易系统的买盘或卖盘报价规则为:买盘或卖盘的价格不得偏离按盘价(详细解释参见附件2)9倍或以上,也不得低于九分之一或以下,相关价位见下表(投资者可以参阅《交易所规则》附表二,至于非开市买卖盘的报价规则可参阅《交易所规则》第505条至第507A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