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风湿_棒棒

 $feel 2015-05-03
我的微博标签上有风湿科三个字,于是,就有很多中医粉说我用了中医的术语,反中医,有种别用“风湿”两个字啊!说的好像风湿是中医专有名词似的。西医“风湿”Rheuma一词来自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全集,其本意是体内“白色粘液”从头下流至四肢引起的四肢关节疼痛。这种“白色粘液”和中医的“风邪”“湿邪”是一个故事,都是古人想象的一种病因,看不见摸不着实验也观察不到,人体内根本就没有这种东西。当Rheuma传到中国来的时候,早期的翻译家挑来捡去,觉得“风湿”和它最相配,就这么成了。
与中医完全不同,随着医学(指的是西医)的发展,Rheuma的含义不断发生变化。1642年,巴黎医生Baillou使用了Rheumatism一词,即风湿病,定义其为运动系统疾病。他被称为“风湿病之父”。
1942年,美国病理学家发现Rheumatism的病理变化主要在胶原组织,建议用“胶原病(collgendisease)”。1952年,Ehech建议用“结缔组织病(conective tissuedisease,CTD)”。一直到今天,风湿病的定义也未统一,风湿病、关节炎、结缔组织病等等都在用,意义大同小异。
国内学术界也有争论,用的最多的是免疫风湿病,也有建议用CTD的。
美国风湿病协会1993年修订标准,将风湿病分为10大类,54种,150多个亚种。这是目前用得最多的分类法。由于现代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风湿一词早已失去原有的病因含义,仅仅是出于语言习惯而保留下来;类似的还有“痛风”“感冒”“伤寒”等等术语。
现代意义的“风湿”是指,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如肌腱、肌肉、皮肤、滑囊等的疼痛为主的一种临床表现。以“风湿”为主要表现的一大类疾病叫做“风湿性疾病”,简称“风湿病”。在风湿病大家族中,有一百多位成员,其中著名的有“类风湿关节炎”,简称“类风湿”;还有一位“风湿热”,其临床特征之一是“风湿性关节炎”。这两个经常被误叫做“风湿”和“类风湿”,给人以强烈的错觉,以为风湿病就分这两种。这种情形就像把感冒误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一样。
虽然冠以免疫一词,风湿的病因病理并不限于免疫。有感染性的如莱姆病,有代谢性的如痛风,有内分泌性的如甲旁亢,有退化性的如骨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