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萎缩性鼻炎的中西医治疗

 常青树7229 2015-05-03


        萎缩性鼻炎,中医称鼻槁,是因脏腑虚弱,鼻窍失养所致,以鼻内干燥、嗅觉障碍,或有鼻气恶臭,并见鼻内肌膜枯萎、鼻腔宽大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鼻病。本病发展缓慢,女性较男性为多。

        鼻槁一词最早见于《内经》。《灵枢.寒热病》说:“皮寒热者,不可近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之络,以补手太阴。”《难经.58难》中也提出了鼻槁一词,但亦指症状而非指病名。后世医家对本病论述不多,且很少用鼻槁一词。因其症状有鼻腔干燥,故在有关鼻干、鼻燥等古代文献资料中,亦可能与本病有关。

        [病因病理]

        1.阴虚鼻窍失濡:久病阴虚,肺经燥热,鼻失濡养;或肺肾阴虚,虚火上炎,阴津亏损,鼻失濡养,发为本病。

        2.阴虚湿热熏鼻:脾胃失健,湿浊内生,久郁化热,湿热上干清窍,窍络痹阻,肌膜失养,发为本病。

        3.肺胃郁热熏鼻:肺胃郁热久蕴,阴津暗耗,鼻窍肌膜失养,日久枯萎而然。

        4.气阴两亏:气虚清阳不升,阴虚津液亏少,俱致鼻窍失养,发为本病。

        西医认为,萎缩性鼻炎的病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继发性者病因清楚,多因慢性鼻窦炎脓性分泌物长期刺激所致,以及有害粉尘、有害气体(如吸烟)的长期刺激,手术所致鼻粘膜广泛损害,结核、梅毒、麻风等特殊传染病对鼻粘膜的损害等。原发性者常在青春期发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内分泌紊乱、植物神经失调、细菌(臭鼻杆菌、类白喉杆菌等)感染、营养不良、遗传因素、血中胆固醇含量偏低等因素有关。也有认为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变早期,鼻粘膜仅呈慢性炎症改变,继而发展为进行性萎缩;粘膜与骨部血管逐渐发生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海绵状静脉丛炎,血管壁结缔组织增殖肥厚,管腔缩小或闭塞,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粘膜、腺体、骨膜及骨质萎缩、纤维化,甚至蝶腭神经节亦可发生纤维变性;复层或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转化为无纤毛的鳞状上皮。上述病变常致鼻内结痂,合并绿脓杆菌、臭鼻杆菌感染,引起鼻内恶臭。

关于手术引起继发性萎缩性鼻炎的问题,请参考:

 慢性鼻炎要慎重选择手术

慢性鼻炎滥用手术疗法是极大的危害

如何治疗慢性鼻炎

        [临床表现与诊断]

        1.病史:原发性者多在青春期发病,诱因不明;继发性者多有慢性鼻渊病史,有害粉尘、有害气体长期刺激病史,鼻腔手术史等。

        2.鼻干燥:鼻腔或鼻与咽喉干燥不适感,女性患者每于月经期症状加重。

        3.失臭:嗅觉障碍较重,甚则香臭不分。主要因鼻腔嗅觉上皮萎缩所致。

        4.鼻塞:鼻腔堵塞不通或堵塞感,可因于干痂堵塞所致,或因于鼻腔感觉功能减退而缺乏呼吸气流刺激感所致。

        5.其他症状:容易鼻腔出血;经常头昏、头痛,早晚吸入冷空气时尤甚;部分患者有鼻内恶臭气而不自知;自幼发病者,可有鼻梁平塌凹陷,形成鞍鼻畸形。

        6.检查:鼻腔粘膜干燥枯萎,鼻甲变小,尤以下鼻甲为甚,鼻腔宽大,甚则从鼻腔可直接看到鼻咽部;鼻腔或有大量黄绿色痂皮充塞,清除痂皮后见粘膜糜烂出血。若病变向下发展,在鼻咽部甚则咽部、喉部粘膜亦有类似改变。合并有鼻窦炎者,可见鼻道脓性分泌物引流。

        [辨证论治]

        1.阴虚鼻窍失濡证

        主证:鼻内干燥,鼻息灼热,嗅觉不灵,鼻粘膜萎缩,鼻腔宽大,或有鼻腔干痂较薄、少量黄绿秽涕,伴咽痒干咳,干燥季节症状加重。舌偏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润肺生津。

        方药:养阴清肺汤[215]加减。

        加减:若肺胃阴虚者,多兼嘈杂易饥而不欲食,口干稍饮,大便秘结。酌加玉竹、麻仁、蜂蜜之类养胃生津,通利大便;若伴伴腰膝酸软,月经不调等证,多属肺肾两虚,可用百合固金汤[121]加减。

       备选方:麦味地黄汤[142]、知柏地黄汤[179]

       2.阴虚湿热熏鼻证

       主证:鼻内干燥感,涕浊腥臭,如浆如酪,色微黄浅绿,痂皮量多,嗅觉减退或丧失。检查见鼻甲萎缩较甚,中、上鼻道有多量脓性分泌物,鼻粘膜色淡。伴见头昏头痛,舌质偏红,苔微黄腻,脉细濡数或细滑。

       治法:养阴清热,化浊通窍。

       方药:甘露饮[76]加减。

       加减:加苍耳子、白芷之类化浊止涕;若浊涕量多色黄绿伴口苦烦躁者,酌加龙胆草、鱼腥草、石菖蒲之类清热解毒,利湿化浊。

       备选方:温热偏重者,加味八脉散[106]加减;若倦怠乏力,舌淡苔腻,脾虚湿热者,可用四苓散[84]加黄芪、党参、陈皮、石菖蒲、白芷之类补益脾气,化湿除涕。

        3.肺胃郁热熏鼻证

       主证:鼻内干燥灼热,嗅觉不灵,鼻粘膜萎缩,鼻腔宽大,鼻粘膜干红枯萎,鼻腔可有干痂、黄绿秽涕。伴口干,小便黄,舌质红胖,苔黄,脉缓而有力或略数。

       治法:清利肺胃,生津润燥。

       方药:加味升麻葛根汤[108]加减。

       加减:大便秘结加麻仁、桃仁、杏仁润肠通便;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脉弦,加龙胆草、青黛之类清肝泻火;伴脓涕黄浊量多者,加银花、藿香、白芷之类清热解毒,化浊除涕,或改用升麻解毒汤[50]加减。

       4.气阴两亏证

       主证:鼻内干燥灼热,嗅觉不灵,鼻粘膜萎缩,鼻腔宽大,鼻粘膜枯萎干燥,鼻腔可有少量干痂、黄绿秽涕。伴倦怠乏力,容易感冒,纳差,脉细。

       治法:益气养阴,升清润窍。

       方药:补中益气汤[154]加玄参、麦冬、百合。

       加减:伴纳差腹胀,加枳壳、神曲、麦芽之类理气健脾。

       本病属久病,久病多瘀,各证均宜于主方中酌加丹参、归尾、桃仁、红花、赤芍、水蛭、地龙、穿山甲、土鳖虫之类以助活血通络,化瘀生新。

       [西药治疗]

       1.病因治疗:对继发性萎缩性鼻炎,如鼻部结核、麻风、梅毒、鼻硬结病,以及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所致者,应加强对原发病的治疗。

       2.应用维生素A或鱼肝油、维生素B、菸酸、维生素C等,以保护粘膜上皮,促进细胞代谢,改善鼻粘膜微循环。

3.胎盘组织液2ml,肌注,每日1次,30次为1疗程。

4.有臭鼻症者,链霉素0.5g.,或庆大霉素8万u,肌注,每天2次。

       [外治]

1.鼻腔冲洗:适用于鼻腔有脓痂者。用温生理盐水或1:2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鼻腔,每日1~2次。

2.滴鼻:①滋润鼻窍常用苁蓉滴鼻液、复方薄荷油、5%蜂蜜、鱼肝油滴剂、樟脑石蜡油之类。②有臭鼻症者配合5%链霉素滴鼻以消炎杀菌。③用1%新斯的明或50% 葡萄糖滴鼻,以刺激鼻分泌增加。④用5%求偶二醇、乙烯雌酚油剂滴鼻或喷鼻,以扩张血管,改善鼻粘膜微循环。

3.下鼻甲粘膜下注射:用ATP每次1~2ml,每周2次,连续5~10周;或用维生素A,每次5万u。

4 .可行鼻腔粘-骨膜下填塞术、鼻阈缩窄术、腮腺管移植术。

        [其他治疗]

       1。针灸治疗

        ⑴迎香穴埋线:常规消毒,局部麻醉,用埋线针将羊肠线1cm埋入迎香穴皮下。线头勿露出皮肤,术后以纱布覆盖3日。每月1次,连续3~6次。

        ⑵体针法:取迎香、禾髎、素髎、足三里、肺俞、脾俞等穴,每次2~3穴,补法,或用电针,留针15~20min,每日1次。

        ⑶灸法:取百会、囟门、上星、足三里、迎香、绝骨、肺俞,每次2穴,温和灸10~15min,至局部灼热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⑷耳针法:取内鼻、内分泌、皮质下、肺、脾、胃、肾,王不留行贴压,每日自行按压3 ~4次,每周换压2次,10次为1疗程。

        2.理疗:离子透入,药物用链霉素、碘化钾等,以离子透入机导入。亦可用氦氖激光治疗。

        3.单方、验方

        ⑴麦冬15g  丹参30g  女贞子15g  旱莲草20g  水煎服,日1剂,1个月1疗程。

        ⑵蜂蜜、麻油各半,加冰片少许滴鼻;或以生地黄10g、生大黄10g、牡丹皮10、赤芍10、麦冬10,加适量生麻油过药面,浸泡一夜,文火(小火)煎至赤芍焦黄为度,去渣(趁热加入冰片0.5-1g,搅匀),装入滴鼻剤的药瓶内,待凉后以油滴鼻,日3次(我使用该方治疗过很多萎缩性鼻炎的患者,基本上都认为该办法效果很好,比复方薄荷油效果要好得多)。

        [预防护理]

        1.鼻腔禁用减充血剂。

        2.戒烟酒,忌香燥炙煿之品。多食疏菜、水果、豆类食品。

        3.改善工作与生活环境,减少粉尘吸入,保持周围空气湿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