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公元1368年-1643年)的大紊乱

 幸运草wrh 2015-05-03

明代(公元1368年-1643年)的大紊乱

第一节 众说纷纭的局势

  自北宋王伋(公元1007年-1073年)至闽中复活八宅风水而演为九星法后,相继廖禹(公元1120年-1190年)以卦风水加以复杂化。南宋胡舜申(公元1131年-1162年)变郭杨曾玄窍古法为郭杨曾胡玄关窍新法和赖文俊创立天星人盘,变七十二龙格龙为二十四山分阴阳格龙后,理学家朱熹(公元1130年-1200年)的高第子蔡元定(公元1135年-1198年)误删误释郭璞《葬书》,给背离"乘生气"的风水主旨制造了理论根据,就基本上了奠立江西之法和福建之法的二大派别的基础。清赵翼(公元1727年-1841年)《陔余丛考》载:"一曰江西之法,肇于赣州杨筠松,曾文辿、赖大有、谢逸背。其为说主于形势,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向位,专指龙、穴、砂、水之所配。一曰屋宇之法,始于闽中,至宋王伋乃大行。其为说主于星卦,阳山阳向,阴山阴向纯取五星八卦,以定生克之理。"所载内容虽有出入。如江西之法也讲理气,其所理之气为地球中之生气。福建之法是理太空北斗星气。北宋时期就形成了江西之法和福建之法二大派系。

  至元代(公元1277年-1367年),由于元人的暴政,顺帝(公元1333年-1367年)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广东、河南兵起,禁止汉人,特别是南人执兵器,相继湖广、燕南、山东各地兵起,人民生活困苦,寄希望于风水命运,尤以明太祖朱元璋笃信风水,其谋士刘诚意伯(名基,字伯温)又精于天文地理,撰书立说,在全国朝野信风水之热与日俱炽,风水师之多如雨后春筍,遍布于全国各地。尤以江西为最多。明清以来以兴国三僚一村的风水师,就有廖均卿等二十余人。著书立说的,仅以赣北德兴一县,有傅公立《俯察玄机》、董德彰《四神秘诀》、《天卦青囊》、《南针论分金》,徐善继《人子须知》等十余部风水书。在赣南各县那就更多了,如刘潜《地理诸说》、徐试可《天机会元》、唐世友《一贯堪舆》、邓梦琴《地理知本金锁秘》、刘伯温《堪舆漫兴》、《披肝露胆》、谢和卿《神宝经》。万树华托名净道和尚的《入地眼》、赵九峰《地理五诀》、叶九华《地理大成》、王道亭《罗经透解》、罗国桢《罗经解定》……等不下几百种。元代刘秉中增杨筠松《玉尺经》为《平吵玉尺经》,吴澄"订正"郭璞《葬书》增益葬乾、葬坤……等八葬和蔡元定的《发微论》结合,把杨益风水演入了大紊乱之局面。

第二节 江西之法方面

  古法风水的分化,首先是自绩溪(今安徽绩溪县)胡舜申迁江西后,进行"革新"由玄窍法变为玄关窍法,继则二徐(徐善继,徐世颜)变为正五行长生法,再由王澈莹《直指原真》变为双山三合五行长生法。专以向为主,相继有四经五行长生法。在明末更出了什么纳甲法如乾山甲向,甲山乾向。三合、五合、六合法,把江西之法乱成一团糟了。

第三节 福建之法方面

  首先是赣州王伋(肇卿)至闽中复法八宅风水,继则演而为天定卦,贪狼九星,以及万树华托名道净和尚《入地眼》的辅星卦。

  以八宅卦而言,就产生了换汤不换药的八宅卦,多达二十余种,如八宅卦第一星生气而言,而称太常,六合、木星、生龙、小吉、传送、乐褥、福德、元气……不胜枚举。尤以明末蒋大鸿(公元1620-?)创所谓"三元玄空地理",是综合所有福建之法的八宅九星以及日家的三元紫白、六十四卦……,加上自创的所谓运星、山星、向星、城门……等等,诸种花样组成,还撰写了所谓《宝照经》、《天元歌》、《水龙经》,纂改了杨益著的《青囊奥语》、《天玉经》多部著作,其"学术"虽然在明清二代没有大行,却大大的紊乱了中国
风水。给清末民国年间的中国风水江湖化开了紊乱先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