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人要有做事的本领,做事要有做人的品格

 简心渡惑 2015-05-03
做人要有做事的本领,做事要有做人的品格。说出了做人与做事的关系,也就是德与才的关系。古人讲:德者,才之率也。告诉我们立身先立德,做事先做人,有道是:做人一生一世,做官一时一地,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一个人一生要做很多事,但第一位的是做人;做人有很多标准,我认为第一位的是忠厚。有句名联:“忠厚持家远,诗书处世长”。这些时,大家可以在电视里看到张国立做的一个广告,说:做人要厚道。油滑的人一时可能占便宜,但厚道的人终久不吃亏。现在的社会,与人打交道,越来越重视讲诚信。没有诚信,经商的,没有人跟你做生意;工作上,没有人敢重用你;生活中,没有人跟你交朋友。所以,人品很重要,它是人生的基础,做人的根本,成事的前提。无论哪一级机关用人,首先要考察人品,人品不好,有才也没有人敢要。
      一是待人不可势利。待人势利,古以有之。《菜根谭》里说得好:“我贵而人奉之,我贱而人侮之”,王维说“人情翻覆似波澜”,杜甫说“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论”,孟郊说“有财有势即相识,无财无势同路人”,民谚也说“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增广贤文里说:“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等等,都是反映势利的名言警句。不可否认,这种现象至今仍然存在。我们确实有一些人看菩萨添颜料,看人下菜碟,对有职有权的领导是鞍前马后、讨好谄笑,对无职无权或有职无权的领导不大理睬;对自己的领导不敢怠慢,对不管自己的领导就不大在乎;对在职在位的领导非常尊重,对免职退休、转业的人,便冷脸相对,甚至打了照面也懒得打声招呼,如同陌路人一般。一个人势利不势利,主要有三个时节看得最清楚:一个是离职离位时,管不着我了,立马变脸,一下子冷了下来,这是最伤人心最难以容忍的,常听有的领导讲,某某人,我在时百般逢迎,我一走原形毕露,人走茶凉,这种人猪狗不如。一个是遇到挫折时,人失意不得志,于是有些人便冷嘲热讽,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鼓烂众人槌。还有一个就是穷困潦倒时,这种情况在部队一般少有,在地方会遇到,当一个人遇到灾难,变得一贫如洗时,原先和你要好的人可能都躲得远远的。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大家经常可以看到这种人,对有钱的恭敬有加,对没钱的青面獠牙;对富人满脸堆笑,对穷者大呼小叫。这种势利小人,人人都讨厌,人人皆弃之。但有时也有市场,能蒙得领导一时欢心,能骗取别人一时信任,但久而久之,终有露出尾巴的一天。到时,如丧家狗一样,无人理会。事实上,这种势利小人是非常可怜的,势利的人虽然有时惹领导喜爱,但不受大家尊敬,被人瞧不起,特别是活得没有人格尊严,有时靠溜须拍马、逢迎讨好捞个一官半职,别人也不服气,背地里也有人戳脊梁骨。所以,我劝大家记住古人留下的一句话:“无论作何等人,总不可有势利气;无论习何等业,总不可有粗浮心”。因为,我们自己早晚会有那一天。
       二是工作不图名利。这是名利观的折射。要想在机关干好工作,必须有一种不图名、不图利的思想,耐得清贫、守得寂寞,说到底就是要把名利观、价值观搞端正。一般来说,淡泊名利的人,群众口碑好,领导喜欢用,大家尊重他。因为这样的人,始终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关键时候能够把握自己,尤其是在重要而敏感的岗位上,不会利欲熏心干出格的事,不会争名夺利搅坏一个单位。现在,有些机关干部干工作目的性太强,带着功利干工作,这样既不利于个人成长进步,也影响部队长远发展。我感到,还是要踏踏实实干工作,切实不务虚名,不做虚功,不使虚劲,不计名利。具体讲,要做到“四忌”:一忌曲意迎合领导干。有的重上轻下,抓工作“眼睛向上”、“不怕基层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干事喜欢揣摩上级的心意,看领导的脸色,领导喜欢什么就抓什么,不考虑基层的实际需求,不考虑部队的承受能力。二忌见了好事就想上。喜欢干有实惠的活,找有油水的地方,办有好处的事。比如,疗养、征接兵等等,都想去,这就是干工作功利性太强。下部队时,我听一个团长说:有人找他要求去接兵,他一听非常反感,心想接兵的费用这么少,他为什么想去,肯定动机不纯。于是他规定,凡是自己找着要接兵的,一个也不准去。三忌有点成绩就表功。有的干了点事,生怕领导不知道,一有机会就给领导汇报,这样的事多了,既容易引起领导的反感,也为大家瞧不起。还有的给领导写了个材料,受到上下的好评,便到处讲,说这个材料是我写的。这话如果传到领导的耳朵里,领导会感到这个人的虚荣心太强。毛主席在致八大开幕词的过程中,掌声雷动,会后,大家连声称赞开幕词写得好。毛主席说:这是个年轻秀才写的,此人是田家英。所以,表扬的话让领导去说、让群众去说,从别人嘴里讲出来的,比自己表功强百倍。还有的人在评功评奖时,给领导要功。有一干事,组织一个比赛,获得了较好的名次,回来后,他拿着通报找领导,要求考虑记功,被领导不冷不热地说了几句,红着脸出来了,功也没立成,领导还拿着当个事讲。四忌过分表现出风头。我们有的参干助,特别是相对老一点的,表现欲比较强,有时不注意身份,不分场合,把不住分寸,在领导讲话时喜欢插话、接话,甚至讲得比领导还多,把领导晾在一边。这也是当参谋干事的大忌,哪个领导也不喜欢在自己面前出风头的人。陈伯达是个喜欢出风头的人,为此多次受到毛主席的批评。陈伯达和毛主席第一次发生不愉快,是在1949年随毛主席出访苏联,一次在与斯大林会谈时,陈因斯大林对自己的问话而忘乎所以,表现十足,却把毛主席撂在一边,形成喧宾夺主的局面。陈伯达忘了自己的身份,他其实说什么也不算。这件事在毛主席心中,从此留下不愉快的阴影。以上这些现象还有,不一一说了。讲这些,是提醒大家注意,我们无论在基层还是在机关,干工作不能功利性太强,太在乎名利得失,往往适得其反,想得到的却往往失去,那种思想和行为换来的也许是徒劳无功,还落个不好的印象。
      三是办事不贪小利。《元曲三百首》中有一首《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很有意思:“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刮脂油,亏老先生下手!”大意就是贪小利的人对一切可以捞一把的事物,从不轻易放过。鹌鹑吞到嗉子里的豌豆,他要掏出;鹭鸶细长腿上的肉,他要劈下;蚊子肚子内油脂,他要刮走。文中所提到的“老先生”,实指元代各级官吏。这一系列艺术的夸张和形象的比喻,入木三分地勾勒出“贪小利者”的贪婪。贪小利者,终究要吃大亏。这几年,一些被查处的腐败分子,大都是从贪小利、占小便宜开始的。有的人不给好处不办事,好处少了慢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为了一些蝇头小利,丢失自己的人格,失去官兵的信任,影响个人的前途,这样因小失大,真的划不来。古人讲:“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一毫一恶,劝君莫作”,“大贪源于小利,大腐源于小蚀”。《论语》中也记载了一个典故:子夏做了莒父这个地方的官员,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告诉他“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意思就是只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利,就办不成大事。所以,身为机关干部就要有机关干部的思想境界,不耻于做那些贪小利失大义的蝇营狗苟之事。身为机关干部,办事过程中要多设“路标”少设“路障”,做到莫存一分非份之想,莫拿一件非己之物,莫受一次不情之请,莫占一文不义之财。
     四是用权不谋私利。机关干部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有的权力还比较大。如何履职用权,始终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这些年,的确有一些机关干部在用权上出了问题,导致了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现在有些人信奉“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对手中的权力,不是当作一份责任、一种奉献,而是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一种乐趣,滥用职权谋取私利。认为你给我钱,我给你办事,理所当然,心安理得,否则事情白办了,如果这样想,早晚有一天会出事。到时,收的礼全部没收,落得个人财两空。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家给你送礼,其实是把你送进监狱、送上西天;送得越多,判得越重蹲得越长。有的存有侥幸心理,觉得只要自己算计得好,伪装得巧妙,事办得隐蔽,能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做了违法违纪的事也不会被发现。孰不知,“金黄银白,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到头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印度诗人泰戈尔有句名言:“顶不住眼前的诱惑,便失掉了未来的幸福”。在拉丁语里,钱财与辎重、行李、包袱是同一个字,其涵义发人深思,包袱太重是会把人压垮的。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称帝执政时,为防治腐败,稳固江山,每启用一批官员,总要告诫这些预任官员: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的薪俸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一眼泉水,虽然不多,但甘甜清爽,每天都可以汲取享用,却始终不会干涸。相反,不愿守着“泉水”而去追求薪俸之外的财物,则如投身肆虐的洪水,虽可暴饮狂欢,但迟早都会遭遇灭顶之灾。一个称职的机关干部,一定要经受住权力的考验,用好手中的权,尽好自己的责,办好份内的事。
    今后,在“利”字当头时,不妨去三个地方看看:
  一是去医院看看,知道健康最重要,就不要处心积虑谋钱财;
  二是去监狱看看,知道自由最宝贵,就不要铤而走险闯红灯;
  三是去火葬场看看,知道死亡最公道,就不要攀高比富过不去。
   归结起来,其实就四句话:
  一是要有一种好定力;二是要有一身好本领;三是要有一个好习惯;四是要有一个好品格。
      换句话说,就是要修炼定力,增长才力,积攒张力。
  定力,是一种自控力,叫人心不旁骛,专心做事,叫人笃志励行,勇往直前;才力,是做事的本领,才力越高,成就越大;张力,就是物体所承受的拉拽的力。张力越大,则所载着越重,就象弓,张力越强,射出的箭越远。
      因此,我们说,有定力,则可以宁静致远;有才力,则可以有所作为;有张力,则可以担当重任。具备以上几条,当一名称职的机关干部,一般不会有问题。
   当一个合格的机关干部:
      摸爬滚打靠自己磨练,酸甜苦辣靠自己体味,上下左右靠自己协调,东西南北靠自己打拼。 也可以说:一招一式靠自己琢磨,一点一滴靠自己积累,一言一行靠自己把握,一朝一夕靠自己珍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