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的直觉智慧与和谐之道

 鸟瞰古今中外 2015-05-04

 
中国式传统生态哲学的根源:
     道家的直觉智慧与和谐之道
 
(1)直觉思维与理性思维殊途同归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在中国式传统生态哲学中道家的思想倾向更趋于生命修炼的和谐之道。道家对直觉的智慧比对理性知识更重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超凡入圣”的觉悟不仅仅意味着从严格的常规法则中解脱出来,更重要的是,超凡入圣者以一种胸有成竹的自发主动性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促进现实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与和谐有序。
道家对传统知识和逻辑推理的怀疑心态和批判精神,要比中国哲学其他学派表现得更为强烈。它的根据是坚信人的智慧永远也无法真正完全地理解“道”。所以,道家开门见山地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家认为逻辑推理和伦理仪式、道德标准都是人为创造出来的社会性世界的一部分,他们对这样的世界根本不感兴趣,而是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观察自然(自然世界)与了解自然之“道”的本质特性上。因此,道家形成了一种从本质上来说是科学的观念和见解,但是由于他们对理性分析的逻辑思维深表怀疑,因而道家无法建立正确的抽象性概念和“假设”性判断,从而无法建立起以辩证理性概念为基础的科学理论。然而,对自然界的潜心观察以及“明心识性”的直觉思维,这使道家的贤哲得以对自然现象及其内在本质产生了深刻的认识,而“相对性”和“互补性”以及“和谐性”这些卓越见识,现在早已经被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等现代科学所证实。

(2)直觉的智慧源自于万事万物内在运动的自发性和能动性

    道家最重要的独特见解之一,就是认识到“变化”是自然界的基本特点。道家把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看成是阴、阳两极之间能动的相互作用的表现,因此他们相信,任何对立的双方都构成有两个极的关系(互补性关系),两极中的每一极都与另一极能动地联系着。换句话来说,任何对立物之间都存在着互补性。对于习惯用逻辑性思维来进行思考的人们而言,这种关于一切对立物都隐含着统一性的观念极难接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自己总认为是相互对立的那些实用经验和道德标准,竟然是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相互补充的不同侧面),这似乎是非常荒谬的。但是,道家却认为要真正地达到精神的醒悟和对自然的觉悟,就必须“超出世俗的对立物”。事实上,一切对立物的两极关系(互补关系)就是道家思想的根本依据。
从“道”的运动是对立面不断相互作用这一互补性观念出发,道家提出了人类实践行为的两项基本原则。第一项原则是,每当人们想达到任何目的时,就应当从它的反面着手,例如,欲擒故纵;第二项原则是,每当你想保持任何事物时,就应当容许它的某些对立物存于其中。这种同体共生“和而不同的”的处世之道蕴涵了一种高明周全的观点,一种能够清楚地看到一切对立面的相对性和两极关系的观点。道家也洞察到了善与恶的相对性,从而也就认清了所有道德标准的相对性,因此他们不再一味地追求善,而是试着保持善与恶之间的平衡。
道家的老子把“变化”看作是对立面能动的相互作用,所有的对立物都具有相反的性质,而又是统一的。道家认为“变化”是一切事物本身固有的倾向,而不是某种力量造成的。“道”的运动不是被迫纵地,而是自然和自发地发生的。自发性是“道”运动的原理,因此这个自发性原理适用于包括人的行为在内的万事万物的运动。换句话来说,人的行为这独特的运动也应当遵从“道”的运行方式,所以自发性也应当是人类一切行为的特点。
对于道家来说,与自然界相协调地行事,也就意味着自发地按照自己的直觉行事,也就是相信自己的直觉智慧。正如变化的规律是我们周围一切事物固有的一样,这种直觉的智慧也是人头脑中所固有的。因此,道家圣贤的行动出自他直觉的智慧,是自发的,而且与他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他无需强加于自己或周围的任何事物,而只要使自己的行为与“道”的运动相适应。淮南子说:“顺天意者,从道而流。”

(3)道家真知灼见的生态智慧

     道家哲学称这种行为方式为顺其自然的“无为”,与之相反的则是“违反自然的行为”。换句话来说,一个人如果克制违反自然的行为,即克制对自然之道背离,他就是与“道”协调一致,因此他的行动就会成功。这就是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智慧的真正含义。这种古老智慧蕴育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替天行道”的侠客精神和大侠情怀以及“天下为公”精气神!
阴与阳的对比与此消彼长的相互转化,不仅是在整个中国文化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基本原则,而且还反映着中国哲学思想的两种主要倾向:儒家着重于理性、规范、积极和主导地位的,而道家则强调所有直觉、灵活、神秘和以柔克刚的方面。因此,道家的老子主张:人要清醒地知道自己永远都存在着对“未知的东西”的无知,一旦醒悟到自己永远无法避免“无知”这个客观事实,一个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谦虚谨慎的待人处事的高尚美德。“知不知,尚矣”的真知灼见蕴涵了当代中国社会“实事求是”的科学发展观与“谦虚谨慎,戒骄戒燥”的和谐价值观;同时,老子还主张:有道德操守的人从来不做“表面文章”的事情,只做那些自己能够以身作则的事情,并用自己亲力亲为的行为来引导和感召其他的人,而不是用言过其实的夸夸其谈去教诲其他的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道家古老智慧同样蕴藏着社会发展的客观真理:正人先正己,实干兴业,空谈则误人又误己。
总之,道家从阴阳的对立中揭示出两者内在的和谐性;从阴阳的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中揭示出“刚柔相济”的和谐共处的生态智慧;从阴阳的相生相克关系中揭示了“以柔克刚”的最小阻力法则的生态智慧。

 
作者:wendongbj20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