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燕皇帝“战神”慕容垂之岁月漫埒

 廿氏春秋 2015-05-04

  --------------------------------------------

  “战神”慕容垂之岁月漫埒

  文/庄鹏飞

  公元467年,前燕的实际掌舵人、太原王慕容恪病逝。临终前出于对国家的责任心,他向皇帝慕容暐推荐说:“吴王慕容垂的将相之才,十倍于我,先帝因为注重长幼的次序,所以我能位居其上。等我死之后,希望陛下能把国家事务都交给他。”但是事实并未如愿,慕容恪之后,执掌前燕的人变成了能力平庸但极其贪财的太傅慕容评,大司马的职位被像一个玩具一样扔给了美少年慕容冲,前燕帝国的升势,戛然而止。

  慕容恪一死,权倾东晋朝野的大司马桓温觉得机会又来了,开始筹划第三次北伐。此前的公元354年和公元356年曾两次发动北伐,第一次大败前秦军,迫近长安,后因粮草不济退兵,第二次迫降周成,收复洛阳附近大片土地。在习惯了被北方骑兵欺负的东晋一朝,可谓战功赫赫。公元369年四月,桓温率步骑共五万大军,从姑孰(今安徽当涂县)出发,开始他规模最大的第三次北伐。桓温用兵喜行水路。一来是士兵不易疲劳,二来运粮方便,三来因为前燕的水军微弱,不易受到攻击。因此,他命冠军将军毛虎生,从巨野泽挖掘长达三百里的运河,将汶水(今大汶水)与清水(古济水自巨野泽以下别名清水)连接,引黄河水入清、汶。

  这个月,桓温首开战果,攻克湖陆(今山东鱼台县东南),生擒前燕守将,宁东将军慕容忠。燕主慕容暐任命下邳王慕容厉为征讨大都督,仓促调两万兵马,与桓温在黄墟(今河南兰考县东南,焦裕禄当县委书记的地方)交战,大败,全军覆没,慕容厉一个人单马逃回。随即,前燕高平太守徐翻向晋军投降。晋军前锋邓遐、朱序又在林渚(今河南新郑县东北)打败燕军。慕容暐慌忙任命自己的哥哥乐安王慕容臧接替慕容厉率各路军马阻截,但晋军势如破竹,慕容臧无法招架,节节败退。七月,桓温进驻武阳,前燕故兖州剌史孙元,起兵响应桓温,桓温乘胜进抵枋头(今河南浚县东南淇门渡),距离邺城,已不过百里。邺城里的皇帝慕容暐和太傅慕容评,闻知大惊失色,已打算逃回故乡龙城,将中原拱手让出了。危急关头,一直低调自晦的帝国顾问慕容垂,不得不站出来了。前燕帝国毕竟是慕容家数代英杰努力的结晶,其中也包含了父兄和自己的心血,怎能忍心看着它就此就被这帮败家的亲戚们丢光?慕容垂向侄子申请由自己掌兵来打一仗,慕容暐无奈之下让慕容垂任南讨大都督,统率各处兵马共五万人抵挡桓温。然后,慕容垂紧急推荐司徒左长史申胤、黄门侍郎封孚、尚书郎悉罗腾参与军事。慕容暐好象对五叔的信心也不是很足,所以又派出散骑侍郎乐嵩到前秦求救,并极为草率地提出,只要前秦出兵相助,前燕就将包括洛阳在内的虎牢关以西的土地割让给前秦。既然有这么大的好处可捞,秦王苻坚遂命大将苟池、邓羌率兵二万进至颍川(今河南禹县),以观成败。

  慕容垂迅速率兵进抵枋头,与桓温沿黄河对峙。燕军晋军之间先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前哨战,给晋军担任向导的段思,与刚刚得到慕容垂提拔的燕将悉罗腾交战,被悉罗腾生擒。桓温又派原后赵降将李述出击燕军侧后,但又被悉罗腾击斩,晋军的攻势被阻止。

  桓温小挫后,暂时按兵不动,静待豫州刺史袁真的补给到来。慕容垂小心翼翼地打了几场小胜仗,扭转屡败之势,稳住阵脚之后,立即将手下大部份骑兵一万五千人交给弟弟慕容德,让他迂回到桓温之后,紧逼石门,以阻挠晋军的开凿,自己仍然留在枋头牵制桓温本部。九月,石门会战,慕容德部击败袁真部晋军。这样,枋头桓温大军的处境就不大好了,拖在这里,粮食只会越吃越少;前进,他又没有打败慕容垂的把握;剩下的只能是乘着军粮还不太紧张的时候全师而退了。

  前燕众将得到这个消息,都争着要追击,但被慕容垂阻止,他对众将说:“桓温大军刚刚撤退,必定严加戒备,有精锐殿后,急于追击,未必立刻就能取胜,不如暂缓。晋军见我军并不追击,必然日夜兼程,迅速退回晋国,等到晋军长途劳顿,力气衰竭之时,我军再全力追击,一定能够取胜!”慕容垂也没打算就让桓温这么安安稳稳地回去,但他很清楚,桓温精通兵法,警惕性很高,一定会以精兵断后,慢慢撤退,晋军也没有打什么大的败仗,士卒也不疲惫,粮食也还能支持,就此追击,胜负难料。总之,桓温大军还没到可以攻击的时候。等他走出相当路程,特别是眼看就能回到家的时候,防备必然松懈下来,快速回奔,所谓归心似箭,没有作战的意志,只想回家,又十分疲劳,那时候就好打了。

  为了疲惫晋军,燕军放出风来:桓温撤退路上的河流、水井都已被慕容德军下过毒。生性谨慎的桓温采取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沿途命令士兵“凿井而饮”。这样,桓温的大军一面撤退,一面充当义务打井队,黙默地为前燕的基础设施建设做贡献,就这样南撤了七百里。而慕容垂则把步军留下,只率八千精骑在后面慢慢地跟着,与桓温保持着相当的距离,以待时机。

  慕容德在桓温南撤时已离开石门,利用骑兵在机动上的优势,早早赶到襄邑,设伏以待。慕容垂指挥的追兵就在此时追上晋军,突然袭击,将晋军赶进慕容德的伏击圈。人数并不占优的燕军发起了进攻,但这根本就不是正常的战斗,而是养精蓄锐的燕军对疲惫松懈的晋军发动的一次精心策划的袭击,在慕容垂、慕容德的兄弟俩的夹击下,晋军大溃,阵亡超过三万人。慕容垂大胜而归。

  然而英雄的归来面对的却不是赞誉和封赏,而是毁谤和陷害。太傅慕容评和太后密谋陷害慕容垂,事机不密,慕容楷探知消息,告诉了慕容垂,慕容垂却不忍首先发难对付政敌,率一家子侄及部分心腹西奔入秦。

  秦主苻坚对名动天下的慕容垂的到来表示了由衷的欢迎,志在一统天下的苻坚一直把东边的前燕视为统一的最大掣肘,如今前燕最能打的吴王来投,荡平前燕再无阻碍。

  此时的前秦,在王猛的治理下,国势蒸蒸日上。王猛万般好,只嫉妒心太强,多次劝苻坚除掉慕容垂,然苻坚基本当成了耳旁风。王猛终于决定自己动手了。公元369年末,前秦大举攻燕,王猛任统帅,求慕容垂嫡长子慕容令为向导,慕容令与先头部队先行出发,王猛仍留在长安做筹备工作。370年的新年即将到来,王猛筹备工作完毕,即将出发,他非常“正常”的以贺新年及告别的名义,拜访了慕容垂。两位当世英杰见面,免不了相互说些彼此仰慕的话,慕容垂设下酒宴,欢送王猛。两人酒喝到半醉,似乎越说越投机,仿佛多年不见的故交,王猛“动情地感慨”说:“能与公畅谈共饮,真是人生快事啊!只可惜我马上就要告辞了,出征千里,公能否送我点什么礼物,让我睹物思人?” 慕容垂此时对王猛毫无戒心,更何况他寄人篱下,对苻坚手下第一红人的请求也不能无动于终,说不定他现在对王景略还有英雄相惜之情。于是,便解下一直随身佩带的金刀相赠。

  随即,王猛奔赴前线,连战连捷。就在此时,秦军向导慕容令面前,突然出现了一位不速之客。慕容令很容易就认出,这个人是父亲的亲信金熙。金熙密告慕容令,慕容垂担心秦王以外其他人的迫害,同时因燕主对逼走慕容垂十分后悔,希望其归国。慕容垂决定归国,因怕走漏消息,不敢用书信,特以金刀为凭。如果仅仅是这段话,慕容令很难相信它是真的,但眼前的这个人的确是父亲的亲信金熙,而他手中所持的,也的确是父亲从不离身的佩刀。他当然不知道,这把刀已经在不久前由父亲送给了王猛,金熙是从王猛手中而不是父亲那儿接过的刀:也不知道,这位金熙,已被王猛用重金收买,现在给他传的这段话,版权实际上出自王景略。慕容令犹豫不决,既难以相信它是真的,也不敢轻易否定,短时间内也无法求证真伪,可是他也不敢就这样等下去,要万一是真的话,留在秦营就是死路一条了。慕容令踌躇了整整一天,最终还是决定逃亡,他带上数名亲信的旧部侍卫,谎称出外打猎。王猛似乎“不知情”,“毫无戒心”地就准了,慕容令离开秦营,由小道直奔石门,投奔乐安王慕容臧,一路无阻。王猛立即“很吃惊”地上疏报告:慕容令叛变!很可能还设法让慕容垂先知道这个消息,好方便他出逃。果然,慕容垂得知长子叛逃后大为恐惧,只好带一家人,再度逃亡。但慕容垂一行逃至蓝田,被追捕的秦兵全体捕获。至此,王猛算计慕容垂的谋略几乎大功告成。

  王猛的“金刀计”被誉为千古第一反间计,整个阴谋,策划和实施都滴水不漏,轻而易举,就人赃俱获地拿到慕容垂“叛变”的铁证,其害人的水平之高,令人思之骇然。但王猛千算万算,算漏了一招。那就是秦主苻坚的博爱和宽厚程度,实在令人发指。居然对刚刚被抓回来的慕容垂,毫无责怪之意,反而安慰说:“卿与东朝当权之人失和,前来投奔,把身家性命,托付给联。只是没想到卿的贤子仍然思恋故国,还是要回去。从来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只是燕国之亡,就在眼前,一个慕容令回去,也不能挽救它的危亡,可惜他白白跳入虎口而已。而且父子之间,即便有罪,相互也不该受牵连,你何必如此害怕呢?”说罢,毫无处分,待慕容垂仍同过去一样。

  不过王猛的金刀计,虽然没有害死慕容垂,却害死了慕容令。使得这个慕容家这一代最出类拔萃的人物不幸夭亡,间接断了后燕帝国的国脉。

  王猛很快攻灭前燕,后面几年,前秦帝国东征西讨,统一北方。苻坚也终于在公元383年决定南下攻晋,完成一统天下的梦想。不料淝水一战,大败亏输,原本并不安定的帝国北方顿时陷入混乱。各路叛秦人马烽烟四起,慕容垂于此时申请经略关东,苻坚同意,于是蛟龙入海,后燕帝国终于将在慕容垂的手上重新矗立了。

  敬请关注一代战神慕容垂完结篇,定鼎关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