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埔小吃文化——鸡肉篇

 ABC328 2015-05-04

 

  大埔县传统客家美食品种多样,风味独特,色香味俱全,充分体现了客家美食文化的特色,颇负盛名,被评为“中国小吃名县”,有两百多种小吃,常吃的有六七十种,其中有十种被评为“中华名小吃”,还有十种被评为“广东省名小吃”。
大埔美食深受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国内乡亲的喜爱,大埔也因此有“客家传统美食之都”的美誉。
无鸡不成宴
客家人好客,有'逢客必出鸡'的规 矩。
鸡是邑人待客必上菜肴。
白切鸡

色洁白带油黄,具有葱油香味,葱段打花镶边,食时带芥末酱、酱油,食之别有风味
做法
1、将鸡在滚开汤锅内浸烫熟(不宜过熟,一般15分钟左右即可),取出后切成块(保持原鸡形状),装上头翅;

2、葱,姜切成细丝;

3、炒勺内倒入油,在旺火上烧开,鸡身上撒上姜丝,然后以热油浇淋,而后再放葱丝;

4、炒勺内下汤200克,在文火上烧开,再加入胡椒粉,盐,味精等熬成汁,浇淋于鸡上即成。
盐焗鸡

制法独特,味香浓郁,皮爽肉滑,色泽微黄,皮脆肉嫩,骨肉鲜香,风味诱人。
相关典故
在南迁过程中,客家人搬迁到一个地方,经常受异族侵扰,难以安居,被迫又搬迁到另一个地方。在居住过程中,每家每户均饲养家禽、家畜。盐焗鸡就是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运用智慧制作,并闻名于世的菜肴。起初,客家人将宰净后的原只鸡先用盐堆腌制、封存,要食用时,直接蒸熟即可,即现在的“客家咸鸡”。
药根鸡

药根鸡是一种滋补食品,食法历史悠久,相传是皇帝的御用食品,后流传至民间,具有营养丰富壮阳补肾、强身健体之功效。
原料:以白花牛奶树根、白面老虎根、白 花地斩头根等民间补益草药任选其中一种为原料。
做法
1、先把药根放进煲里熬30分钟左右;2、然后放入鸡肉一起煲熟;
3、最后加少量客家娘酒煮沸,即可食用,味道鲜美、功效独特。
客家娘酒鸡

娘酒鸡因具有开胃活血之功效,所以客家人对娘酒鸡颇为钟爱。在客家人中,产妇喜欢吃娘酒鸡来进补。
原料:雄鸡1只,娘酒1000克,姜150克。
做法
1、先将宰净雄鸡斩成大件;
2、起镬放入少量生油;
3、落姜爆炒下鸡件中火爆炒香后,加入娘酒;
4、滚沸后转入砂煲中用焖煮透即成。
板粟全鸡

板栗与鸡的完美结合,美味佳肴。
原料:嫩鸡一只(约二斤),板粟200克,香菇25克,盐10克、味精5克。
做法
1、将板栗去壳除衣洗净,与鸡肉一起放进煲里,加入适量清水,煲20分钟左右,另放少量食盐等调味品,再煲约5分钟即可食用。
2、另一种做法,可将板栗与鸡一起焖或炖。其特点:香甜可口、营养丰富。
小贴士
更多精彩
以上是大埔“鸡肉篇”的介绍,大埔美食种类繁多,更多美味小吃介绍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