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中国现代制钟业发源地的讨论(1)

 一心斋主 2015-05-04
关于中国现代制钟业发源地的讨论(1) 作者:刘明昌   来源:《钟表》杂志  
某杂志近期转载了盛晓阳的文章《上海应为我国近代机制时钟业的发源地》(以下简称盛文)。盛文提出:“长期以来,我国史志学界普遍认为我国近代机制时钟业起源于山东”,“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上海的美华利时钟制造厂才是我国近代机制时钟的发源地。”对于这一敢于否定历史已有定论的新观点,不能不引起热心于中国计时仪器史研究的人们的关注,本人愿参与探讨和商榷。
  探讨“起源”问题,首先应该把有关概念统一起来。我认为,“近代机制时钟业”的概念有欠准确。不论是按照历史学分期的惯例,还是根据中国钟表发展史的史实,我们探讨的这一时期应是“现代”而不是“近代”。因为这段历史发生在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初叶,而且它是当今中国钟表工业的发端。再者,“机制时钟业”的概念也不能表达出现代制钟业的特征:实现或部分实现作业机械化、生产规模化。因此,“发源地”的定语应是“中国现代制钟业”。
  历史记载的烟台制钟业
  盛文首先引用了两处有关烟台是制钟工业发源地的史料,并说:“在我国有关钟表工业史籍中,类似这样的记述很多。”这确实是真,在我手头便有几份颇有权威性的史料—— 1931年由山东国民政府实业厅编印《山东工商报告》中谈到烟台宝时造钟厂,“民国四年七月成立,十七年四月十一日注册,以造时钟为业,资本二万五千元,公司性质,经理李东山……该厂机械为旋床、钻床、刨床、压力机、机锯、刨木机、铣床等,皆用电力为原动力,共八十三座,或购置德国或系本厂自造,共值洋三万元,业已使用十六年矣 。”
  1933年12月由上海社会局编纂、中华书局出版的《上海之机制工业》中记述:“国内用机器制造时钟者,当以山东之德顺兴造钟厂为最早而最大。该厂于民四(民国四年,即1915年,引者注)开办,资本十万,男工童工近五百人,年产座钟十万只。每只扯价七八元。出品精良,极为国人所用。近年后起者,有永泰、永康、永业等厂。”
  1934年12月由国民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纂的《中国实业志》第八编中记载:“我国制造时钟厂极少,所有者大半集中于山东之烟台,烟台朝阳街朝阳胡同之宝时厂,为我国造钟业空前之第一家,于民国四年成立。继起者为民国十六年间办之永康造钟厂,至民国二十二年慈业造钟厂成立后,而烟台始有三家。宝时钟厂于民国二十年更名德顺兴……”
  1935年由英国人A.G.Ahmed编著的《烟台通志》(英文版)中记载: “中国的造钟业……最初是由烟台‘德顺兴’发起的,因而填补了国内造钟业的空白历史。”
  1947年出版的《上海之工业要览》中记载:“国人用手工仿造者,始於粤东和江苏的扬州,大都是座钟。然用机器制造的,则推山东的德顺兴造钟工厂为最早而最大……” 这些史籍中,有地方政府的报告,有中央政府部门主编的志书,有上海出版的专业书,还有外国人编撰的志书,编撰出版时间都在距记载那段历史很近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应该说它们的史料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
  根据当年的档案材料和当事人回忆,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到烟台制钟业兴起和发展的简要过程:
  烟台第一家钟厂——宝时造钟厂的创始人李东山,本来经营“德顺兴”五金商行,他从经销洋钟中得到启发,决意要办厂制钟。李东山为了掌握制钟技术,曾以经销商身份三次到日本钟厂观摩考察,暗中套取制钟技术。外国先进的制钟技术和生产方式开阔了他的思路,也提升了他创业的起点。通过募股筹集资金,李东山首次投资两万五千银元,购置厂房和设备。于1915年开办了烟台宝时造钟厂。开业时有机器设备20余台,几年后达到80多台。宝时钟厂生产出的“宝”字牌机械摆钟,一问世就打出国货牌,以质量优、价格低和永远保修的承诺,与洋钟竞争。二十年代中期,“宝”字钟抓住全国此起彼伏抵制日货运动的时机,迅速打进北方市场,并将盘踞多年的日本钟挤出东北市场。此后钟厂规模不断扩张,至1927年摆钟的年产量达15000多台。
  1928年11月,宝时钟厂与上年刚创办的烟台永康造钟厂一起,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中华国货展览会,烟台时钟第一次在全国性展览会中亮相并获奖,引起政府和媒体的关注。有关报刊报道:“以该各厂家出品,虽系仿造,但在我国实属创举”。“社会人士亦均以系国产,咸乐购用。一时风声所播,遍及国内外,货物销路,日渐畅旺,北达辽宁、吉林、黑龙江各省市,南至安南、缅甸、新加坡以及南洋群岛各地。举凡交通便利之地,均可销货。宝时、永康两厂,每年出货均达3万余架。”
  1931年至1933年,“盛利”、“永业”和“慈业”三家钟厂先后在烟台开业,注册商标分别为“盛”字、“业”字和“慈”字。它们借助烟台制钟已形成的技术基础和市场名气,乘势而上。到1934年底,烟台各钟厂从业人员达到1050名,拥有设备290余台,年产时钟16余万只,花色品种上百个。烟台时钟已行销全国各大商埠,并出口到东南亚国家。“宝时”、“永康”和“永业”,分别在上海等城市设分销处,并大做广告宣传。同时,烟台制钟技术人员先后到天津、青岛、沈阳、丹东、上海、北京等地创办近10家钟厂,把制钟技术传播到各地。
  1956年,烟台的几家钟厂通过公私合营后又合并为烟台造钟厂,1962年改为国营烟台钟表厂,形成了今天的北极星钟表工业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