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武术史,有许多说不清的地方。一项绝技,往往能够在沉寂几百年后,突然又发扬光大。
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第一是前人“留书待后人”;第二个是中国文化中有些基本的线索,指导有机缘的后来人,去追寻。
斗鸡,是一个中华文化的特有娱乐项目。 玄宗讲“(观)斗鸡以养气”,庄子时代更有“呆若木鸡”一说。
形意拳有“打遍天下老鸡腿”。
师父教我站桩的时候,我曾经从几种动物中开悟。最关键的领悟来自“鸡”。
还是那个老问题,鸡的脚后跟在那里。鸡的小腿是那节,大腿呢?
鸡的大腿,我们看不见。图中的鸡,大腿是弯着的。 如果做图中那只鸡的姿势,人是坐姿,坐在高脚凳上。
我有个长辈是唱戏的,最难最难的“矮子功”。他,除了不打架,按功夫的修为讲,他是个高手中的高手。
象鸡那样站,而且不觉苦楚,肌肉不用力,就一定可以真功夫上身。
|